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9 18:30:5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我是焦学龙老师,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如何培养阅读习惯”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第一,精选阅读内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的最大动力,是孩子对书籍的兴趣。家长首先要和孩子沟通好,问清孩子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在此基础上,选择孩子喜欢读、能读懂且有营养的好书。我国现当代很多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书,都可供孩子和家长选择,比如葛翠琳的童话集《野葡萄》,高士其的科学童话《我们的土壤妈妈》,郑春华的儿童文学《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陈伯吹的少年儿童故事集《摘颗星星下来》等。这些书都是经过几代读者检验的好书,语言生动活泼,内容积极向上,闪耀着可贵的思想火花,洋溢着质朴的艺术魅力,极富营养。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著作几乎都有注音版,很方便一年级孩子阅读,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第二,每天定时阅读,帮助孩子形成阅读习惯。
很多成功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家长都有一个特别好的做法,就是在开始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前,提前跟孩子商定每晚阅读的时间,大部分确定的是晚上八点到八点半。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每晚读半个小时就足够了。时间过短,读不了多少内容;时间过长,则对孩子眼睛不好,而且会影响孩子休息。每晚一到阅读时间,宝爸宝妈们一定要提醒孩子,按时走进书的精彩世界,轻松享受读书带给自己的快乐。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有一个重要结论:人的行为重复二十一天,就可以形成习惯;重复九十天,就可以形成稳定性习惯。宝爸宝妈们只要坚持提醒和督促孩子,每天定时阅读三个月,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形成了。
第三,周末定期带孩子逛书店,促进孩子形成阅读习惯。
我校有一位尖子生的家长,在做教子经验交流时,曾经提到一个做法,令我至今印象深刻。她说,每个周日下午,她都坚持带孩子去新华书店读书。现在新华书店不仅售书,还提供了舒适的桌椅,供读者坐下来阅读,内有空调,冬暖夏凉,环境舒适。每到周末,店里坐满了来看书、购书的家长和孩子。没有人喧哗,没有人跑动,没有人打闹。有的,是周围静静的读书的身影。店里阅读的气氛十分浓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跟一些爱读书的人在一起,很容易爱上阅读,形成习惯。这位家长的做法,很值得一年级孩子的宝爸宝妈们借鉴。
第四,亲子一起阅读,共建书香家庭,熏陶孩子保持读书习惯。
家庭对于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形成影响非常大。如今,很多宝爸宝妈们率先垂范,有意识地买书读书,让家庭变成文化的绿洲。家长们与孩子共建书香家庭,有利于熏陶孩子形成读书习惯。有一位家长在做教子经验报告时提到,每天晚上读书时间一到,他立即关掉电视,放下手机,和爱人分别拿起自己喜欢的书籍,与孩子一起沉浸在阅读的美好时光里。孩子在这样一个书香氤氲的家庭里,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得到书香的熏染,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五,让孩子结合一个好朋友,同读一本书,互相促进读书习惯的保持。
有一个家长的做法非常好,就是不让孩子一个人“战斗”,而是和孩子一个好友的家长约好,让两个孩子在同一段时间,各自在家读同一本书,平时让孩子之间交流阅读体会,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孩子阅读习惯的保持,一举多得。这个聪明的做法,也值得大家借鉴。
我是焦学龙老师,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如何培养阅读习惯”这个问题,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心想事成!
【我是焦学龙老师,欢迎您关注我,阅读我传递正能量的原创文章。】
家长怎样引导一年级小孩改掉磨蹭的小毛病?
学生作业磨蹭,不是个小事,轻则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重则影响孩子性格完善。
单单就小学一年级小孩作业磨蹭而言,大概有几种情况:一是孩子注意力分散,不专注;二是孩子对作业快慢没概念,认为做完就行;三是孩子本身就是个慢性子;四是作业内容不熟练,有些无从下手等等。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家长要做好引导,引导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方能在以后六十分钟的考试时间内完成试卷上内容。一年级是立规矩的最佳时期,家长要耐心教育孩子作业时应该怎样做,哪些事不能做,并且要下狠心,不可心软。家里成员一个调,才有较好效果。有些小孩子的作业磨蹭的毛病还不是一下子就可改变的,如分心、慢性子,这就需要家长长时间一如既往地坚持引导。
当然在具体操作上,孩子放学回家后,首先让孩子短时间休息一下,做好作业前的准备,上厕所,喝水,吃点小零食,讲讲当天学校的趣事,慢慢地把孩子引到作业上来。然后让孩子进入作业状态,清除一切容易分心的源头,桌子周围的玩具,电视机的吸引,家里不安静,铅笔没削,用自动铅笔的话,容易出现问题等。这些都会使孩子作业中途停顿下来。特别是作业容易分心的孩子,打个喷嚏后就忘了作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作业量,定个闹钟,承诺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完做好后,并给予奖励。这样长时间的引导会有明显的改善。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做作业时磨蹭的小毛病改变了。
我的建议是否可行?请提问者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我是一年级老师,班里有个孩子也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孩子不是父母带,是跟着爷爷奶奶,但是父母回家照顾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就极端不配合,甚至和母亲动手撕打。
我对这个家庭了解不多,只是通过几次谈话知道父母也想让孩子好好写字。
母亲曾经这样说过,老师,我每次让他写字,他都不想写,硬叫他写,他会乱踢乱打。真的管不住他了。
我们来分析这话找出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当孩子不想听父母的话,就敢和父母撕打,作为一个六岁的孩子,能打得过二十多岁的父母吗?
显然是不能,但是为什么这种情况还会出现呢?究其原因,就是父母溺爱。
明明认识到孩子的行为不对,但却不去纠正。就像小树苗,眼看着长歪了,却因为怕它掰过来的时候会疼,而舍不得去掰。
于是,这棵小树就越长越歪,到最后,想掰也掰不动了,长成一棵废材。
孩子也是如此,易怒易燥是性格问题,这是家庭给他的榜样,父母对他的影响。
原生家庭给孩子提供了性格成型的土壤,如果父母中有一个性格易怒易燥,那孩子会有样学样。
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第一、已经形成这种性格的孩子初期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在孩子对大人发火的时候,强制他安静下来,并给大人道歉。
可以在家中设置处罚区,每到孩子这么做了,就惩罚他一个人坐到惩罚区,自我反省。
同时,家人之间一定要互相配合,不能一个管一个护。
第二、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轻易发火,给孩子做好榜样。
因为父母的一举一动就是一面镜子,孩子嘴里不说,其实潜意识会模仿。
父母一定要注意做到言传身教。遇事想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轻易发火。
第三、有惩罚就有奖励。每到孩子顺利度过一天没有发火就能完成作业。给孩子一个小奖励。
买贴纸,提前和孩子一起制定奖励计划。多少个星星换什么样的愿望。计划一旦实行就不能轻易改正。
总结: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的问题,其实折射的就是家庭教育带来的问题。养不教,父之过。希望家长们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家庭氛围,孩子一定会快乐向上的。
大家好!
谢谢邀请。
您的问题描述是:一年级孩子太懒惰,有什么好招?
我有必要纠正一下您的说法,小小的一年级孩子,给他打上懒惰的标签,这是很不合适的。孩子还很小,成长和进步的空间很大,成人和教育工作者绝不能轻易给孩子下结论,打标签。这对孩子伤害很大。
您说的孩子很懒惰,应该指的是孩子写作业方面吧。我想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一定会很勤快,如玩手机、看电视,和好朋友玩耍等等。对吧?
我认为这是孩子故意在做作业上拖延。
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做作业时不拖延呢?
我提几点建议,仅供您参考。
1、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孩子影响很大。因此,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孩子的榜样。把守时、勤奋、认真等品质穿给孩子。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习惯;做作业时全神贯注的习惯;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的习惯等。
3、对待孩子的不足,家长最好不要打骂和过度的指责,这于事无补,会使孩子更加逆反。多找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这样孩子才有兴趣和自信,能主动自觉学习。
4、好习惯是好行为的坚持。毛病不可能一次就改正了,一定会有反复。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和鼓励。
5、适当的肯定和奖励很有必要。这个不在赘述。
愿父母顺心,愿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学习态度不好,有可能是对学习目的认识不明确,再则就是以前没有学习的习惯,忽然间让他学习,感到有些不适应。
如果是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家长就需要耐心地跟他说明。需要让他明白,将来的生活,他要自己创造,不能一辈子靠父母。学习本领,就是为了以后能自食其力。这和小鹰学飞是一个道理。
明确了学习态度后,就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了。
首先作为家长,你要明白,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首先是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时间来学习。一般至少要达到每天半小时以上。如果孩子作业多,那么每隔半小时左右要让孩子休息一下。学习的这段时间,一定要有家长在旁边。因为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所以家长如果不在旁边监督,很少有孩子能坐在那里专心学习。
第二,在学习时间内,要限制孩子喝水或上厕所、吃水果之类的事情发生。学习就是学习,不能做其它的事情。所以这就要求家长在事先提好要求,学习前年孩子把其它的事情都解决完,然后再开始学习。
第三,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不好的习惯。如果孩子有不懂的问题,要进行耐心的讲解。如果家长也搞不明白,就上网查一查答案。实在不行,把题目放那,等着上课时听老师讲解。
在整个这个学习过程中,家长要扮演认真监督的角色,而不是不闻不问,只在最后问一句,“作业都写完了?”这样的问话没有丝毫的价值。对他而言,如果你不关注他的学习,那他就可以不把学习放在心上。所以关注他的这种行为本身,就可以构成对孩子的一个约束。如果你还能认真检查他作业的对错,那他就会觉得,我爸妈不好糊弄,他就得学得认真些。如果你还能为他做适当的辅导,他不但心里感谢你对他的帮助,也会对家长产生敬畏之情。
坚持这样去做,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就会形成。看到他的进步时,你会觉得你的付出是值得的,也会感到幸福和欣慰。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