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13 17:55:34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活动目标:
1.通过表演帮助幼儿建立自信。
2.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现。活动准备:1.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一个节目。2.打击乐器若干,歌曲《过六一真高兴》录音。活动建议:1.欣赏散文诗《六一的早晨》,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2.引导幼儿制作表演道具“小纸帽”。
3.幼儿自愿表演节目。教师可先请能力强的幼儿表演,对能力差、胆小的幼儿多鼓励,也可请几个幼儿一起表演。活动最好用游戏的形式串联,如:击鼓传花等。
4.幼儿自选打击乐一起表演《过六一真高兴》,表达愉快的心情。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节奏的难易程度。散文诗:六一的早晨早晨的风,轻轻地吹开清香的荷花,一群小鸟在树上又唱又跳。幼儿园里,挂着一串串五颜六色的风车、彩旗和气球。小朋友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小朋友为什么这么高兴,啊,今天是小朋友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看!男孩穿着帅气的衣服!女孩子穿着漂亮的衣服,头上带着好看的蝴蝶结!老师把礼物送给小朋友们!六一的早晨多么快乐!过六一真高兴1=D2/4兴奋、愉快地3532|30|3532|30|5.5|35|草儿绿,花儿红,庆祝六一小妹妹,小弟弟,快来一起1612|30|2321|20|2321|60|真高兴。你唱歌,他跳舞做游戏。你当小羊,他当小狗,2323|3532|11|10|22321|22|我敲起小鼓冬冬冬。我当个狡猾的小狐狸。22321|66|22256|3532|111|10||
活动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内容,做简单的动作。
2、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活动准备:立体苹果树一棵、音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狐狸和葡萄》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完整地跟老师讲述故事情节。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并能认真倾听同伴讲述或观看同伴表演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想象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活动准备:故事视频、狐狸葡萄图片、狐狸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吃过葡萄吗?谁能告诉老师,葡萄是什么颜色的?它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呀,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啊?”
二、出示图片,引发兴趣。
1.第一幅图片上画的是谁啊?(狐狸)它是什么样的表情啊?(笑眯眯的)
2.第二幅图片上画了什么啊?(葡萄)它是什么颜色的?(紫色的)它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酸酸甜甜的)
三、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
(1)出示故事视频,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提问:请你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启发幼儿说)
(2)再次播放故事视频,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狐狸出来看到了什么?它来到葡萄下面想干什么?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3)引导幼儿跟老师集体讲述一遍故事(重点引导狐狸见到了葡萄后的情境部分)。提问:葡萄为什么是酸的?故事里的小狐狸最后吃到葡萄了吗?
(4)引导幼儿完整讲述一遍故事,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2.分角色表演: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带头饰扮演角色进行表演。
(2)幼儿两人一组协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讲,一人扮演狐狸。
(3)教师讲述故事,请全班幼儿扮演狐狸进行表演。
四、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讲解故事的含义,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比喻有些人办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不成熟。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幼儿园,愿意做幼儿园的好宝宝。
2.喜欢看老师的表演,乐意和老师一起唱唱歌。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喜欢看老师的表演,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情感。鼓励幼儿做“好宝宝”:难点是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之中,乐意和老师一起唱唱歌。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我是好宝宝”的录音磁带。
2.一些可供幼儿独自跳跳舞的道具。
四、设计思路
初进幼儿园小班孩子对新的环境有陌生感、距离感。因此鼓励幼儿大胆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对每一位幼儿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开学初期让幼儿看教师的表演、和教师一起参与活动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变小班幼儿“观摩,旁观活动”为“参与、投入活动”。
选择“我是好宝宝”这首歌是因为歌同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幼儿在动听的旋律中很轻松地能知晓许多道理。对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欲望有良好的作用。
五、活动流程
欣赏重现——联想创作——展现交流
1.欣赏
教师可在“山羊剧团”中按排幼儿观看“我是好宝宝”的表演。从而让幼儿欣赏教师的表演、喜欢文艺作品。教师可以在“山羊剧团”中反复表演,让幼儿熟悉歌曲,并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注:“山羊剧团”是由教师作为表演者,为幼儿表演的剧团。
2.创造
教师在表演角里让幼儿创作表演,幼儿在看过教师的演出后对歌曲知道却还末熟悉,因此让幼儿自己尝试着来参与表演,能为幼儿提供自己创作的机会。教师应好好鼓励参与乐意表演的幼儿。也应引导胆小幼儿来试一试。表演角里教师可提供各种乐器、道具(如小铃、绸带等)让幼儿摆弄玩具中逐渐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说明
角落游戏中小班幼儿参与应有选择的自由。角落游戏中反反复复播放的歌曲让幼儿听听、唱唱、演演。“我是好宝宝’,这首歌曲可在角落里按排二至三周。让每个幼儿都能有参与的机会。
3.表现
①可利用每次角落游戏结束时,让参与表演角活动的幼儿来表现自己。教师可以情绪情感上点评幼儿的积极性,也可从幼儿的动作中点评幼儿的创造性。
②可利用集体活动让幼儿再次和教师共同表现歌曲,看看老师的动作、学学老师的动作、产生表现的欲望。
讲课目标,让孩子们学会儿歌,大象的鼻子,并且自己能够独立演唱,音调要准,节奏也要准
内容分析,大象的鼻子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老师可以先让孩子们听范唱,把主旋律学会,老师,然后用钢琴领导引导孩子们进行演唱,把调子唱准,达到孩子们独立演唱的目标
对于演唱比较好的,学的比较快的孩子,并给予鼓励
一、活动名称:《羊妈妈卖面》语言、艺术
二、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
2.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的欢快与停顿。
3.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事物。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羊妈妈卖面》。
2.CD:《羊妈妈卖面》。
3.教学电子资源:《羊妈妈卖面》。
4.歌曲:《羊妈妈卖面》。
5.钢琴1架
四、活动过程:
1.展示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请幼儿尝试描述。
-------这些都是什么?它们是同一种面吗?
-------这些面里你吃过那些面?它们的味道怎么样?咬起来什么感觉?
-------请你描述一种面,让其他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面。大家猜的对吗?
2.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再请它们看图猜测歌曲内容,必要时再让幼儿看1号包
-------书里面羊妈妈是干什么的?她都卖那些面?
-------那些你看得出来,那些看不出来?
-------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这样就能知道答案了、
3.教师弹奏钢琴演唱歌曲,请幼儿欣赏,引导它们说出歌曲的主要内容,并感受歌曲的旋律与节奏
-------这首歌里唱到了什么面?歌里是怎么形容这些面的?描述的像吗?
-------这首歌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有些地方不需要唱出来?
-------不用唱出来的地方我们用什么表示呢?
4.播放CD,请幼儿跟着学唱歌曲,针对难点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再创设情景鼓励幼儿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辅助表演。
-------请跟着CD一起来唱一唱吧,注意有些不用唱的地方可以用拍手来表示。
-------唱这首歌的时候感觉开心吗?假设你要帮羊妈妈卖面,怎么唱可以招揽更多的顾客呢?
通过活动了解“三月三”壮乡歌圩节习俗。
2、培养和激发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
3、通过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体验节日的欢乐及感受壮乡的民族风情。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日(星期二)上午8:30——11:00
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幼儿及教师
活动主题:“五彩三月三”
活动背景: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圩节”又称“歌仙节”,是壮乡的传统歌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活动。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抛绣球,欢度节日。而在这节日的前夕为了让幼儿真正的贴近“三月三”,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流程:
一、进行竹竿舞
时间:9:00——10:00
场地:塑胶跑道(学前班、大班)、内操场(中班、小班)
负责竹竿舞的老师必须在8:50到位准备,内操场分四组竹竿,为两位老师一组手持竹竿,其中三组每一组两人,另一组四人,分四个点。跑道分两组竹竿,每组六人各手持竹竿。(注:对歌教师先到竹竿舞里帮忙,竹竿舞完了之后,带班教师带孩子会教师休息喝水再进行对歌)
二、对歌
时间:10:00——10:30
先全园按班级集中大舞台前进行对歌,对歌老师上到舞台对歌,后引导孩子一起对歌。播放背景音乐。
三、抛绣球
时间:10:40——11:30
中、小班在内操场小舞台,学前、大班外面舞台。绣球为十个,先又老师引导,后邀请孩子上前,接到绣球的孩子来抛绣球。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