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8 06:18:3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然后用白板展示资料,详细讲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传传统习俗想尽办法让同学们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有意义的节日
1.可以提供。2.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班幼儿正处于诗歌启蒙阶段,通过教授端午节古诗可以增加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3.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引入部分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教授古诗的内容和背景,通过朗读、模仿、创作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古诗的语言特点和韵律,最后进行小结和评价。同时,可以结合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更好地体验端午节的氛围和文化。
老师让幼儿在卡纸粽子上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把粽子剪下来,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了解粽子的意义
回答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2.学习包粽子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2.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学生包粽子的技巧。
2.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粽叶、糯米、五花肉、葱、姜、盐、酱油等食材。
2.包粽子的工具,如铁丝、竹绳、剪刀等。
3.端午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10分钟)
1.老师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2.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端午节。
二、讲解包粽子的基本方法(20分钟)
1.老师向学生介绍包粽子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老师现场表演包粽子的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3.讲解包粽子的技巧,如糯米的处理、粽子的捆绑等。
三、学生动手制作(30分钟)
1.学生将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准备好。
2.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包粽子的过程。
3.学生自己动手包粽子,老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
四、总结(5分钟)
1.老师询问学生包粽子的体会和感受。
2.总结包粽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扩展:
1.可以让学生品尝包好的粽子,让他们感受端午节的味道。
2.可以让学生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如咸粽、甜粽等。
作为一名学前教师,我非常热衷于与孩子们一起制作手工,传统节日也是我非常热爱的主题之一。
对于小班的端午节手工,我推荐制作风车和剪纸。
风车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只需准备好四根颜色不同的饮料吸管、纸张、美工剪、铁钉和别针。
首先将纸张剪成正方形,分别在四个角位置剪一个小口,将四个角用剪刀顺时针旋转45度,剪成小口,再将四个小口拉向中心点,用铁钉固定实线处。最后,在纸片正中心固定别针,轻轻一吹,就能看到美丽的风车旋转啦。
另一种制作方法是剪纸,我通常会准备多种颜色的纸张和动物形状的剪纸模板,比如端午节的龙、虎、蛇等。首先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在纸张上放置模板,轻轻按压,用剪刀剪出相应图案,最后将剪好的图案贴在一张白纸上,画上眼睛、嘴巴等特征,就完成啦。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会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欣赏别人的作品、提供一些小窍门,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团结意识和创造力,也会让他们对端午节产生更深的认知、感受和情感共鸣。希望这些方法、经验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祝你们制作愉快!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包彩色粽子,养成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2.让孩子们熟悉端午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
活动流程:
1.通过视频讲解包粽子的全过程,以及为什么要选在端午节包粽子吃。
2.现场提问,考考孩子们听进去多少
3.亲自示范如何包粽子,然后给每人分发材料,分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包的彩色粽子最多。
4.包好的粽子,可以用彩笔在上面画上喜欢的图案,评选出最具创意粽子,发奖品。
活动延伸
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手工作品带回家,和父母一起包粽子,度过愉快的端午节。
端午节快到了,让我们把从粽叶折起来来包粽子吧。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