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9 14:05:5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
2.认识多种红红的、圆圆的物体,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
活动准备:
1.课件。
2.礼物盒、纽扣。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与信息交流,研究回声的产生及其应用。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镜子、纸筒、手表、雨伞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人站在山顶上,冲着对面的山头大喊一声,喂,你好吗?远处就会有一个声音回应你,喂,你好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声音向外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会像球撞到墙上一样被弹回来,使声音再传到你的耳朵里。回声其实就是声音的反射。
淘气堡小班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淘气堡的结构、功能特点等,能用拼贴的方法表现淘气堡。
2、在合作学习中练习有序地进行前后组合拼贴,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在看看、说说、做做等活动中感受造型表现活动的乐趣。
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鼓励不活跃的小朋友参与到活动中来。
设计意图随着幼儿们生活的丰富和交往的不断增多,他们有机会与更多的人和事接触,同时,他们的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在家是小宝贝,小主人,在外是小朋友、小伙伴,有时也会扮演小客人这一角色,由于年龄和经验的局限,如何进行角色的互换,如何顺利地与他人交往,是幼儿面临的一个难题。学习做客的礼貌,尝试在不同的环境中与他人交往,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将会使幼儿终身受益。
活动目标:
1、知道该怎样礼貌做客:
2、体验礼貌地做小客人的快乐。
3、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家长取得联系,获得允许后集体到某个幼儿家做客。
2、录制做客的录像带。
3、准备好家长提出的建议图片若干。
过程建议:
1、引出话题,激发愿望;教师引导:
(1)爸爸妈妈为小朋友们“我是小客人”的活动出了好多主意,我们来看看是些什么主意。教师讲完后,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主意?为什么?
(2)教师出示图片,激发幼儿想做小客人的愿望。图片内容依次为:拜访小伙伴、去叔叔阿姨家、生日聚会。
2、再现经验,分享交流。
(1)引起讨论教师提示:
①图片上哪件事我们已经做过了?(拜访小伙伴)②你们第一次去别人家做客,你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心里感觉怎么样?为什么?(高兴、害怕、紧张……)③你们做客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2)看录像思考问题:翻东西、要吃的、与人争吵,这样做对吗?
3、教师与幼儿交流讨论:怎样做个受欢迎的小客人(小朋友要有礼貌)。
4、实践活动,体验成功。(1)交代任务:今天请你们到xx小朋友家集体做客,你们能争当礼貌的小客人吗?(2)讨论任务:你准备怎样做客?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看哪个小客人最受欢迎?(3)任务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做客情况,注意要以身作则并及时鼓励表现好的幼儿。延伸提示:回园后组织幼儿交流做客的感受。平时也请家长带孩子更多地到同事朋友家中去做客。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小班幼儿熟悉身体各部位位置和名称。
2、在说一说、动一动、想一想中感受身体的奇妙,体验活动的快乐。
1)活动重点:熟悉身体各部位
2)活动难点:迁移用其他身体部位替换肩膀
3)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在音乐伴随下,幼儿与教师一起扮演可爱的小猫唱唱跳跳,体验愉快的情绪。
(二)、游戏:“老师说我来做”
如摸头、拍肩、跺脚、摸摸小脸、摸摸耳朵等,变换不同身体部位,帮助幼儿熟悉身体各部位位置和名称。
(三)、“自己拍手找朋友”
教师:我们身体上有许多宝贝,头、肩膀、手、脚、眼睛、鼻子、耳朵等等,我想找个好朋友用身体宝贝做游戏,谁愿意?
教师示范:如:拍手拍手——碰肩膀(教师边动作边说,幼儿模仿)
鼓励幼儿自己拍手找朋友做动作。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活动,发现幼儿好的想法,及时鼓励,随机捕捉幼儿生成出的有价值信息,给予支持。
四、“与好朋友互拍双手动作”
教师提供音乐,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与同伴一起体验活动的快乐,感受身体的奇妙。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地表现。
五、迁移:
教师启发幼儿用其他身体部位替换肩膀。
此教案适合小班教学,仅个人观点,欢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观点,得到双赢.
材料:平衡踩踏车、梯子、轮胎
环境创设:户外活动,为幼儿提供宽敞的场地。
首先儿童的兴趣和前期经验:
男孩的天性就是喜欢汽车,而且对汽车非常感兴趣,每次在户外活动玩平衡踩踏车的时候,孩子们嘴里都不停的嘟囔着:嘀嘀嘀,前面路口有障碍,请绕行……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喜欢探索、喜欢挑战高难度的游戏。在游戏中老师发现有几个孩子把梯子、踩踏车和轮胎组合在一起,变换着不同的玩法,吸引了很多小伙伴的注意。由此,我们设计了户外游戏“踩踏车变变变”。
教师预期:
1.尝试在斜坡、有一定间隔的障碍物体上较平稳地骑行。
2.尝试踩踏车与其它材料组合,玩出创意。
3.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游戏规则:
双手握紧把手,掌握好平衡,不可以争抢,要排队游戏。
玩法:
孩子站在脚踏板上,身体微躬,手握扶手,双脚交替向前或向后踩踏,使车子前进和后退。把轮胎分别架在梯子的两头,梯子放置与轮胎的上面,挑战在一定障碍物的上面骑踩踏车
于是,我们中八班展开了以《小乌龟为什么死了》为主题的爱心教育。看着孩子们为小乌龟的死哭的伤心的样子,让他们讨论:小乌龟为什么死了?有的幼儿说,春天到了,小乌龟想到外面去春游,可是它不知道不能离开水太长时间,就渴死了;有的幼儿说,小乌龟是吃多了撑死的;还有的幼儿说,小乌龟是生病死的我们要是不放假,小乌龟也不会死了,我们以后不能给小乌龟吃太多东西孩子们为了纪念小乌龟,还给小乌龟画了像,用泥捏出了小乌龟,并把它送回了大自然。然而看到鱼缸里只有一只乌龟时,孩子们对它说:你没有了伙伴,孤单吗?这时老师适时的提出问题:现在怎么办?许多幼儿说:我让妈妈买一只给它做伴我家里有小螃蟹,我拿来给它当朋友第二天的早上,小乌龟的周围出现了很多朋友,有小螃蟹、小金龟、小泥鳅等等。看着小乌龟有了新朋友,孩子们高兴的笑了。此次活动 ,是随机、自然的,但让幼儿受益非浅,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同情心、爱心,而且大大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的隐性教育,这需要我们老师细心地去观察并开展。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