admin
时间:2024-02-04 17:13:5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来说说我的看法,我觉得大部分教师都不喜欢上网课。
学生的听课效率低。这疫情发生以来,学生上网课的时间也有两个多月了。从我所教的班级来看,上网课的学生听课的效率非常的低。新知识新内容大部分没有掌握,前不久刚组织了一次线上考试,考试成绩非常的差。这说明平时在上网课时,学生没有认真去听。或者是认真听了,但是有一些重点难点听不懂。所以一考起试来就手足无措。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觉得大部分老师都不喜欢上网课。
线上批改作业比较麻烦。学生上网课,那么学生的作业都是通过线上提交,比如我所在的班级,就是通过钉钉这个软件,学生把作业提交到家校本,然后老师进行批改。相对于批改纸质作业来说,线上批改作业有一点麻烦。首先是有些作业画面不清晰。导致老师们看不清楚,有的时候网络比较差。形成卡顿导致改不了作业。还有就是有的学生作业上有错误的地方老师要把他圈出来进行标注,这一点操作也比较麻烦。所以说老师们一般都不怎么喜欢上网课。
结束语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课堂练习设计就是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练习设计方法。
1、新授课的练习设计。
新授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为内容的课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而又最复杂的一种课型。
一般的说,在新授课之前要安排一些“铺垫性”的练习,“铺垫题”的设计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完全由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组成的题目,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复习,为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从而为促成新知识的迁移作好准备;另一类是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分层出现,要求学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识地分散教学难点,从而为学生顺利地学习新知识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讲解新知识之后要安排巩固练习,即通过提问、板演等形式,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难,力争使新知识当堂消化。
练习设计的艺术是教师紧紧围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其常见的形式是:基本题(与例题相仿)——变式题(比例题稍有变化)——综合题(新旧知识的适当结合)——思考题(仅供学有余力的同学练习)。
体现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巩固、加深和发展”的过程。
2、练习课的练习设计。
练习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教师要针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不同的知识点,通过多种方式设计练习。
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娴熟的技能技巧。
应在练习的形式、层次和安排上狠下功夫。
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巩固练习、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
(1)巩固练习。
这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和加强新知。
(2)变式练习,即变换概念、图形、应用题等非本质特征,突出其本质特征的一种练习。
在练习课上经常应用这种练习,对学生概念的正确形成、图形特征的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法的掌握,有着显著的效果。
(3)综合练习,就是注意把新旧知识放在一起或把相关的不同的知识放在一起而进行的练习。
一般有五种形式:①统一计算法则的综合练习;②进行知识间比较区别和联系的综合练习;③进行知识归类的综合练习;④单一知识练习到复合知识的综合练习。
例如教了归一应用题后,可进行与一般应用题进行复合应用的综合练习;⑤以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综合练习等。
3、复习课的练习设计。
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并使知识系统化,以便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与技巧。
复习课并不是把所讲述的内容简单地重复、再现,它不同于新授课和练习课,因而在练习设计上,要服从复习课的“查漏(缺漏知识)、系统、加深、提高”的特点。
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巩固练习、归纳练习、引伸练习、发散练习等。
(1)巩固练习。
复习课的巩固练习要抓住重点知识、主要的能力要求,可抽取某一部分内容或学生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排除错误,加深、提高。
(2)归纳练习。
主要是学生学完某章、某节或某一单元之后,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条理化的整理而设计的练习。
它一般采用归纳要点、列表总结、列表对比等形式来进行。
(3)引伸练习。
即在复习课上以某一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联系的相关知识也容纳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统练习。
其目的有二,一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某一类知识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促进学生用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解题能力,更好地形成技能技巧。
(4)发散练习。
即在复习课上引导学生从某一类知识出发,紧紧围绕这一类知识内容而进行的多种形式的练习,其目的是把封闭性习题变为开放性习题,以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以及多向思维能力。
您好,小学体育教资面试教案通常会占一定的分数,具体分数比例会根据不同地区和招聘单位的要求而有所不同。教案是教师备课和教学实施的重要工具,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面试过程中,教案的质量会成为考官评判教师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建议考生在准备教案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力求做到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1、通过小人鱼故事激发幼儿探索由三原色变出三间色的方法。
2、引导合作完成珊瑚花的制作,成功营救人鱼公主。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故事情节ppt、幼儿吹制好的珊瑚树、红黄蓝三色超轻彩泥
活动过程:
一、回顾故事情节,探索用三原色变三间色的方法
1、上一次钟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美人鱼的故事,谁还记得人鱼们要怎样才能从巫婆手里救出她们的妹妹吗?(要用红黄蓝三色泥沙制作出绿、橙、紫三色的花朵,开在珊瑚树上,才能到达巫婆的洞穴救出小人鱼公主)
2、现在老师就给你们每组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泥,我们来帮帮人鱼公主们,看看要怎样才能变出绿、橙、紫三色。
3、在变之前,我有几点提示要给大家:
(1)、我们知道许多颜色混合的话会变成什么颜色?(咖啡色)那么你们有三种颜色,应该都混合在一起还是。。。。。。(两个两个混合)(2)、在变色之前,你可以把彩泥先分成几块,这样可以多变几次看看那一次成功了。
(3)、颜色变成以后先不要制作花朵,把它们放进密封袋里。
4、幼儿尝试,教师巡回指导。(红色分别要和几个颜色混合啊?那红色应该分成几份?每种颜色都分成同样大小的两份,这样混合起来就能得到差不多的颜色了)
5、刚才谁已经成功变出绿、橙、紫三色了?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变的。
6、总结:现在我们知道同样大小的红色彩泥+黄色彩泥=橙色;红色+蓝色=紫色;黄色+蓝色=绿色。幼儿说教师记录。
7、同样都是绿色,为什么不一样呢?(两个颜色要一样多)
8、我们已经知道红黄蓝是三原色,那么用三原色中两个颜色以同等比例混合就会得到三间色。;.来源
笔试60分卷面分为120分。因为教资笔试的总分是240分,而面试分数占120分,所以笔试分数也会设定为120分,即每道题目的分值为2分。所以,如果你的笔试得分为60分,则你的卷面分为120分。在备考教资笔试时,要尽量争取高分,因为面试分数往往都很高,所以如果在笔试中能够取得高分,就更容易通过考试。此外,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做真题和进行分析,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分数。
一、活动目标:
1、乐于探究和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初步感知比例关系。
2、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套围兜、袖筒。
2、足够的面粉。
3、各种颜料水。
三、活动过程:
1、出示面粉,引出活动。
2、出示橡皮泥,师:要把面粉变成象老师手里的橡皮泥一样软,你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
(相当一部分孩子能说出应给面粉加水。)
3、师生一同探究和面的方法和技巧。
4、幼儿动手和面。
他们开始吵起来,结果只好由老师负责加水,才缓和了局面。)
5、评价自己制作的彩泥,并回答制作前老师提出的问题。
??
教资小学数学面试的考查范围一般覆盖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具体而言,面试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面试者:
1.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包括算数基本概念、数和量的概念、加减乘除的概念、比例和百分数等。
2.小学数学基本技能。包括算术运算和口算技巧、题目解决方法等。
3.小学数学基本应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和数学思维的启发。
4.小学数学知识扩展。包括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外内容的了解和探究,尤其是与数学思维发展相关的问题。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面试来说,着重考察的是面试者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因此,准备教资小学数学面试时,需要系统复习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并注重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