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2 18:24:4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小孩子总是喜欢争强好胜,凡是都要拔尖,不肯服输,这样的性格并不是完全不好,家里小朋友喜欢争强好胜,凡事总想着要赢,输了总会大发脾气。做事情总爱和小伙伴比赛,事事都想拿第一,虽然现在是个竞争的社会,但是小孩子太要强又该怎么办。
一。家长一定要了解小孩子争强好胜其实是小孩子自我意识萌发的表现,这个时候的孩子急切的想要表现自己。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对于孩子适当的表现给予鼓励赞扬,当然过分的行为也需要家长引导教育。作为家长,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正确的引导孩子的竞争意识。个性好的孩子会更理性对待竞争。
二。家长一定要学会让孩子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学着和别人和平相处。告诉孩子,如果什么都要和伙伴比个高低,很有可能小伙伴就不和自己玩了。试着让孩子关注自己的成长变化,而不是和别人比较。孩子应该多参加活动,也应该在活动中尽量表现得好一些,一定要让孩子懂得适度的道理,让孩子明白重在参与。
三。家长一定要知道当小孩子有一点点的变化时,家长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夸奖。不要向儿童灌输太多的必须要赢的意识,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孩子自然就会感受到,最后要告诉孩子,不要过分注重竞争,重在参与,享受成长的过程,进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
注意事项
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过分竞争。我们应该让孩子等得正当竞争,而不是过分竞争,不要过分夸大竞争的作用,让孩子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够了,而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非要争个第一名,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让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很荣幸回答!
小孩子爱争强好胜的性格基本上是来源于家长的影响,相信题主在生活中也是极其要强的人吧!
孩子要强,我觉得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好事。主要在于我们家长的引导!能够引导到正常的事情上来,例如学习什么的!这个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还是有利的!
孩子的心态是需要我们家长耐心的梳理和引导!
1、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能够自己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情。
孩子需要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家长在孩子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多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引导孩子的考虑问题的正确思维,争第一是好事,方法也很重要,用对了方法,不会觉得很累!
2、陪伴,家长的陪伴带给孩子的是一种安全感和幸福感。
孩子争强好胜的心态一般情况下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安全感是本能的,当周边的环境没法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时候,孩子的本性就会提前激发出来!因此我们对孩子的陪伴必不可少!
3、争第一的心态是对的,但是我们家长引导孩子更多的关注过程,而轻结果!让孩子能够用心的去对待每件事情过程,感受过程带来的经历感!
4、做事方法和技巧的交流
我们大人都知道“事半功倍”的结果由来,好的方法和思路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孩子在学习或者其他事情处理上,对方法的重视,多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举一反三,这样家长也不会觉得孩子有太多的负累!
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争强好胜是需要我们鼓励支持的,但是更多的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过程的重要性!方式方法的重要性!不能一味的认为孩子的错,我们家长同样是需要反思自己的!
不争强好胜的人,性格比较内向,温柔,其实她很聪明,都知道,只是比好强的人性格比较慢热,不容易表白。
但是,她这种性格容易和人相处,她不争不抢。反而有很多人愿意和她做朋友。也有很多男生会怜悯这种女孩,男人比较喜欢这一种不生强好胜的好孩。
做个简单的界定就是,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或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完全不顾及他人和规则。
比如玩玩具不排队,不商量,搬椅子坐椅子,进入活动区等,完全不商量,不等待,总要“挤”在最前面,抢占自己认为的最佳位置。
甚至在集体活动中发言讨论,也会抢话、打断别人,甚至直接上手捂住其他小朋友的嘴,不让别人发言,一定要自己先来表达,让别人先要倾听自己
争强好胜是聪明孩子的一种表现,与胆小怕事来比好多了,因此既要引导也要保护。人们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争强好胜的孩子往往胆子大,想法多敢冒险,从而也常常槽受挫折与失败。家長宜适当放手让他试一试,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宜总是不放心不放行。也许天才就是在试一试中发现的。对争强好胜孩子的引导重点在孩子争到强取得胜后的管教上,防止骄傲自满,目空无人。在出现挫折时的调理上,安慰正确对待,鼓励不要灰心。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