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6 03:39:1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小班《会蜇人的毛毛虫》的安全教育活动。
首先,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孩子知道都有哪些虫子会蜇人,如:蜜蜂、蝎子、蜘蛛、蜈蚣等。接着教师讲述遇到会蜇人的虫子要远离它,躲避它或者站在原地不动,虫子就会自己飞走;尽量少去虫子多的地方。
最后,教师讲述被虫子蛰后的急救方法:首先要告诉大人或老师,大人帮忙处理,然后用肥皂清洗伤口,严重的话要请医生帮忙。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常见且会蜇人的虫子,知道了被虫子蛰后的简单处理方法,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纸吸水后会膨胀的现象。
2.通过实验,初步了解纸的特性。
3.通过科学活动,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实验材料:仿真树叶1片,吸管1根,纸巾2张,滴管1个,杯子1个,颜料(红、黄、蓝)1条(与13课时共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出要进行的实验。在开展实验之前,首先与幼儿进行了简短的互动,让幼儿简单了解一下各个实验材料,以及它们的作用;其次展开一个微实验:将水滴在纸巾上,观察纸巾的变化并引导小朋友初步了解纸的特性、种类、吸水快慢。
二、教师示范。
1.介绍材料。
老师取出实验中的教具,一一介绍名称,请幼儿用说一说、看一看等方法认识材料。
教师:“小朋友们思考一下,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会动的毛毛虫?”
2.操作步骤。
第一步:先把吸管压在纸巾上,然后从纸巾一端慢慢地卷动,使纸巾紧紧地裹在吸管上。
第二步:紧紧裹住后,双手分别捏住吸管上两端的纸巾,用力将纸巾向中间挤压,将挤压好的纸巾取下放在树叶上。
第三步:将颜料加水稀释,用滴管将颜料慢慢滴在毛毛虫身体上,会发现毛毛虫动起来了。
三、幼儿操作。
幼儿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交换不同颜色颜料,感受不同颜色的毛毛的变化。
注意事项:
一、安全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让幼儿食用颜料。
2.试验结束后做好材料回收。
二、实验注意事项。
1.教师提醒幼儿一定要裹紧纸巾,防止实验过程毛毛虫动起来不明显。
2.在幼儿向纸巾上滴颜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幼儿注意控制颜料用量,以免其他物品被颜料染色。
实验结果:
二、教师提问。
教师:“我们用纸巾制作的毛毛虫,一开始就会动吗?”
教师:“毛毛虫是在我们做了什么操作之后才动起来的?”
教师:“为什么我们把颜料滴在用纸巾制作的毛毛虫身上,毛毛虫就动起来了呢?”
毛毛虫运豆子,这篇教学是一篇优质的教学从教学目标上,老师,把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毛毛虫运豆子这项游戏活动的学习与参与,要求每一个孩子掌握他的方法要领,并且独立完成任务,从讲课分析来说,老师,把这些游戏的方法,步骤原则,评价标准等等,在黑板上写的很清楚,孩子们清楚整个游戏的流程和程序,最后完成的也比较好,可能反馈来说,老师把游戏比较好的组合调了出来,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及其他孩子的参与积极性非常好
活动目标,拓印树叶上的毛毛虫美术课学习,要求孩子们掌握拓印树上毛毛虫的方法,步骤以及执行活动中的原则并且掌握这项活动的几种方法,最后,自己能够独立完成这项任务课程分析拓印树叶上的毛毛虫老师可以搜集相关的资料,把相关的方法,原则以及所用的材料,颜料等给孩子们讲解清楚,可以以卡的形式发给孩子们,给孩子们参考学习,再开始动手完成这项绘画课程反馈把孩子们的作品拿出来进行评比,对于好的进行表扬,对于有问题的孩子,可以把问题挑出来加以分析,让孩子更正,最后完成任务
老师通过绘本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故事,幼儿学会向老师提出有关毛毛虫的知识,这是幼儿学会逻辑思维的好表现,建议老师让幼儿在郊游的时候多观察这方面的知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