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歌教案 文化宫童谣教案内容

admin时间:2024-02-05 04:16:25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文化宫童谣教案内容

1、通过朗读、吟唱,让孩子感受到童谣优美的韵律、欢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2、在学习中帮助孩子积累语言,并逐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例如:

1.我们来玩个游戏,大家还记得吗?《木头人》的游戏,喜不喜欢?学生说,学生做。“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2.小朋友知道吗?刚才我们玩游戏时嘴里念的是什么?是啊,刚才我们念的呀,就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谣。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有趣的童谣》。(揭题:有趣的童谣)

求小学关于报数游戏的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抽象出得数是6、7的加减法的过程,能够正确地计算得数是6、7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等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与动手操作活动中学会得数是“6”和“7”的加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直观的参与到讨论得数是6、7的加减法活动中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6”、“7”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教具准备:磁扣磁板挂图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能说说你们喜欢做什么游戏吗?今天教师也要和你们一起来做游戏,你们欢迎我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猜数游戏。(板书课题:猜数游戏)师:对于能够积极参加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的同学老师将会奖励他一枚笑脸,谁得到的笑脸最多,谁就是今天游戏的获胜者。师:游戏规则是这样的:1、能认真听老师提出的要求。2、能倾听小朋友们的发言。3、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说话完整。听清楚游戏规则了吗?好,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单手猜数的游戏。二、猜数游戏1、数数师:请同学们数出我在黑板上贴了多少枚棋子?(师贴,生数)师:好,现在我从中拿出一部分,谁来猜猜我手中有多少枚棋子?(学生或许猜多了或者是少了,教师给予相应的“多了”或“少了”的提示)师:他猜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数数。(师在黑板上贴出来)2、拆分“2”与“4”师:现在老师把这6枚棋子分成2堆,注意观察,老师左边摆了几枚棋子,右边摆了几枚,一共是多少枚棋子呢?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生:左边摆了2枚,右边摆了4枚,一共摆了6枚。师:根据这个你能列出2个加法算式吗?生:2+4=64+2=6(板书2+4=64+2=6)师:那么如果老师把这6枚棋子贴在黑板上2枚,谁知道我手中握着几枚?生:4枚。师:你怎么肯定是4枚?生:因为一共是6枚,减掉黑板上的2枚,所以手中就有4枚了。师:你能列出减法算式吗?生:6-2=4(板书6-2=4)师:如果我在黑板上贴了4枚,谁知道我手中又有多少枚呢?生:2枚师:你怎么知道是2枚呢?用减法算式表示呢?生:6-4=2(板书6-4=2)3、学生带领做游戏师:刚才同学们猜的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那么还是这6枚棋子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来做这个游戏呢?师:你向大家说你是怎么摆的,一共摆了多少个?师:谁能根据他摆的棋子列出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呢?生答师板书4、全体动手操作师:刚才老师用这6枚棋子摆出一种方法,又找了一名同学也来摆出了一种方法,并且都列出了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你们也想亲自来摆一摆吗?好,那就拿出你们手中的学具,边摆边想,看看这6枚棋子还能摆出哪几种方法,并把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记录下来。生动手操作,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应的板书。5、小结:刚才我们把6枚棋子分成两堆,摆出了四种不同的方法,除了左右摆一样多的情况下可以列出一加一减两个算式,其余每种分法都可以列出四种算式。三、老鼠偷土豆1、编故事师:看到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出色,老师决定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作为奖励。有一天,一只老鼠太饿了,就到处找吃的,正巧他经过一片土豆地,看到满地的土豆他高兴极了,于是他找来了一个大袋子装了7个土豆就往家跑,不料袋子是个漏的,土豆“啪啪”掉出来2个。(师边讲故事边贴板画,并注明7个)

中班语言《床上有几只脚》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初步看懂画面,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

3、能积极参与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

小图书人手一册。

2、环境准备

在地板上铺好地垫。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游戏:几只脚。

(1)请4到6名幼儿脱下鞋,一个一个地来到地垫上。每来一名幼儿

其他幼儿就一起数一数、说一说:现在有几只脚。

(2)请幼儿一个接一个离开地垫。每离开一名幼儿,其他幼儿也一起

数一数、说一说:现在有几只脚。

引导幼儿从游戏中发现脚的数量递增和递减的现象。

小班教案,诗歌《上课歌》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

2、能够一边操作一边讲述,能有序的整理操作材料。

3、增强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草地背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小兔等卡片(数量1-4)若干,小虫,小鱼,骨头,萝卜等图片各若干。

2、小碟若干。

活动过程:

1、数数小动物:鼓励幼儿逐个讲述每张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帮助幼儿获得确认物体数量的基本方法是手口一致地点数,进一步体验最后一个数字表示被数物体的总数。

教师:草地上有许多小动物,看看他们各有几只。

幼儿数一数说一说,草地上有1只小黄鸡,2只小黑鸡等

教师:用什么来表示小动物各有几只呢?

幼儿用点卡表示小动物的数量。

2、小动物找朋友

教师:小动物要找朋友玩,找谁呢?小动物要找和自己一样多的动物作朋友。

幼儿操作,将一样多的小动物摆放在一起。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概括:他们都是4只小动物。

3、喂小鸡吃食。

*喂小鸡吃食。

教师出示虫子。

教师:小鸡肚子饿了,它喜欢吃什么呢?每只小鸡吃一条虫子,谁愿意来喂它们。

请个别幼儿示范喂一只,鼓励幼儿边喂边说:1只小鸡吃1条虫,2只小鸡吃2条虫。

*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先数数每张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再喂食物,边喂边说:例如:4只小鸡吃4条小虫子。

*送小鸡回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有序整理学具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喂鸡吃饱要回家了,我们先把小虫子放到小碟子中,再把小鸡放到盘中。

3、换组活动。

4、唱儿歌活动结束。

儿歌:数小鸡

鸡妈妈数小鸡,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只小鸡在吃米,两只小鸡抢东西,四只小鸡叽叽叽,躲在妈妈怀抱里。

中班科学数数宝盒的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盒子与其用途。

2.?利用废旧物游戏,增强环保意识。

3.?按照盒子共同特征分类。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盒子若干个(泡沫盒、纸盒、铁盒等),小粘贴。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盒子1.?出示盒子:这是什么?这些盒子叫什么名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分组观察讨论。

3.?师幼小结。

4.?幼儿操作讲述,比较盒子的不同。

有趣的手指数数教学反思

我个人认为有趣的手指头数数教学反思是:本节课依据学生的身心认知规律、通过观察思考学习数数、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乐趣。

幼儿园认识数字11至20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认识了1~1011~20各数,基本建立了数数的方法,并在生活中接触过比10大的数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各数的读法及组成。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是理解11~20各数是由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件、集星卡、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学习星”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8,17,11,20……)。

3.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引出课题,让学生真切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