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7 03:05:3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成瘾性的人格更多的原因是自身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将安全感寄托在烟、酒、甚至毒品等物质上或者某种能让自己放松的行为上。
可以用催眠的方法,寻找这种人格形成的根源。从而找出问题发症的源头而进行疗愈,整理情绪,最终达到内外部统一,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然会脱离成瘾的特质。
1、孩子玩手机上瘾会出现时间失控,使孩子在不知情或没有意识的情况下造成大量时间的荒废,导致孩子黑白颠倒,白天没有精力学习;
2、孩子玩手机上瘾会出现情绪失控,孩子长时间玩手机之后,会出现控制自身情绪能力的下降,在父母发现孩子长时间玩手机而管教他时,孩子会大发脾气、情绪失控,如同变成另外一个人,但是孩子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失控;
3、孩子玩手机上瘾会出现社会功能的损害,导致孩子与伙伴分离,不能正常与伙伴交往
少年人最定志趣,性格,阶段。要妥当地引导他,手艺活上瘾,说明己对该手艺品产生浓厚的兴趣。360行,行行出状元。
这是好事,弄通弄透,搞得明明白白,就在这一行发展,也是未尝不可。不过以要学业为重,这是你要告诉他的?认真读书是他首要任务。主次要分开。
说精神异常,我觉得这个描述可能有些过于夸张了,或许用精神恍惚会更加合适一些。
其实,孩子本来就比较贪玩爱玩,他们没有时时刻刻想着学习,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众多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里面,有的孩子喜欢看电视,有的孩子喜欢玩手机。
我有个朋友,他的孩子每个周末都不出门,躲在家看电视。
面对这种情况,他和孩子达成了一个协议:
孩子看电视可以,但是每天之能看一个小时。如果超出了这个时间,则每天都需要提交一份电视观后感。否则,禁止看电视一周。
这招非常好用,一段时间后,孩子自己会对看电视这件事有节制:每天一个小时。
因为超出时间,他真的得写有一份观后感。
如果孩子总是想着看电视,不仅会影响他的学业,而且还会影响视力或其他身体健康。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合理引导,不能一味纵容孩子无节制的看电视。
父母及家人是孩子最大的老师。
看到大人做什么,孩子会模仿。
所以,平时父母及家人在家里要有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明确规定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是1个小时。
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按照规定执行,做好孩子的榜样,不要看太长时间的电视。
如果大人不自己遵守这个规定,不仅不能让孩子服气,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孩子已经对看电视上瘾的话,家长可以在规定时间后,做一个额外的惩罚制度,以引导孩子遵守规定。
其实,如果孩子对电视没有上瘾,家长则可以通过其他亲子互动活动,让孩子逐渐减弱对看电视的兴趣。
每个周末,可以带孩子外出旅行,比如去附近的公园、游乐场转转,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有事可做;
或者去一些文化气息很浓的场所,比如图书馆、少年宫、美术馆等地方,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或良好的阅读习惯;
还可以带孩子去运动,比如游泳、打球、跑步等,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将来学习和出国留学都是有帮助的。
孩子还小,只要好好引导,比较好纠正。
首先,一下子不让看是不行的。但可以和他约定时间。比如上午看十五分钟左右,孩子对时间没有什么概念,比如看《小猪佩琪》,大概一集五分钟左右,那么就和他说,看三集就得关掉电视。他不同意的话,可以给他选择题,今天上午不关掉一直看,那么这一个星期内都不允许再碰电视,还是选择关掉,下午还可以看三集?他刚开始会哭会闹,不要动气,冷静地等他脾气过了,再重申一下这个选择题。最好是开电视之前就约定好,之后就相对顺利了。
其次,这个过程很重要的是不要为了鼓励他而让他看电视。这就好像是一种负面刺激。在他的心里就会有想法,觉得看电视是好事,只有表现好了才能看电视,但其实并不是。反过来说,你总用看书来惩罚孩子,孩子就会觉得看书是不好的事情,做错了才得看书。这样,长此以往,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书,而对电视的兴趣则被加强。
最后,指标的同时治本。想要从根本上消除对电视的依赖,就要家长用心营造氛围,努力引导。买绘本故事,买开动大脑的玩具,带他出去玩儿等,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对一些更有趣的事物产生兴趣。重中之重是家长也克制看电视的欲望,对孩子感兴趣的健康事物也投入热情。
三岁是孩子成长初期比较关键的阶段。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家长要身体力行地言传身教,才能让孩子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样子。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