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3 12:38:2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正常!人有三个叛逆期,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7~9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宝宝叛逆期”:2~3岁左右;“儿童叛逆期”:7~9岁左右(儿童在这个时期常常被恼火和不理解的父母不合理地打、骂);“青春叛逆期”:12~18岁左右(如果控制的不好,则“坑爹”的事情常常在这个时期发生)
对于六岁小孩脾气暴躁,易怒,首先非常重要的是进行共情,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特别是孩子内心需求没有达到即刻满足的栋行为,所以说要帮助孩子建立延迟满足。
特别是设定好规则,在情绪爆发时由与孩子共情迅速恢复其情绪状态,然后在情绪平稳以后建立好规则制度,或者是约定,然后进行直行,通过鼓励法或者是采用奖赏法,阳性强化法等等来进一步规范孩子的行为,来最终达到临床的调整作用。
6岁的孩子是玩童,而不是叛逆,我们谁都是从小时候长大的,儿童不调皮捣蛋,那是有毛病都孩子,正常的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只要不过分的调皮,就让开心的玩吧!
如果孩子调皮捣蛋过了头,大人就要加以引导,和他多讲道理,什么对的,什么是错的,有时候也可以物质奖励,有时候也要给予惩罚,让他懂的这么做,爸爸妈妈给奖励,这么做爸爸妈妈会打的,慢慢的他就会有了是非观,就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我们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平常大人过于宠爱,有时候会孩子养成坏习惯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很重要,让他们快乐的成长,给他们一个开心的童年。这是需要大人的智慧的。
性格急,脾气大成为一些男孩子家长头疼的事情,大人们都明白,随着年纪过于急燥的脾气将来孩子在以后的学业和未来竞争中面临着诸多麻烦,那么家长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慢慢改变这一现状?
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埋下隐患:除开天生性格使然,很大部分和父母后天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俗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似乎就自带这一技能,而家长们那句“不过是个孩子”则为这一情况找到一个完美的借口。
面对心仪的玩具、想要的礼物等等,孩子用“哭”对抗父母,然而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招架不住,选择“缴械投降”,因为您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居然也会“讨价还价”了。
二、性格急路口的男孩有哪些特征:1、想要的玩具、零食必须马上买,否则就生气:
往往出现的情况是,孩子看见了喜欢的东西,让父母买,如果同意相安无事,如果不同意就满地打滚,这也就促使家长最后同意的,要求必须马上满足是这类男孩子首要特征。
2、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分神
这类孩子由于小时候父母缺少性格培养,一提要求就马上满足,导致他们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
3、一件事往往难坚持到最后
“三分钟热度”形容这类孩子做事特别贴切,一旦失去新鲜感,往往会不再坚持下去,就好比报兴趣班,可能今天感兴趣画画,能坚持一天,可是过过两天没有兴趣了便不去了。
三、男孩子哪些性格容易导致急躁:1、没有独立性:
家长长时期的过份容溺导致孩子对于父母有着极强依赖感,没有自己分析处理的意识,使得孩子一旦离开家长的怀抱就不知道怎么办:
2、害怕面对失败
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得孩子没有面对失败的机会,一旦出现了不符合自己的意思事情出现,那么性格很难调整,瞬间很容易愤怒。
四、如何调整孩子急躁的性格:既然已经知道了孩子为什么急躁的原因,那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变,尽管不好沟通,有时事还需要慢慢来,你不妨试试以下的办法,同时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1、让孩子自己动手做
父母从现在开始不要再事事亲为了,放手让孩子去做,如果开始孩子还是抗拒,那么父母就这些事扔在那。比如“玩具扔在那里,让他收拾,如果不收拾就扔在那里,过两天如果还不收拾就扔了”,家长一定要言出必行,知道这次动真格的了。
2、不要每件事都让着孩子了
比如“可以和孩子来场赛跑,或者踢球,又或者是一场下棋,但是需要让孩子输掉,最好输的很惨,”使得孩子从此时开始明白,自己需要面对现实,父母也不是事事让着自己,失败一两次,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复盘,让孩子明白失败在哪
3、教会孩子如何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
在上次建议的基础上,让孩子明白明白为什么会失败以后,就需要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清醒认识。比如孩子一次无法拿10个水果,那么可以分为5次拿过去,一次拿两个。小的改变也会有大的收获。这次家长在这个环节里需要让孩子明白的。
4、与孩了一起制订合情合理的规矩:
美国著名育儿专家——本杰明·斯波克博士曾说:“如果你期待孩子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纪律可以让你的期待成为一种可能。这种可能可从婴儿期开始,一直到整个青春期。”
在以上三条的基础上,父母最后一步就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制订合理规矩,正所谓:“木强则折。”如果制订的规矩太过于严苛,那么极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总结一下,这四条建议里大部分是不需要太多沟通,让孩子在行动中明白自己的不足,直到最后一步制订规矩时,孩子就会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男孩从小就需要有守规矩的意识,这对父母来说,是一项养儿必修课。
最后想说的是,在调整孩子性格这个过程中,各位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听听孩子说什么,不要采取父母权威强压孩子,毕竟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多一分耐心,孩子就多一分成功的希望。
谢谢邀请。
叛逆期人有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1、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2、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3、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我对2~8岁叛逆期的看法以上是按照儿童心理学的分析。其实我都不知道2至8岁的这些“叛逆期”能不能叫“叛逆期”,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成熟,缺乏生活的经验,听不懂大道理,那么“率性而行”便成为了这些孩子行动的真实写照,而这些行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逆”大人的意。
我对你所说的情形的分析按照你的描述,你的孩子稍有不如意就会大闹,怎么打都不怕。其实6岁的孩子哪有不怕打的,只不过可能你不舍得打疼他,看来你是个好父母??。“怎么打都不怕”似乎还说明一个问题,你打得也太频繁了,但又没有打疼,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皮。其实频繁地打孩子的作用真的没有大家想象中的作用那么大,也不应该。要打就一次打疼他,让他记住这个疼痛的滋味,然后就利用这个“滋味”成为高压,迫使孩子犯错就罚站,20分钟一次或者30分钟一次,这样的效果才会好。
一种安全的打孩子方法在这里提供一种打疼孩子但又打不伤的方法给你。首先你去找一根桃子鞭,这种鞭子又细,韧性又足,然后用“心口碎大石”的方法去打。也就是鞭子落在孩子身上的时间非常短,力度只停留在皮肤,疼而不伤筋骨,最多就是皮肤上有点小红影。这种鞭子打人是挡不住的,哪里挡住打哪里,一次就打疼他。
结语个人观点,谨慎采用!教育孩子还是需要耐心,立威只是辅助作用的。
期待你的认可和关注!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