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4-17 18:02:2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空气缸,顾名思义,就是鱼缸里的水看起来没有杂质,没有除水本身以外的气味和颜色。
要做到这几点,其必要条件分别是:
一、要做到鱼缸里的水没有杂质,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点,鱼缸的物理过滤足够强大,可以滤除大部分水中的杂质。
鱼缸的过滤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物理过滤,一部分是生化过滤。关于生化过滤等一下再细说,现在先说说物理过滤。
物理过滤,字面意思就是通过物理方法,把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使杂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而要达到空气缸的境界,普通的物理过滤很显然是无法达到要求的,这就需要在放置物理过滤棉的时候注意滤棉的摆放方式和方法。
打造一个强大的物理过滤系统,如果物理过滤盒空间够大,可以参考下这个方案:
1.过滤盒先放普通过滤棉,3-5层都可以。
2.在普通过滤棉上再放1层魔毯,用来过滤细小杂质。
3.魔毯上面再放2-3层普通过滤棉,用来过滤大颗粒杂质。
如果物理过滤盒空间比较紧张,那么也可以按下面这个方案进行:
1.在过滤盒底部放1层魔毯,用来过滤细小杂质。
2.在魔毯上面放2-3层普通过滤棉,用来过滤大颗粒杂质。
当然,不论使用哪种方式摆放过滤棉,都要保证被过滤的水必须完全透过每一层过滤棉后再流入鱼缸中。只有这样,物理过滤才能发挥出它的强大作用。
第二点,鱼缸的循环泵足够大,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循环水体。
鱼缸的循环水泵有大有小,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
选择功率较小的水泵,其优势是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比较容易隐藏,也比较美观,同时噪音相对来说会小很多。但是其缺点也是很突出的,就是流量小,扬程短。尤其是鱼缸容量和水泵流量比值较大时,由于水泵吸力不足容易,被杂质堵塞,导致鱼缸底部会出现鱼便和食物残渣堆积的现象,影响美观。另一方面,由于小水泵流量也比较小,当水体较大时,在单位时间内水体循环的次数就比较少,导致水体循环不足,水中杂质无法及时过滤,就会出现水中有小颗粒杂质漂浮的情况。
选择功率较大的水泵就避免了这些缺点,而相对应的也会产生新的缺点,比如流量过大的水泵,会导致水流太大而影响鱼休息。尤其是上过滤鱼缸,噪音和美观程度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选择一个流量及功率适合的循环水泵也是及其重要的。一般而言,水泵流量的选择主要考虑到鱼缸水体的大小,以达到每小时能够完成鱼缸水体循环5-7次为最优方案。但是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水泵的流量和水泵的扬程以及上水管路的弯头数量是有直接关系的。通常上水管路的弯头数量越多,对水泵流量的影响越大。经验数据来说,一个直角弯头大约损失5%的流量;水泵标示的流量是扬程为0时的最大流量,而随着扬程的增加,流量也会随之下降,当扬程达到标示的最大扬程时,流量也就降到了最低。所以在选购鱼缸循环水泵时,要看看水泵的参数以及扬程-流量曲线图。要综合上水管路的复杂程度和扬程的大小,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鱼缸的水泵。
二、要做到鱼缸里的水没有异味,鱼缸的生化过滤要绝对强大。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的来源,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盲目的努力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很有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鱼缸的异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鱼缸异味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鱼便,残余饵料,鱼缸藻类等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败分解产生的类似于硫化氢,氨氮等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些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由于鱼缸内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欠缺或不足,得不到进一步的代谢分解,从而使其在鱼缸内积聚而后散发到空气中。
第二类是由存在于鱼皮黏液及血液内的δ-氨基戊酸、δ-氨基戊醛和六氢吡啶类化合物共同形成。由于鱼缸内分解此类有机物的微生物种类或数量欠缺或不足,导致有有异味的物质无法分解,从而得到积累,进而散发出各种令人作呕的气味。
由此基本可以判断,要解决气味的问题,主要思路有有两个,一个是物理方式,通过物理吸附的办法解决,比如使用活性炭,蛋白棉等进行气味的吸附,减少气味向空气中散发的浓度,以达到净味的效果。另一个是生化方式,比如通过培养微生物群,利用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对能够产生异味的物质进行分解消耗,减少有异味气体的产生,从而达到净味。很明显,使用物理方式就要定期对吸附物清洁更换,以保持净味效果。而使用生化方式只要创造一个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其他的基本不用操心。
三、要做到鱼缸里的水没有怪异的颜
鱼缸里颜色,大概以绿色,白色,黄色为主。
鱼缸水体绿色,其原因一般是由于水体藻类爆发,导致水中藻类超标所致。其根本原因还是物理过滤不足,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爆发。要解决绿水,就是要解决藻类。这方面用的比较多的办法就是除藻剂,或者杀菌灯。值得提醒的是,除藻时由于藻类大量死亡,很容易在物理过滤处堆积,腐败。所以要及时清理物理过滤,防止腐败发酵产生毒素而影响水质。
鱼缸水体发白,其原因一般是由于鱼缸温度变化,同时硝化系统不健全导致水体内有机物堆积,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解决的办法也比较多,常用的有三种:停食,加水质净化机,开杀菌灯。
停食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时间会长一点。停食后水中有机物的量就基本不会增加,停食一段时间后有利于硝化系统的建立和水体内有机物的消耗。
加水质净化剂的办法也比较简单,但是很多人比较排斥。其实水质净化剂就是通过净化机产生的絮状物质将水里的杂质进行过滤,其实是一种物理净水方式,通过净水剂将水体中的有机物的和细小杂质固定,通过物理过滤分离出来,解决水白的问题。
开杀菌灯的办法可行性也比较好,但是要注意杀菌灯不能照到鱼和硝化系统。通过开杀菌灯,将水体中大量的异养性有害菌杀灭,从而解决水体发白的问题。
三个方法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可以分开用,也可以结合使用,都能够很好的达到处理鱼缸水体发白的问题。
鱼缸水体发黄,其原因很多,物理过滤不足,褐藻类爆发,水体老化,饲料及其他鱼缸中装饰掉色,都会导致水体发黄。当然了,解决方法也是一一对应的。
对于物理过滤不足导致的水体发黄,增加物理过滤就能够很好的解决。
藻类爆发导致的水体发黄,参考前文提到处理绿藻的方法也是一样的。无非就是除藻剂,杀菌灯,对藻类都是很管用的。
水体老化,自然就要换水啦,注意换水的温度和换水量,日常操作就可以啦。
对于饲料和鱼缸内装饰物掉色引起的水体发黄,一般通过物理吸附的办法就可以解决。比如活性炭,蛋白棉,色母片等等。
处理鱼缸水体发黄,主要分清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对症下药即可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啦。
当然了,一家之言,不足以面面俱到。有不同见解或任何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
觉得对你有帮助就关注我哈,万一你的问题我刚好有答案呢。
谢邀,如果我们看嫦娥的图片我们会发现在着陆器上面也是有火箭发动机的。
所以这也是一个火箭的问题,问W君是没错的。
题主问到“点火”。
狭义上的“点火”其实就是点燃可燃物让这些可燃物燃烧起来。我们都知道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之间剧烈化学放热反映。一般我们在地球上点燃一些可燃物不需要加入氧化剂,通常可以直接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作为燃烧的氧化剂。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
但是如果空气中的氧化剂不够呢?例如我们需要更高的温度进行金属的焊接,这时我们通常会使用氧炔焊来进行。
氧炔焊接的过程中,并不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消耗源,空气中含氧量只有21%不能满足
氧炔焊对于氧气的需求,因此我们往往会附带一个氧气瓶,将氧气和乙炔都倒入到焊枪里面。
这时候严格意义上说,氧炔焊是可以在水下或者真空环境中使用的。
其实这里面就解决了一个供氧的问题。使燃烧可以在没有氧气(空气)的环境中进行。
火箭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早期的火箭会分别储存氧化剂(液氧,过氧化氢,图上6和7)和燃料(图上4)。这样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就和氧炔焊一样不依赖于外界空气提供的氧气了。
后来我们将复杂的液体火箭进行了改进,有了固体火箭。这时候固体火箭药柱中也就同时混合进去了燃料和氧化剂,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火星子就可以引燃整个药柱提供火箭的推力。这和有没有空气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例如上图就是一个电子点火的固体火箭装置,依靠电极之间发出的热量点燃火箭的固体发动机,人家本来燃料和氧化剂都齐备了,其实就差一点点热量。
电点火装置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点火形势,其实还有化学点火装置。例如利用偏二甲肼注入到二氧化氮中。
不需要点火过程,两者液体只要接触就可以开始燃烧,也并不需要外界空气的参与。
对于题主提到的没有空气怎么产生推力的问题,火箭的推力并不是靠空气的反作用力来的,当火箭高速的喷出燃气的时候。这些燃气就有质量M和速度V。
当火箭用力向后喷出质量为M速度为V的气流的时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火箭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反作用力而获得向前飞行的动力(推力)。
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氮和氩。在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空气中含有20.9%的氧和的79.1%氮。这样把空气称为氧和氮的二元系统。在精确计算中,因为空气中含有的20.9%氧、78.1%的氮和0.932%的氩。这时把空气称为氧、氮、氩三元系统。在不考虑空气的化学性质时,可以把空气看成单一物质,其分子量为28.96,则1千克摩尔空气为28.96公斤。
空气中除了含有氧、氮和氩外,还含有氖、氦、氪、氙气体。这些气体(包括氩)在内气中含量极少,在自然界中不易得到,所以称它们为稀有气体。由于这些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又有“惰性气体”之称。
此外因地区条件的不同,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不定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乙炔等气体及机械杂质。
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6H6+15O2=点燃=2CO2+6H2O。
苯(Benzene,C6H6)一种碳氢化合物即最简单的芳烃,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苯环去掉一个氢原子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的化学式也可写作PhH。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其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首先发现的。19世纪初,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城市的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从生产煤气的原料中制备出煤气之后,剩下一种油状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法拉第是第一位对这种油状液体感兴趣的科学家。他用蒸馏的方法将这种油状液体进行分离,得到另一种液体,实际上就是苯。当时法拉第将这种液体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
锂在空气中加热化学方程式:4Li+O2=2Li2O。锂常温下不与氧起反应,加热至100℃以上时生成氧化锂,反应方程式如下:
4Li+O2=2Li2O
无论O2多么充足,温度多么高,都不会有过氧化锂.
锂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4Li+O2=2Li2O、6Li+N2=2Li3N,条件为点燃或加热。
锂是一种金属元素,外观呈银白色,质地软,密度非常小,金属活动性强,在空气点燃后会产生紫红色火焰,反应迅速且猛烈。
谢谢你邀请我回答问题,人活动需要能量,人体中的能量是由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所得,氧化分解必需要氧气的参与,也就是说,人要活,必需要有氧气,人离不开氧气。
简单说,让人感觉舒适的空气,不要说那些专业术语,说了也听不懂,空气好主要依赖植被,说的再多不如亲自感受下,来我的家乡神农架,带您感受天然氧吧!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