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3-05 18:55:0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1、课名:《原始的农耕生活》,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堂历史课;
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3、《原始的农耕生活》是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的第二课,主要介绍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状况;
(2)初步理解原始农耕经济的生产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3)通过阅读历史资料,想象私有财产的产生过程,认识到私有财产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表现,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初步形成提取图片信息和历史想象的能力;
(2)通过阅读简短的文字材料,初步形成有理解的阅读能力;
(3)通过简单的对比分析,形成初步的归类、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祖国原始先民创造原始农耕文化的艰苦条件,对祖先在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产生敬仰之情;
(2)通过分析河姆渡和半坡文化的房屋结构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了解古代先
教案,大约等于提纲喽,我反正是这么认为地1介绍自己和别人2.提出存在的问题3说明礼仪4.示范礼仪及言谈举止5与小孩子互动之类的6教师总结
1.课前准备情况,如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好,教学流程完整等;
2.课堂活动情况,如启发式教学,学生参与活动多等;
3.板书设计情况,如板书简洁工整,突出重点,难点等;
4.教材挖掘情况,如拓展提升训练设计科学合理等;
5.教学时间分配情况,时间安排合理等!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教学设计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感知内容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出示问题组: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说给大家听2.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然后四人小组互相复述故事研读课文1.教师导学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段,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2.合作探究(1)斯科特等探险队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那里?(2)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3)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3.小结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从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体验与反思导学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淙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了这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作业积累字词句写一篇读书笔记.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3、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
初中历史这门学科在讲授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他的讲授内容在整个的历史的过程当中并不是很难,一般要求学生记住的考点也都是时间人物,历史事件需要理解的地方并不是特别的多,而且现在的网络信息这么发达,学生们平常接触到的相关信息也非常的多,学生本人也都会有很非常好的基础。因此初中历史这门课程还是比较好讲的。
操作方法
01
第一步、判断形状:横纬,竖经。
02
第二步:熟悉字母:东西经(E、W)、南北纬(S、N)。
03
第三步:判读经纬度五部曲:
判大小:按照经纬度数字的变化规律,找出大的数字;
画箭头:按从小到大的方向绘制箭头;
定方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判定箭头的指向;
写字母:按在箭头的指向写上相应方向的字母
读经纬:最后读出所在点的经纬度。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