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0 22:26:4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1,孩子是独生子吗?如果是,一是多带孩子到公园里小孩多的地方去玩,如玩滑梯,任孩子与别的孩子在一起玩,玩的高兴就好,让他或她主动同小朋友说话;
2,若住的楼里有小孩或同龄同学主动邀请到家里玩,培养孩子的主动接触人的习惯和知道怎样去接待客人,让孩子自己做;
3,不要把孩子管的太严了,平时接送孩子,要与其他同学一齐上下学。尽量让他或她随大流,并让与其他同学自由玩会儿再回家;
4,大人要关心孩子,同孩子一块聊天,主动和孩子交流,要促使孩子主动问问题,发挥其主动性。
以上供参考,但愿有邦助。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相信每个家长都会着急。孩子可以学习不好,但一定要开心快乐勇敢善良。内向的孩子会失去很多本可以属于自己的机会,对于家长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实在也是着急。
我的孩子曾经就是一个内向、胆小、在学校不敢行动的学生。但是,后来进过我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孩子现在改变了很多很多,不仅和同学可以快乐地玩耍,还在学校参加了很多活动和演出。这些改变,让我和老师都非常高兴。
首先要找到孩子内向的原因。1,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的熏陶。
如果父母都是比较内向的性格,那么就别要求孩子当个人来疯了。这样的情况有,但是几率很小。几乎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会受到自己父母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没有榜样和环境的熏陶,孩子可能就认为内向是最舒服和正常的状态呢。
孩子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上学三年我就没见这个孩子笑过,也没怎么见她说过话。每次见她她总是安安静静的。再看一下她妈妈,她的新歌和妈妈们几乎一样,连表情都没有任何的差异。每次学校有活动或是开家长会,几个家长见面总会聊上两句,但是我从来没见过她妈妈主动和别的家长攀谈过,所以,她的孩子性格内向我感到一点都不奇怪。
2.后期生活因素影响。
如何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尤其是留守儿童,对爱的确实,很容易造成他们性格的内向。
很愧疚地说,我的孩子曾经几乎沦为一个“留守儿童”。三岁前,她有两个夏天跟着奶奶在老家。虽然我每个周六都会回老家看她,但是对一个需要妈妈的还爱来说,每周两天(严格来说只有一天)的时间怎么能够呢?
小的时候还好,到后来她会说话,她就每个周日下午都撑着不睡觉。虽然她已经困地不行不行的了,但是她就是不睡,因为她告诉我她怕她一睡着妈妈就走了。听到这样的话,我鼻子都会酸酸地。
就这样的环境让她超级没有安全感。上幼儿园后,那种没安全感的表现扑面而来,在学校总是追在老师的屁股后面,生怕老师把她丢掉。不说话,不入群,总是吃手指。
这一切,都让我和老师很着急。
了解了情况后,老师很好,她说我们一定要补给她缺失的爱,让她有安全感,这样才能让她改变。
二爱的补给如果孩子的性格随了家长就是内向,那也没必要非让孩子做一个开朗活泼的人。或许对孩子来说内向就是最舒服的状态呢。但如果是后天因素的影响,那么我的一些经验可以拿出来参考一下。
1.我每天都会跟孩子说一声“妈妈爱你”,并给她一个拥抱。
2.无论每天多么忙多累,都耐心回答她的提问。与她讨论幼儿园的事情。为此,我记住了他们班三十多个孩子的姓名。
3.鼓励她做她愿意做的事情。
幼儿园期间,有一次她愿意参加学校的“故事大王比赛”。但是,自己又没有胆量去讲。我就每天晚上陪她在家练习。
刚开始,她声音非常小,遇到卡壳的地方举非常担忧的看着我,这是我会微笑着用眼神鼓励她。这个眼神的鼓励对她非常有作用,我明显感觉到她的声音比之前要大了,也自信和很多。
就这样,我在家给她爱和鼓励,在学校老师也鼓励和引导她与小朋友交流。一个学期后,孩子进步飞快。现在已经成了活泼开朗的孩子。
只要家长又信心和耐心,孩子一定会有改变的。
许多孩子都聪明好动,由属男孩突显,小学一点学习问题没有,中高学难讲?
这孩因属轻度多动症,去专科理疗纠症中心培训治疗,无需服药,或其它疗法,越早越好,将来毕成大器!
切记,喜动脑聪再专注,方法得当可成大器!
不建议送私立学校。因为3一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孩子的性格已基本形成,不好改变。送私立学校,孩子会不适应,会更折腾,会更逆返;同时送私立学校,孩子会因脾气差而影响人际关系的融恰……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教育重在家庭教育。
113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爱小猪的妈妈
2020年04月24日
关注对于题主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不该打,也不能打。如果打能解决问题,那我们也不需要教,更不需要学了。
对于六岁的孩子来说,玩,才是他们最喜爱也是最关心的,做作业,那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上升,他们逐渐形成的习惯。六岁的孩子或是在学前班,或刚刚进入一年级,他们还未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家长此时要做的,就是逐步的引导、培养他们养成这个习惯。先来看看孩子为什么不做作业吧!
一、孩子回家把做作业这件事给忘了。
由于孩子年龄小,还未养成一回家就做作业的习惯,在学校呆了一天,回到家,终于放松了,吃点,喝点,再玩会儿,看会儿电视,撒撒娇,再吃晚饭,玩会儿玩具,睡觉了。看!环节安排得很合适,衔接也很自然,就是没有做作业这一环,因为他忘了!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忘了。
因为以前我家孩子小的时候,就出现过几次这样的情况。有一次是已经睡了,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又穿好衣服起来写的,又有一次,是早上突然想起了有作业没做,早饭都没顾上吃,才补起的。经此两三次,又加上我们一到家就提醒,慢慢地才养成一回家就做作业的习惯。
二、作业有难度,做不好,不想写。
简单的,容易点的作业,一般孩子都是愿意写的,但作业稍微难点,需要动脑筋思考的,就不想做了。这也可以理解的,毕竟,动脑思考没有玩来得自由舒服,当然是不想写作业了。
三、作业内容较多,写累了,不写了。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原则上是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但少量的读书,动手,搜集类的作业,及时地巩固当天的所学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做一做的。所以,对低年级的孩子,老师的作业要精、少、全,尽量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原因找出来了,那家长怎么去对症解决孩子不做作业的问题呢?我觉得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家长经常提醒,让孩子形成习惯。
孩子初入学时,因为没有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所以,常有作业忘做的情况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家长的经常提醒,多数学生都能慢慢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忘做作业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了。
二、家长辅导很重要。
低年级的孩子,他们识字不多,分析力较差,很多时候不知道题目的意思,自然做起来也就有难度。家长这时一定要抽时间多辅导,帮助孩子读题,分析,孩子做起来自然就顺手多了,也就没那么反对做作业了。
三、适当与老师沟通,减少作业量。
对于作业实在过多,孩子完不成的,家长可与老师适当沟通交流,减少作业量,提高完成效率。
总之,对于六岁的孩子不做作业,家长要弄清原因,对症解决。切不可火冒三丈,动手就打,有时,越打孩子越不做,或勉强做了,也不认真写,岂不事与愿违吗?
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打孩子,你说是吗?
我是爱小猪的妈妈,很愿意就教育孩子的问题与您探讨。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