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6 18:54:4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我大女儿8岁了,5、6岁的时候说过同样的话。原因:
1.嫌我督促她写作业,嫌烦。
2.玩游戏死的很容易,想真的试试。
3.知道父母怕什么,威胁一下。
4.嫌我管妹妹多,对她的爱少了。
第一次说的时候,吓我一跳,当时在训她,马上就闭嘴了。隔了几天又有争执,她就第二次说,我就沉默不语,后来越来越频繁,当她第三次说到“死”的时候,我想:我白活了三十几年,被一个小孩吓唬住能行吗?这才5、6岁,就拿住我了?还有老二有样学样,我这妈还怎么当?今天必须纠正过来。
我很严肃地说:你想死,可以啊,反正你死了,我还有一个女儿呢。你想怎么死呢?跳楼吗?我们家三十几楼,从楼上跳下去会变成一摊血肉模糊的烂肉,我都认不出你来。想撞车吗?会被撞的血肉横飞,万一撞不死,撞个半死怎么办?要不然我们找个干干净净的,痛苦小点的死法吧?捂死怎么样?
她想了想说:行!
我找来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套在她头上,用手把口束紧,我就在旁边数秒,还不到10秒,她就喊饶命,拿下塑料袋来,她哇哇大哭,说再也不想死了。果真从那,两三年过去了,再没提过死。
孩子总是口头说死,总归是有原因的。并不是说我不爱她,不管你多爱你的孩子,有些孩子就是矫情,你越爱她疼她迁就她,她越刁难你欺负你胁迫你。我和我女儿就是这样的关系,她从小是个一天哭20次的高需求宝宝,一哭二闹三寻死,只是她的日常表达,用我老家方言说这种孩子就是“吊猴”。我被她折磨的精疲力尽。
后来我找出了上面几个原因,主要是有了老二之后,重心偏移,后来及时纠正,多管齐下,多关心和关注她,从认识到这个问题并调整以后,她再没提过死。当然,要在美国,套塑料袋这种话不敢公开说,会被告虐童,但是自己孩子自己了解,针对原因才能找解决方法。
小孩子对死没有概念,我们中国家长对“老”“病”“死”讳莫如深,加上各种游戏里,随便死一下就能复生,越是这样,孩子们越是自杀率上升。开始是随口说说,孩子一说,家长就蔫了,再将来,升级了,就会试一下真的去死,孰不知和游戏中不一样,人死是不能复生的。
多带孩子去探望重病人、养老院里的老人、参加葬礼,看看火灾、地震、车祸现场的视频或图片,给孩子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但是还需要警惕。如果用套塑料袋这方法,孩子丝毫不动,根本不怕,一心求死。那么这个家庭,这对父母肯定是出了严重的问题,所以孩子病了。心理疾病虽然不疼不痒不发烧,但同样是致死的。父母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就医。
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家长要多学、多问,与时俱进,才能应付得了越来越智慧的熊孩子。
六岁半,这个年纪的儿童正是对事物充满好奇的时候,特别是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他不喜欢听,可能是你讲得的故事没有引起他的兴趣,试着给他讲讲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讲的时候注意你儿子的表情变化及反应,观察他对讲的哪些故事有反应,这样你就可以选择他感兴趣的去讲。
也可以打开今日头条搜索“儿童故事”,就有很多故事啦。
不爱讲是因为不爱听,没有故事怎么讲得出来呢?所以给他多讲吧,希望你儿子会爱上故事。
不可以!
恳请题主一定要看我的回答,因为可能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论语和孟子是经典,书里都讲仁爱之道,由于是文言文,你在引导背诵时难免要为孩子解释一些话的含义。由此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恶果”。
这个“恶果”就是孩子变得善良友爱,但这种善良友爱却非常脆弱,而且没有任何保护。
你只暗示孩子看到路上有老人跌倒就要义无反顾地扶起来,却忘了告诉他看一看周围有没有监控或者有没有证人?
《论语》里面的人和《论语》外面的人不一样!
看到许多新闻都有小学生扶老人然后被倒打一耙的事例,事情并不大,但每个人都可以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受到多大的冲击。
他在书上看到的价值观被冲塌了!
那么,应当如何教孩子学论语或孟子?
把角度翻成一百八十度,比如孝,你告诉孩子,孝道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感恩。但同时也得暗示孝道的另一面。比如《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和刘兰芝,比如《钗头凤》里的陆游和唐婉。
甚至还可以拿历史故事对横向或纵向的对比。一方面告诉孩子孝顺的正面事例,另一方面告诉孩子负面案例。比如《郑伯克段于鄢》里武姜利用孝道逼迫儿子无休无止地善待弟弟,比如秦始皇的母亲赵姬逼迫秦始皇满足她的私欲,比如窦太后利用孝道去压迫汉武帝,还有宋仁宗连自己想娶的女人都娶不到一切都因为他的母亲从中作梗。
论语或孟子中的所有道理都是美好的,可是这种美好却没有刀子保护。论语告诉我们要做君子,可是如果不做君子,又能如何?
所以,与其读论语,孟子,三字经,弟子规这类东西,不如给他讲历史故事,好的,坏的,对的,错的,开心的,悲伤的,快乐的,痛苦的。
人间没有那么美好,但也没有那么墨暗。
身为父母,要做的不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赤身裸体的好人,而是应当让他成为一个拥有铠甲和钢刀的好人。
如今很多孩子家长都喜欢给孩子看动画片,原因是看着动画片的时候孩子会很乖。动画片孩子倒不是不能看,只要时间不是太长就好。其实最可怕的是给孩子看一些没有营养的,影响孩子心理成长的动画片。五到六岁的孩子还没有建立明确的是非观,看什么是什么,所以,大家没时间管孩子,务必要在动画片的原则上下个功夫,以下推荐的动画片都是我陪孩子一个一个看过的,绝对适合五到六岁孩子,我都是下到盘里给孩子放,看习惯了孩子也不会叫着要看其他的。如果相信我你就试试,我所言非虚。
第一个动画片《汪汪队立大功》主要讲了小男孩和五只救援狗帮助别人的故事。画面颜色适目,故事非常积极向上,情节很简单又吸引人,更适合男孩来看,一级就爱上哦。这个还有英文版的,孩子学英语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个动画片《海底小纵队》主要讲救援海底动物的故事,这个情节相对复杂,但每一集结尾都会讲一个海底动物的知识,孩子看这个学到了好多。比如火烈鸟的特点等等。这个也有英文版。
第三个就是爆火的《小猪佩奇》故事内容简直就是小孩子的生活写照,一看就喜欢,对孩子情商提高绝对有效。比如,怎么和同伴相处之类的问题,这里都会找到答案。这个更适合小女孩。不过我儿子也非常喜欢哦。
第四个是《宇宙护卫队》仍然是拯救的故事,人物有变化,绘图上没有那么美,胜在故事情节引人,正向。
第五个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个我觉得和《小猪佩奇》有共同点,都是说生活的,不同的是这个更贴近中国孩子的生活。
以上五个够看一段时间了,特此说明,对于天生好动,争强好胜的小男孩来说,积极的引导很重要,以上内容健康,符合孩子心理,比打打杀杀的动画片好多了。
另外,不管什么内容,家长最好一起看看,利于更好的了解孩子。下次来分享适合五六岁小姑娘的动画片。
谢谢邀请!乍一看到这个问题:四岁孩子“特别犟,让干什么不干什么,嬉皮笑脸”,我想,恭喜妈妈有一位爱笑的、可爱的、心思单纯的男宝宝!
男宝宝的心智发育成熟度,是要低于同龄的女宝宝的。同样情况下,男宝宝的人际交往、对语言的理解力略微偏弱些!
1、妈妈们对男宝宝要“刚柔共济”!
孩子让干什么不干什么,还嘻皮笑脸的,这不正好暴露出了两方面问题吗?
一是妈妈是否平时对孩子太温柔,太在意孩子,让孩子没有边界,分不清妈妈说的话,哪些要遵守的规则,哪些是游戏性语言哦!
也就是孩子心里的日常生活秩序还没有没有建立!妈妈也过于慈爱、民主宝宝了!
我觉得妈妈可以先从给孩子讲讲妈妈一天的生活活动经历着手,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让孩子猜猜看妈妈起床第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要洗脸刷牙?因为通过洗脸,妈妈的手洗干净了。
只有干净的手才可以给宝宝准备早餐,宝宝吃了才不会拉肚子哦。
接着妈妈把牙膏挤到牙刷上开始刷牙!把嘴巴里、牙齿里的牙细菌给洗刷掉,这样宝宝亲妈妈时,嘴里香喷喷,没有把牙细菌传染给宝宝。
如果妈妈不刷牙,牙齿里的牙细菌会每天偷吃一点妈妈的牙齿,最后牙齿会很疼。当牙细菌把妈妈的牙吃到肉里时,细菌就会通过肉里的血管,全身流动。当牙细菌流动到大脑或者心脏里,这样妈妈就会得大病,要花很多钱、很多时间看病,妈妈就不能陪宝宝玩了,也不能给宝宝买喜欢的东西了!
通过阐述简单的道理,从道理上引导孩子。男孩子的教育中,爸爸也应该参与进来哦,教育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哦!
二是宝宝分不清或者不理解命令,还以为妈妈在与自己做游戏,孩子喜欢看自己不遵守规则时,妈妈着急的样子,反正也没什么惩罚,很有趣!
你瞧,孩子也在找机会试探妈妈的底线,放飞自由的天性呢!可是刷牙这件事,还是得坚持呀!
2、要带孩子定期看牙医,适龄时期做窝沟封闭,及时检查牙齿卫生情况!
聪明的妈妈都懂得配合医生演戏,趁机在看牙医前与之后,教育孩子要刷牙!
当孩子躺在牙科治疗床上时,医生的治疗器械碰一碰、吹一吹气,光那个气味,基本就让人紧张起来。
抓住看牙医的机会,教育孩子勤刷牙,是很好的机会!
3、与孩子共同阅读关于有关牙齿的绘本、教科书、龋齿图片。
绘本比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或者有关细菌、牙细菌的科普图书与纪录片,比如《天线宝宝》等优秀的BBC科普儿童科教电视;共同查找一些坏掉牙齿,被虫蛀坏的牙齿图片,跟宝宝一起重新认知“不刷牙的坏习惯养成”后的后果。
4、孩子很聪明,总是在试探反抗大人的底线,父母要坚持住底线不放松。
如果说不刷牙就不能吃零食,或看动画片,那今天就是不能吃零食,或看动画片!一定要说到做到!
5、带孩子去超市选购孩子喜欢的牙膏与牙刷!培养刷牙的乐趣,毕竟自已选择的商品,也是孩子自己喜欢的!
6、告诉孩子,在养成一个好习惯时,心里会有两个小人打架:一个是勤快的小人,他告诉我们:“该刷牙了!”;另一个是懒惰的小人,他却说:“今天不刷牙也没关系!”。
这时候怎么选择呢,就选那个勤快的小人:一定要去刷牙!
不管什么事,只要一开始做,就没有什么困难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快、利索的性格!
7、孩子还有点小,现在气温还比较低,注意在孩子刷牙时,准备充分的温水,不要用太凉的水激住孩子了!
也就是要给孩子创造愉快刷牙的感受!告诉孩子,如果一直不肯刷牙,拖延了过长的时间,水温凉了,刷牙反而不舒服!
最后,祝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