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教案大班(当乡村教师值不值得)

admin时间:2024-02-27 17:57:2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为什么女教师越来越多,而男教师越来越少

笔者07年大学毕业,师范类,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先谈一下现状吧。

先谈一下笔者07届毕业班所在专业班级,33个人,14个男生,19个女生,男生有3个从事教育工作,这里边还有两个男生是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的教育一线工作,19个女生基本都在从事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可以印证题主的问题原貌,确实,女生更多。

2、家庭传统观念及社会的影响。

家庭观念及社会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家庭父母希望孩子尤其女孩子能从事稳定的工作,公务员跟教师两个职业是尚佳的选择。教师工作相对稳定,起伏不大,一年两个假期,有空余时间带孩子,在老一辈人眼中,尤其社会地位高,促使更多的师范类或者跨专业的女生积极报考教师编制。

3、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之前的观念中,教师工作稳定但收入一直不高,相信各位都清楚进入新世纪以来房价的走势,男生相对有更多踏入社会博一把的冲动,这里不是贬低女生哦。毕竟在当下中国男女比例中,传统婚姻中对男生的经济考量更多,教师的待遇实在难以支撑、车子、房子、老婆的重量。

4、教育工作的性质。

教师工作实际内容相对枯燥单调费心,女生更有天然职业优势。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近几年的教师一线产生的性侵负面新闻,百度一搜一大把,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师的录取过程中会有所偏倚。

举个例子吧,我高中英语男老师,讲课激情澎湃飘逸,英语老师中作为一个少见的男老师,帅爆了,但是,中间有段时间他下海了,后来又回到教育工作中,其中滋味,可以品读。

隔壁班的一个好友,男生,07年毕业,代课,08年考编上岸,10年见到他,对教育实际的工作内容相当不满,当时也在积极考公务员。

5、教师编制报考。

有些条友有可能好奇,这咋了。

1、现在的教师招考过程考试,对一些男孩子来说,确实不“友好”,女生的学习优势跟耐心显现出来;

2、每年编制有限,但是报考却越来越火爆,一些男生,“等不及”,有可能报考一次,就放弃了,笔者也是其中一员;

3、上边提到一个问题,男教师性侵负面新闻不断,已经在无形之中多少影响到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录取工作;

6、师范类的比例本身就已失调。

国家近几年也在高校陆续重新开启公费师范类专业专科的教育后备储备招生,本身,在队伍中,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调!

以上是笔者的回答,请采纳。

话说回来,男女比例的教师队伍失调,产生的因素跟后期的影响,本来就是多方面的,有关部门应该已经注意到了,如果真想改变,办法总比困难多!

码字不易,条友觉得我说得还有道理,可以认同,顺手给个赞吧,谢谢??

双职工教师怎么样

坐标武汉,我们夫妻俩都是高校教师,年龄40岁刚出头,不在同一所学校。目前两人基本情况是,本人目前是学校里面的副处级干部,正高职称。爱人是另一所高校副处级干部,副高级职称。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双职工教师情况:

第一,工资待遇还算可以

目前我的收入每月实发9000,公积金每月扣1850(还是副高标准,正高刚聘,还没有调)。每年绩效奖励约9万。每年课酬讲学约1万。全年收入20万左右(不含公积金)。爱人实发每月6000左右,公积金每月扣1800元,每年奖励性绩效7万,课酬1万左右。全年15万左右(不含公积金)。家庭年收入在35万左右。

第二,家庭生活有规律

目前住房有几套,普通车一辆(只是交通工具)。原来出去旅游,后来夫妻一起去美国访学一年,回来之后就很少去旅游。由于时间同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多,夫妻共处的时间也较多,能够有共同话题。由于在不同学校,下班交流较多的是学校的情况!

第三,孩子教育有资源

由于都是教师,在孩子教育方面比较看重。本人是教育学专业出身,所以,家里的孩子教育问题都是我来完成,陪孩子写作业,培优,兴趣班,我全包。孩子他妈就负责孩子的日常!目前来看,孩子教育的还算成功!

总之,目前来看,双职工教师家庭还是不错的!虽说不上富有,小康是没问题,再加上每年假期,家庭能够同步休息,出游!对孩子的教育除了有理论,经验,多少也有一些教育界的朋友,孩子教育的资源较丰富!

当乡村教师值不值得

前段时间写的一篇文章,正是这些乡村教师的坚守让我们相信教育对每个孩子都是公平的。乡村教师是情怀事业,是对教育的情怀苦撑这他们。觉得值得的就留下了,觉得不值就离开了,无关对错。

1农村特岗教师张琼琼来到湖南怀化的凉亭坳小学,曾当过篮球教练的他,决定教孩子们打篮球。他贴钱给孩子们购买装备,一年后,凉亭坳小学女子篮球队76比0一鸣惊人,不久,孩子们取得了全国第八的成绩,惊动了整个湖南。

2张家界市桑植县汨湖乡姚峰界小学王化安老师,子承父业,坚守清贫,在12年没有一分钱工资、两任妻子先后离去的情况下,扎根乡村教学岗位,以其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情动天下。王老师搭着木梯升国旗、国旗绑在树枝上的感人事迹被国内外网友热颂不已,并被誉为“最牛的高山小学国旗旗杆”。

3欧阳恩成,隆回县七江乡小学退休教师。他在大山深处创建了全国农村山区第一个少儿活动中心、少儿图书馆,成为中国少年跨世纪雏鹰行动全国第一个达标基地,创造了多项全国教育之最和湖南第一。从90年代开始,为了发展乡村教育,他发出4000多封求援信,奔波了10多万公里路程,跑遍了1000多个单位,磨破了两双特制皮草鞋、30双解放鞋、20双粗布鞋和3双深水鞋。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4陈银玉。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国营汨湖农垦场子弟小学多年来唯一的教师。刚开始做老师时,她专程来到桑植县汨湖乡小汉峪村,找到闻名湘西的铁匠师傅钟善基,恳求其用上等好铁打了一把经久耐用的砍柴刀,专门用于为自己所教的学生削铅笔。30年来,这把“史上最牛削笔刀”磨了又磨,削了又削,陪伴了500多名大山孩子求知的日日夜夜,让200多名山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见识了山外精彩的世界。从1999年至今,她的收入一直只有少得可怜的400元。因为没有正式编制。

5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桥江镇新田乡学校特岗教师陈虹。她借助互联网,利用一个名字叫“有肉”的手机软件,为贫困学生申请衣物和学习用品,她用爱心、真心、耐心、细心、诚心对待每位学生,在获得帮助时更多地关注心灵、照亮人性,不是让学生只知道获得,而是让学生也懂得感恩,许多学生在她的感召下用家里的特产红薯、糍粑、生姜、板栗回馈爱心人士,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被学生称为“最可爱的人”。她的事迹被湖南教育电视台报道。

6.邵阳武冈市邓元泰中学有一位老师很特别,多年来,坚持用毛笔书写教案,成为当地唯一用毛笔写教案的老师,学校同事被他的毅力和勇气所折服。他就是该校年近六旬的中学历史一级教师姜方柏。

7.陈招兵,湖南桂东县沤江镇青竹小学唯一的老师。他坚守38年,一人撑起一座学校。累计任教1500多名学生。桂东被誉为湖南的西藏,高海拔,十分偏僻。陈招兵历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动摇,村民都外出打工赚钱,他却一直坚守,因为他走了学生就没人教了。2016年7月荣获希望工程烛光奖。

8“我有个学生,毕业之后,心怀理想决定回到农村当老师。可是他是整个村里挣钱最少的人。”湖南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原校长对记者说,为贴补生活,这个乡村教师只好白天教村民的孩子上课,晚上却到学生家里给人家搬砖、盖房子、干活挣外快贴补生活,被人家称为“半边户”。“这样的生存状况,白天教娃,晚上给家长打工搬砖头,哪还有为人师者的职业尊严?”这位校长说。这位校长所说的学生叫赵磊,而赵磊工作的地方,是湖南张家界市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这里有132个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

9.27年背学生过河1989年,19岁的李谋宣分配到江华瑶族自治县河路口镇春头源村校任教。在学校,他既是“全科老师”,还兼任校工、厨师。村校前一条小河是大多数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河上没有桥,只有一排石礅。李谋宣怕孩子们发生意外,每天一大早准时到对岸,守护孩子们过河,年纪小的,他抱着过河。放学时,他又把孩子们一一送过河,从未间断。

10.张秋香,全校唯一的学生——因为家境清贫,家住湖南浏阳鑫和村万家组的张善忠只能将小女儿送至离家最近的大山教学点,只为节省一点去山外读书的开支。而这一条从家到学校的路,有近10里路之远,不会骑车的秋香妈妈每天接她放学也需要步行近1小时。“即使是只有1个学生,学校也要正常开学!”为了这唯一的一位学生,开学之初,政府部门与教育部门做了这个决定。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