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8 03:01:5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目标:
1、提高幼儿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2、能根据简单的图示折叠纸飞机。
3、观察纸飞机的飞行状况,能在比较中尝试改进纸飞机。准备:长方形纸若干,两种飞机折法的图示。过程:一、让纸飞起来1、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说:“小朋友,老师手里有一张白纸,你有什么办法让它飞起来?”2、幼儿说说让纸飞起来的办法。3、根据幼儿的提议,教师提问:“你们谁会折飞机?请举手。”(让会折的小朋友先折)4、视幼儿情况再提问:“那不会折的小朋友怎么办?”(幼儿互想办法)
活动目标
1.练习说意义相反的词,锻炼逆向思维和灵活的反应能力。
2.体验颠倒儿歌诙谐、幽默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颠倒带来的快乐。
3.能与同伴合作创编各种形式的颠倒话儿歌,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事先丰富幼儿幼儿反义词的相关知识,生活环节播放颠倒儿歌。
2.《太阳西起往东落》《老鼠抓个猫》语言CD(盒带)。
活动过程
1.教师设计游戏情境“反话王国”,带领幼儿学习反义词,说出常见的反义词,锻炼逆向思维和灵活的反应能力。
(1)(出示皮球)看这是什么?他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大和小就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我们叫它反义词。
(2)(出示两本书)看这两本书有什么不同?(一本新的、大的、厚的,另一本旧的、小的、薄的)大和小、新和旧、厚和薄意思是差不多的还是相反的?(是相反的)他们也是反义词。
(3)教师说词语,幼儿答反义词。如:教师说“上”幼儿回答“下”。练习“左-右、前-后、高-低、胖-瘦、里-外”等反义词。
2.带领幼儿听颠倒儿歌《太阳西起往东落》,分析儿歌中的颠倒之处,巩固其中涉及内容的基本知识。
3.请幼儿一起跟录音朗诵,感受儿歌语言有趣、幽默的特点。
4.引导幼儿仿编多种形式的颠倒语,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1)两人一组,练习词语颠倒,如一个说“灯亮了”,另一个说“亮灯了”;或者一个说“猫抓老鼠”,另一个说“老鼠抓猫”)
(两人一组,练习简短句子颠倒,如我登台,我台登(灯);我拖地,地拖我。让幼儿感受颠倒带来的快乐。
(3)以组为单位,仿编事物颠倒歌,如“小鱼飞到天空里,小鸟游在大海中,小兔尾巴长又长,松鼠尾巴短又细。”
5.请幼儿画一幅关于颠倒方面的画,看谁画的画里面的颠倒词最多。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练习说相反对的词。
附颠倒儿歌:
太阳西起往东落
太阳西起往东落,听我唱首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上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山上鲤鱼搭成窝。
腊月酷热直流汗,六月爆冷打哆嗦。
老鼠抓个猫
黄昏后,做早操,看见老鼠抓个猫。
狗吃草,马长角,吓得板凳满街跑。
吃牛奶,喝面包,背着汽车上书包。
你说颠倒不颠倒。
活动目标:1、利用绳子柔软可变的特性,大胆尝试玩绳子并创造性的摆出多种造型。
2、尝试合作玩绳体验用绳子造型的乐趣。活动准备:小绸绳、背景音乐、相机。活动过程:一、弯来绕去的扭扭绳1、出示扭扭绳播放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扭扭绳。2、音乐停,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扭扭绳的柔软可变性。3、教师小结:原来扭扭绳神奇是柔柔的,会变的
一、课程分析:
《拧螺丝》这一课是常见工具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在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功能的基础上,探究拧螺丝的活动。教材由浅入深,先观察螺丝的外部特征,再尝试选用恰当的工具固定螺丝,最后让学生能够试着用自己掌握的拧螺丝的技能维修身边的物品,改善自己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并能通过讨论与交流掌握所观察物体的特征。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选用工具中大胆猜想。在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固定螺丝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维修物品和改善生活,也是课程内容的升华。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螺丝并了解其功能。
2、能说出正确使用工具固定螺丝的方法,要求动作规范、安全。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螺丝的外形特点,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固定螺丝。
2、能在探究过程中和同学讨论、交流。
科学态度:
1、能对拧螺丝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对选择的工具是否合适进行判断,在使用过程中用事实验证猜想。
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维修物品和改善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通过观察螺丝的外形特征,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固定螺丝。
2、能掌握用工具固定螺丝的方法,动作规范的进行操作。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工具固定螺丝的方法,并动作规范的进行操作。
五、教学准备:
有孔带条、十字螺丝、一字螺丝、十字形螺丝刀、一字形螺丝刀、尖嘴钳、泡沫板、小玩具、电池。
六、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发,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学生猜出谜底是螺丝。
师:同学们都认识螺丝,但是对于个部位的名称还不知道,我们来认识一下。(PPT出示螺丝各部位名称。)
师:螺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工具,里面成员众多(PPT展示多种螺丝)。里面有一种螺丝跟其他螺丝不一样,你找到它了吗?
生:是十字螺丝,它的螺杆是尖头的,其他是平头的。
师:这也是螺丝的一种,我们也可以叫它螺丝钉。
师:同学们,你能找到图片中的螺丝吗?
生1:在桌子面和腿连接的地方有螺丝。
生2:玩具条连接的地方有螺丝。
师:同学们找到了他们,那你知道螺丝的作用是什么吗?
生:固定的作用。
师:让我们来看一则螺丝松动引发事故的新闻。螺丝别看小,作用可真不小。那你会拧螺丝吗?
(二)讨论探究,动手实践
活动1:选择工具
师:咱们请会拧螺丝的同学介绍一下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生1:需要用到螺丝刀(改锥)。
生2:需要用到扳手。
师:可以看的出这些同学平时喜欢动手操作,也注意观察生活。拧螺丝的工具除了同学们介绍到的,还有其他的,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PPT展示工具图片)
师:看来帮不同的螺丝找到合适的工具还真是必要,那就让我们来帮帮螺丝吧。请组长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活动1报告单,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把螺丝和为它选择的工具连一连,咱们一会儿找小组来汇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选择。
(小组讨论活动)
师:哪一组来说一说自己的结果?
生:我们组十字螺丝连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连一字螺丝刀,六角螺丝用尖嘴钳,内六角螺丝用六角扳手。我们组这样连线,是根据螺丝头上面的形状。
师:哪个小组来评价一下这个小组的回答?
生1:我们组的结果和他们组一样,我觉得他们组说的挺清楚的,找到了选择工具的关键点。
师:看来大家对这样的选择还是认可的,那么到底是不是根据螺头的形状选择工具,我们还要试过了才能确定。那么就让我们来拧螺丝吧!
活动2:固定螺丝
师:想要拧好螺丝需要有正确的方法,下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视频,里面有拧螺丝的重要步骤,请大家认真看,结束后找同学复述。
(拧螺丝指导视频)
师:谁来说一说重要分为那三步?
生:握住、插紧、拧动。
师:我们开始第一关:旋转小螺丝。请一位同学念一下规则。
生: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颗螺丝和对应的螺丝刀,拧在泡沫板上。2、填写“活动2”报告单。3、轻声、认真、快速、准确,小组成员都完成后,整理器材,坐端正。
(小组操作活动)
师:活动结束,刚才看大家做的都很不错,哪个小组汇报一下自己的报告单。
生:我们在拧十字螺丝的时候选择的是十字螺丝刀,拧一字螺丝的时候选择的是一字螺丝刀。工具的选择和螺丝的螺丝头有关。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拧螺丝的基本方法,下面进入第二关:组装小能手。
思考怎么把有孔的铁片用图中给的工具固定在一起?试着做一做,看看哪个组又快又好!说说你们组的经验。
(小组操作活动)
生:在拧螺丝的时候开始用手就可以把螺母拧在螺杆上,但是不太紧,然后用钳子夹住螺母再用螺丝刀拧,这样拧的更紧。
师:你们小组介绍的方法还是实用有效的。
(三)实际应用,进行拓展
师:下面进入第三关:玩具总动员
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个你们喜欢的小玩具,让我们用今天学到的拧螺丝给它们装上电池,让小玩具工作起来吧!
(小组操作活动)
师:螺丝除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还在其他领域应用广泛,让我们来看一看在医疗上的使用。
师:让我们做个小调查,看看哪些领域需要用到螺丝吧!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乐于大胆尝试,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知识目标:了解热带鱼的基本的外形特征,以及各种鱼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力目标:利用废旧材料设计自己喜欢的小鱼,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通过"涂、贴"来把废旧的鸡蛋盒装饰成小鱼。
2、活动难点:大胆想象和创作各种小鱼。
四、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的视频资料。
2、废旧的鸡蛋盒、卡纸、各种颜料等。
五、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认识海底世界的兴趣,了解海底各种各样形态及颜色的鱼。
1、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幼儿观看。
师问:我们看到海底世界里面什么最多?
2、讨论:鱼的的外型特征及颜色,它们都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3、小结:海底世界里鱼最多,鱼宝宝都有头,身体、尾、鳍,但是它们的身体上的颜色花纹有不一样的。
(二)通过观察海洋被破坏的图片激发幼儿创作欲望,提高环保意识。
1、带幼儿观察海洋被破坏的图片并讨论。
2、教师小结:我们要保护大海,保护小鱼,做个环保小卫士。
(三)引导幼儿制作各种有趣的小鱼,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1、出示材料。教师出示鸡蛋盒激发幼儿动手做各种漂亮的鱼宝宝送给大海妈妈。
2、讲解制作要求。教师出示范例,做详细的讲解。
3、幼儿分组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制作小鱼,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做出和别的小组不一样的鱼的颜色和花纹。
4、评价展示。
(四)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做"鱼儿水里游"的律动,来结束本次活动。
六、活动延伸
由于本次活动是小组合作,制作的小鱼数量有限,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更多好玩的东西。
以孩子的生活习惯培养为例,在幼儿园老师对于孩子的培养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如厕。
但是,家长人却不够重视老师在幼儿园这五天对于孩子的培养,周六周日全方位地去溺爱孩子,帮孩子穿衣服、喂饭和如厕,不够注重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让五天的努力变成0。
父母们该放手时需放手,支持孩子去尝试,支持孩子去体验。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培养一定要保持一致,配合和支持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和培养效果。
活动目标:1、利用绳子柔软可变的特性,大胆尝试玩绳子并创造性的摆出多种造型。
2、尝试合作玩绳体验用绳子造型的乐趣。活动准备:小绸绳、背景音乐、相机。活动过程:一、弯来绕去的扭扭绳1、出示扭扭绳播放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扭扭绳。2、音乐停,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扭扭绳的柔软可变性。3、教师小结:原来扭扭绳神奇是柔柔的,会变的。二、好玩的扭扭绳1、请幼儿拿一根绳子摆造型,探索绳子的可变性(教师巡回引导。)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扭扭绳的造型。3、教师小结:我们用一根扭扭绳摆出了这么多的造型,有……有……4、请幼儿与同伴合作用多根扭扭绳摆造型,(教师巡回引导)5、教师与幼儿一起观看PPT,相互交流。6、教师小结:我们用多根绳子摆的造型就更多更丰富啦,有……三、为扭扭绳喝彩师:扭扭绳,真神奇,真好玩,我们为每一种不同的扭扭绳造型喝彩吧!扭扭绳你真棒!活动结束:我这里还有一堆它的好朋友,它们也想亮个相,你们愿意帮它们这个忙吗?走,我们去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玩吧!随着音乐舞动起来,走出活动室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