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6 20:07:1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每个人都是有脾气性格的,有人性格深沉稳重成府很深,有人性格霸气张扬。性格稳重的人给人感觉诚实可靠,可以交流。性格霸气的人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还有人在人面前好话连篇,背后鬼话不断。
二面三刀,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实乃小人,遇到这样人∴一定要敬而远之。
哈哈哈,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比喻的恰如其分。其实我想先表扬一下我们小宝宝。
超级会看脸色对不对?
很多人说是因为大人溺爱,不舍得责骂,所以他们在家作威作福,养成了习惯。而在外面,别人对待他不会照顾他们的情绪,更不会掺杂任何溺爱的成分,孩子自然就会收敛很多为保护自己,看起来就跟一条虫一样软弱。
这种理由肯定是对的。其实我们想想,这种情况只在小朋友身上发生吗?我们“大人”身上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呢?
即:人对于自己可以支配、可以操控、可以伤害或者可以虐待的对象往往会更加的忽略和贬低。
例如生活中,我们可以很生气的和妈妈&爸爸说“你这样做不对啊!怎么这样啊!”和我们的配偶因为一点芝麻小事吵得不可开交。
而对外人我们彬彬有礼,就算他们出言不逊,我们的容忍度也高些……
这种现象是我们人类的心理现实,也是大部分人的一个通病。有人说,了解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孩子不还是在家像龙,在外像虫么?
哈哈哈,是的,不过这个现象恰恰提醒了我们一点:
育儿即育己。
我们在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孩子也一定有所变化。
加油。顾妈妈来了,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并不奇怪的搭档,在家称王称霸天下第一,在外面象小绵羊,说明这个孩子有他的个性特长,不足一面是不喜欢交流,交际能力,必须引导,蔬理,有利有节教育。及引导兴趣的事情。有条件增加作用能力,长大会有用之才。
这个恐怕要普及一些基本的知识了,下面是普及时间!请看下文!
为什么每个人出生后,基本都能学会说话?除非有特殊情况,基本没有人没学会家乡的语言的?
这是因为每个人一出生就带有语言天赋,除非特殊情况,没有人不会使用语言。虽然语言天赋也分强和弱,但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天赋最强的时候,是在每个人一岁到四五岁的时候,这个时候无论学说什么语言都能很快学会,并且不仅仅学会一种语言,学习动物的沟通交流方式也一样,比如狼孩(可百度狼孩,观察他们的语言学习)。
就像现在,很多人进城打工,或者有钱了等各种原因,就从地方性的农村,搬进城里住,他们的后代就会在家里人说方言,外面说普通话的情况下,毫不费力地学会说这两种语言,而且两种话都标准,而孩子的父母辈,或者爷爷奶奶辈,却仍然不会说普通话或者说不标准,这是因为大人们错过了学习语言的黄金期:一到五岁。
各位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孩子,如果她们在一到四五岁的时候,成长在半年时间左右换一种语言环境的环境背景下,都不用大人们特意教,自己就学会了多种语言。
所以,这种轻易地学会说两种语言的天赋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只在一岁到四五岁的时候最容易学会,明星家的孩子,就是抓住了这个时间段,再利用手里丰富的资源,和提供所需的学习环境,能学会说两种语言毫不奇怪!
而我们平常人,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和训练,来学习多种语言了。共勉。
我说下我们家的情况,你参考下。
我们家里,儿子的学习教育基本是我在管理,我比较严格。爸爸不参与学习的管理,只是参与在孩子提出问题之后的协作回答。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他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基本都是支持我,然后一起进行问题的解决。比如孩子作业磨蹭,我会提出让他弄个番茄钟,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如果完成会得到奖励,不能完成的话,重新设定时间,在新设定的时间里,如果还不能完成,会有一定的惩罚措施。有的时候,孩子会因为惩罚而闹脾气,我会严格的要求他必须做到,他会去求助爸爸,爸爸这个时候基本不会妥协,会站在我这边,让他接受惩罚,并且会告诉他,关于承诺还有责任的一些话题。
当然了,一般课余的时间,爸爸参与的就相对多,比如运动,外出聚餐,野外踏青等,爸爸都会是主导的人,而我是负责协助的。
分工明确,立场坚定,夫妻之间要提前沟通好在处理孩子问题的时候彼此的立场和解决的办法。如果在一方解决问题的时候,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来否定。可以私底下再去协商办法。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