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7 02:32:0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活动目标:
1.感知影子的颜色、形状,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2.对探索影子的活动产生兴趣,提高细致的观察力和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一个美丽的布娃娃。
2.学生已获初步经验,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3.时间安排:有阳光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学生对影子的探索兴趣。
(二)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
(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教师:你和你的影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四)绘画记录,请学生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因为影子中班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可以降低教师教学负担,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影子中班教案是在老师进行教学过程中,由教学管理人员或其他老师进行同步的备课和试讲,确保教案设计得当、教学内容全面,避免了教师忙碌的备课工作和单一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参与影子教案,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而提供更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活动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影子的回顾,丰富对影子的认识。
1、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活动,有兴趣地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2、初步获得影子变化的经验。[活动准备](1)活动前几天就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物体的影子。(2)室内布置的暗一些,准备多媒体大屏幕、简单的背景图。(3)部分小动物或蔬菜、水果等玩具(塑料的或绒布的)以及透明的玻璃片、饮料瓶等。(4)手电筒、简单的背景图。[活动过程]一、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影子1、师:我的手能变出各种小动物,请你看着它的影子,猜猜它是谁?2、(猜猜老师的手影,在强光下变化出不同的形象)让孩子们尽情地猜一下“它是谁”?你还能用自己的小手变出什么吗?来试试看?(给孩子机会,让他大胆尝试)3、扩散思维:(1)、师:“刚才你看到的是我们手的影子,除了这些你还见到过谁的影子呢”?(尽量调动每个幼儿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讲出自己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影子)(2)、大树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你想怎么来表示?小狗的呢?小花的呢……?)”(这里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表现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二、引导孩子探索影子的产生原因。1、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它们的影子的?(教师引导孩子多说)2、引导幼儿手拿手电筒照玩具或手:打开手电筒,让光照在墙上,用手挡在手电筒前面的光上,“手的影子”就会出现在墙上,关上手电筒“光”没有了,墙上就没有“手的影子”了。总结:光被物体挡住就有影子。(引导孩子说一说)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光”能照出影子。老师(小结):在太阳光下、月光下、路灯下、灯笼照着时、烛光下、房间开着灯的时候……都会有影子。三、操作探索并交流影子的变化1、桌子上有一些手电筒和玩具(包括透明的一些物品透明薄膜、玻璃片等,你去玩玩,看看是不是能变出影子来,再玩玩看看能不能发现影子好玩的地方和特别有趣的地方,来告诉大家。(幼儿探索操作,教师观察指导)2、你们发现影子哪些特别的地方?(教师可引导:怎么会有影子的变化的?)老师小结:我们发现,光离玩具近,影子就(大);光离玩具远,影子就(小)光在玩具的这边,影子就在另一边,其实,光和玩具的距离位置会使影子发生变化的。四、引导幼儿讨论:人们利用光和影子的关系制造出了什么产品?我们可以利用影子进行哪些活动?(手影和皮影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丰富对此的认识。)五、尝试验证新的假设:影子会消失吗?1、我们已经知道,只要有光,任何东西都有影子,影子还有许多变化,你能让这些小动物的影子变没吗?(交流讨论:你是怎么让这些小动物的影子躲起来的?)2、延伸体验:你能让自己的影子躲起来吗?走到阳光下面试一试吧。活动目标:
1、玩影子游戏,初步了解物体都有影子。
2、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有关,在探索实验中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3、运用各种感官,积极探索,体验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幻灯机、台灯或手电筒、玩具等。
活动过程:
1、手影魔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小手小手变变变,变只小兔蹦蹦跳,变只小狗汪汪汪,变只蝴蝶飞飞飞。”(鼓励幼儿用小手与影子做游戏)
2、找影子,初步探索光与影子的关系。
(1)将灯光关掉,请小朋友找找影子去哪了?
(2)请幼儿说说阳光下都有哪些影子,如:大树的影子,滑梯的影子,小朋友的影子等。为什么阴天的时候影子都藏了起来?
引导幼儿懂得:有光的地方都有影子。
3、游戏“影子变变变”,深入探索影子与光的关系。
(1)请幼儿分组,用玩具挡住光线,观察影子的形状。
(2)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玩具影子变大,怎样使玩具影子变小。
(3)鼓励幼儿变换灯及玩具的位置,探索发现影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总结实验结果:影子会动,影子也会变,光源的位置变了,影子的大小就变了;物体的姿势变了,影子的形状也变了。
4、踩影子游戏,进一步巩固光与影子的关系。
户外游戏踩影子,活动前先让孩子观察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及变化,然后分组游戏,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别人踩不到自己的影子。
(提醒幼儿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发现活动:你会让影子消失吗?通过发现、实验、探索、懂得影子是盖不住的,没有光,影子就消失了。
老师通过绘本影子飞机给幼儿讲述完后,、让幼儿了解影子飞机的故事,老师向幼儿提问,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份“光的传递”幼儿教案,供您参考:
一、教育目标
1.知道光的传递是不需要物质媒介的,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验,体验光的传递过程。
3.了解光的重要性,让幼儿明白光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游戏和绘画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光的美好。
二、教学准备
1.白纸、黑纸、彩色透明纸、手电筒、小镜子等材料。
2.教学PPT或动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关渠道
在教学PPT或动画中,展示一张照片,让幼儿猜测这是怎么拍摄的。解释照片是通过光的传递,从物体反射或者发射出来,被相机接收,变成照片。引导幼儿了解光的传递。
2.实验:黑纸测试
给幼儿每人发一张黑纸,让他们闭上眼睛,把黑纸放在眼睛前面。教师用手电筒对着幼儿的眼睛照一下,让幼儿感受到白光。解释白光是通过眼球的反射和幕后的黑纸把光反射回来,让幼儿认识到反射的本质。
3.实验:彩虹拼图
给幼儿发彩色透明纸,让幼儿分别把红、黄、蓝三种颜色叠在一起,大家一起看会显示什么颜色。解释这个现象是彩虹的颜色是由白光经红、橙、黄、绿、蓝、紫等颜色的彩虹光折射而成的。
4.实验:光的传递
在光线通畅的教室或活动室中,通过手电筒、光线、小镜子等方式,观察光的传递,并通过简单的绘画或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光的理解和认识。
5.结束活动:光之美
总结讲解整个教学课程,让孩子们意识到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或游戏等方式,表达对光的爱、感谢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评估
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听课表现等方面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效。
五、延伸活动
1.游戏:光影越野
可以让幼儿在光线很强的地方进行一次光影越野游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体验。
2.亲子科普:
可以鼓励幼儿父母询问身边的一些光的应用,并引导他们一起探索和体验。
以上是一份“光的传递”幼儿教案,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影子这活动要选择在晴天,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让孩子在阳光下尽情的游戏,去观察各种植物,大型玩具及自己的影子,观察不同时间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最后做《踩影子》的游戏,反思通过这一次的活动怎样引导孩子去探索大自然,培养孩子从小爱科学。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