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7 21:46:0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多给孩子带点正能量。
其次要学会欣赏和肯定孩子,养成孩子自信的性格,再就是该放手放手,尽量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做选择,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父母在培养宝宝时总是不遗余力,总想着让宝宝成为一个懂礼貌、会说话、有气质的好孩子。那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样教育好宝宝呢?下面跟随小秘密君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父母培养孩子有所帮助。
第一点,统一教育标准。家庭中最影响孩子性格培养的,主要是每个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标准完全不一,甚至是对立,尤其是在隔代带孩子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孩子的父母之间、与老人之间都对一些重要的原则性问题商量好,统一标准。否则,同样的事情,这个人允许做、鼓励做,那个人不许做、不让做,会对孩子正确的思维判断产生影响,他会本能的从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去选择不同的人去帮自己。长此以往,父母会发现自己对孩子的指令越来越难得到孩子的响应,根本不可能去培养其良好的性格。
第二点,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我意识,哪怕很小的孩子也一样有。所以,父母要了解这点,要尊重和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用命令式的语气对着孩子,而是用引导语气和方式,给孩子发挥自己的天性打开一条路。
第三点,对孩子保持足够的耐心。孩子性格的培养,首先是父母自己性格的培养,就是说,培养孩子的前提是你教育好自己。你对孩子是什么样的态度,你的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性格发展的。所以,只有你保持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才有可能让孩子有耐心的接受你的培养。
1.培养孩子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2.首先,父母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也不要过分苛刻。其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让孩子懂得关心他人。最后,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孩子学会探索和创新。3.培养孩子的性格教育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可以通过阅读、游戏、亲子互动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性格。同时,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父母以身作则。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勤奋能帮孩子更加勤奋;父母的勤劳朴实能帮助孩子更安心的做事。所以有孩子的父母往往变得成熟了,就是有责任感了,要为下一代负责的。孩子作对的事情要鼓励、夸夸孩子,而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要觉得:小孩子嘛,没事;也千万不要做贬骂孩子的事情,诸如“真笨”、“这都不会”,要多做引导孩子的事情,错了教会孩子,下次在做的时候亲身教导,孩子做好了还要适时的鼓励一下,孩子就不会再在这犯错误了。让孩子看一下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更能吸引引导孩子,这时父母可以在旁边跟孩子互动,多给孩子讲,如果孩子还小听不懂没关系,只要大人能够耐心教导,孩子是可以慢慢理解的。这里我推荐2周大的孩子可以看一下“花园宝宝”,我也经常陪孩子看。父母总归只是父母,要教导孩子还是需要良师益友的。多带孩子去别家有小孩的家里玩,看谁家的小孩听话懂事,带孩子去可以让孩子多多互动,通过一些玩具很容易让孩子明白分享自己的才能得到别人的,而这一个人是很难懂得,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毛病。同龄人孩子差不多大的如果有互动的可以多多参加,多组织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在一起更早的接触集体,让孩子接触更多更有益的事这样孩子以后就更容易接受幼儿园、托儿所等场所。
宝宝健康成长需要关注4个方面的能力:社交和情感能力、语言和沟通能力、认知和学习能力、运动能力。
在这些能力中,最容易被家长忽视同时也最重要的就是:社交和情感能力!特别是对0—2岁的小宝宝。
可能有的宝妈会想,这么小的宝宝连话都不会说,还谈不上什么“社交能力”!这是错误的。
宝宝出生开始,“社交和情感能力”就需要培养和训练,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需要,只是各个年龄段训练的具体内容有差异而已。
如果以为宝宝小,什么都不懂,就忽视了0—2岁宝宝社交能力的培养,那会对宝宝以后发展产生巨大障碍!
01和宝宝视线交流
每次对宝宝说话的时候都要看着宝宝的眼睛,这样会让宝宝知道在和自己说话,并逐渐知道与人交谈时视线交流的重要性。
经常视线接触也会增加宝宝的自信,即使宝宝还没意识到这一点。这也是与宝宝之间开始交往的第一步。
02多对宝宝说话
不要认为宝宝太小听不懂而不对宝宝说话。
说点什么呢?比如,在喂奶、抚触按摩、换衣服的时候,可以告诉宝宝在做什么。也可以说说其他家庭成员在做什么,还可以告诉宝宝一些简单的事情…….
03回应宝宝的话(发音)
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宝宝都无法清楚的用语言表达,从咿咿呀呀的发声到逐渐学会说话。
宝宝开始发出声音就要重视哦,回应并和宝宝交谈,像前边说的那样看着宝宝的眼睛。就像能听懂的意思一样去回应,点头、摇手、做出各种表情。
04回应宝宝的哭声
宝宝哭时是否立即回应,在这一问题上教育专家持有不同意见,但重要的是,要让宝宝知道父母在身边。
如果宝宝是在睡觉时突然哭起来,先不行动,观察看看是否能自己重新入睡,如果宝宝还是不停的哭,可以轻拍宝宝并轻轻发出声音安抚。
05帮助宝宝建立自己的情感纽带
“情感纽带”是指宝宝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或一个物品。当宝宝拿着的时候,情绪会比较平静。比如有的宝宝的“情感纽带”就是自己盖的小被子,有的是某个小玩具。
首先要有意识的培养宝宝,让宝宝找到自己的“情感纽带”。
当发现宝宝的“情感纽带”一旦确定后,最好准备一模一样的两份(比如同样花色的两个小被子),这样可以在清理一件的时候,让宝宝拿另一件。
“情感纽带”对安抚宝宝情绪,绝对是神器!
06多多户外活动
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尽可能多带宝宝走出家门去看看。给宝宝介绍看到的人、小动物、花花草草……如果遇到了邻居,教宝宝如何打招呼,宝宝开始逐渐学习与别人交往。
07带宝宝去认识别的小伙伴
去附近的公园或者游戏场所,指出并告诉宝宝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也给宝宝介绍能看到的东东,比如秋千、木马等。
08尊重宝宝的感受
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表现出比较烦躁,不要试图再让宝宝去做什么,给宝宝时间休息一下;如果宝宝想做什么并且看上去是可以完成的,给宝宝尝试的机会。
09帮宝宝打消“分离焦虑”
宝宝肯定会面对“分离焦虑”,尤其是当父母不在宝宝视线范围内的时候。告诉宝宝即使没有一直在面前,父母也是在附近的。
比如,和宝宝玩简单的躲猫猫游戏,用一张纸或手挡住自己的脸,或者干脆走到门后,并一直观察宝宝;在宝宝面前走出房间几步,并告诉宝宝会回来的,在外停留几秒后面带微笑走回去,说“妈妈回来了”。
10教宝宝认识自我
和宝宝一起站在镜子前,告诉这就是“宝宝”,指示不同的身体部位,并介绍每个部位的名称。
培养宝宝社会交往能力,有很多乐趣,能让宝爸妈更了解宝宝,也能让宝宝学习更好地处理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对0—2岁的宝宝来说,尤其如此,千万不要错过了
分享一个我家宝宝识字的经历了,宝宝今年3岁了,开始让他识字,认字。之前都是从淘宝购买一些带图的卡片和书本让他认识,不过效果不明显,花费大量时间,还容易损坏,而且宝宝什么都想往嘴里塞,有些比较小的拼图什么的,就怕宝宝吃了。
然后我下载了好多软件让宝宝学习,一开始是不错,但是呢用到后面都要收费,价格还不便宜,顿时有种坑爹的感觉。
后来发现了一款APP【猫小帅识字】,真心推荐大家使用,里面有很多的冒险故事,我家宝宝特别喜欢听,平常特别好动的他,一看这个就安静的听故事。各种游戏关卡让宝宝重复学习汉字内容,加深记忆,让我这个陪宝宝玩的麻麻都觉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简单,宝宝自己都能独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这款软件一次收费就能终生享受!
而且我们家乡口音特别重,就怕宝宝跟着学以后改不了,要是上学了带有这种浓厚的口音,肯定会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宝宝现在特别爱学习,每天下班都缠着我给跟他互动,陪他一起玩里面的游戏,不仅学的快,还让我这做麻麻的人也轻松了很多。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