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绞痛的症状
新生儿肠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在出生后两三周内出现。新生儿因为肠胃功能未发育完全,加上缺乏运动,容易引发肠胀气、腹泻等症状。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具体了解一下新生儿肠绞痛的症状。
第一,腹部疼痛。新生儿因为消化道发育未成熟,肠道蠕动不协调,容易引起腹部疼痛。硬实的腹部,手摸轻按会引起哭闹,需安抚后母亲或医生才可慢慢按摩腹部,以缓解疼痛。
第二,肠胀气。由于新生儿肠胃功能不完善,难以排除体内产生的气体,会造成腹部肿胀、强烈疼痛等症状。肠胀气时,新生儿会表现出特别的不安,无法进食,婴儿无法入睡,尤其夜晚时症状更加严重。
第三,厌食。在新生儿肠绞痛的情况下,由于腹部肠胃内的疼痛情况会影响到婴儿的食欲,婴儿开始出现厌食症状,无法进食或食量减少,进而影响营养吸收和身体发育。
第四,排便困难。由于肠道内气体和粪便被困,难以自由排出,尤其夜间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更为明显,造成婴儿不适。
新生儿肠绞痛的缓解方法
新生儿肠绞痛虽然症状明显,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缓解症状。下面介绍几种缓解方法。
第一,按摩肚子。在按摩肚子时,可以采用顺时针的方式轻轻按摩位置在肚脐上方2cm到3 cm处,将温暖的手掌贴着婴儿的腹部稍微用力按摩,帮助婴儿顺畅排泄及松弛肠胃,缓解肠胀气症状。
第二,热敷。可以使用温水袋或者热水毛巾在肚子上轻轻热敷,使腹部肌肉放松、扩张。
第三,喂食方法。针对肠绞痛腹泻等消化问题,可调整婴儿的喂养方法。喂奶时要让婴儿尽可能地咀嚼奶头,防止吞气过多,同时避免喂食过量,引起婴儿消化不良等诸多不适,同时也可以通过定期更换奶粉等方式减剧消化道负担。
第四,定期通便。针对排便困难的问题,可采用科学的定期清洁,帮助肠道顺畅排便,缓解排便困难的问题。
如何预防
第一,控制喂养量。新生儿的肠胃功能较差,喂养不当也会导致肠胃负担过大,进而诱发肠绞痛。因此,在喂养过程中,妈妈应该控制喂养量,以免过量喂养引起消化不良。
第二,排便规律。新生儿需要一定的排便习惯,需要妈妈定期向宝宝灌肠或者进行清洁,促进肠胃蠕动密度和废物的及时排出。
第三,体位调整。新生儿生活时,应该保持仰卧位,可以帮助肠胃放松,有效预防肠绞痛。
结语
新生儿肠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孩子出现腹胀、厌食等症状,家长应该注意,采取适当的缓解方法,及时减轻儿童的不适症状。同时,在日常护理中,也需要加强预防,注重体位调整、养成排便习惯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理环境,延长宝宝的健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