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0 22:44:1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从家长描述的情形来看,孩子六岁了遇事就激动爱哭,说明孩子脾气急躁,且缺乏分辨意识,尤其是独占心理特别强,不允许别人和他分享活动,如踢足球这件事,他认为足球就是他的,踢完后不允许别人再动,如果再动他的足球,他就会非常生气,并且表现出极端情绪还骂脏话。怎样改变孩子这种脾气呢?下面我给家长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家长要培养孩子讲礼貌的好习惯。和别的小朋友相处,必须要讲礼貌,而讲礼貌就得教其学会礼貌用语。如踢足球这件事,如果足球是他的,踢完后,他就要把足球收起来,并且告诉别的小朋友,我要带足球回家了,不能和你们玩儿了,请不要再动我的足球了。这就是讲礼貌的行为表现,如果不说出,别的小朋友就会因为顽皮随意动了的球。在生活中其他方面,家长也同样要教孩子学会说礼貌用语。
第二,家长要教孩子学会遵守规则。规则涉及的方面其实很多,不仅在生活当中,包括玩游戏一样,需要懂得遵守游戏规则。现在很多家长不清楚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恰是从游戏规则中理解和建立起来的,只要忽略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就很容易让孩子特别自我,想什么就是什么,包括独占心理恰是自我意识的集中表现。通过培养孩子遵守规则意识,可以让孩子遵守秩序与纪律,减少因自我而闹情绪的现象。
第三,家长平时要坚持原则敢于说不。经常被溺爱的孩子,往往不愿意讲理,什么事都需要别人顺着他,否则,他就会哭闹,甚至撒泼和骂人。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形,家长必须要围绕家庭规则或游戏规则说事,让孩子清楚他没有遵守规则,或者破坏了游戏规则而需要受到限制,即不允许再玩儿,或者去罚站,直到自己知道错在哪里了,主动承认错误方才能继续玩儿,或者按着要求去做事。只要家长坚持原则敢说不,孩子的行为就会在不断碰壁的情况下习惯于遵守规则。
第四,家长必须要增强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六岁是孩子在幼儿期的末尾阶段,再有一年就进入儿童期了,在这个特殊的交替过度阶段,家长如果忽视培养孩子认知和分辨力,很容易让孩子始终保持幼儿思维和行为特点,这样在儿童期里就明显比同龄孩子心智发展滞后,不仅会经常碰壁吃亏,还容易让别人反感不喜欢他。因此,家长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很多细节去引导孩子,增强孩子认知和分辨能力,而后合理教育。
以上几方面,希望家长能认真反思,以前你们如果不重视家庭教育,今后必须要加强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弥补因育儿知识不足对孩子教育时机的错失。
如果你们家的宝宝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不必惊慌。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正处于一个猛长期。
什么是猛长期?
人的医生,发育变化最快的时期,就是婴儿时期。宝宝出生一年后,体重可以增加到原来的三倍。而且,宝宝的发育也不是平稳的,会有不连续性的、周期性的、或者是跳跃式的增长。这就是宝宝的猛长期。
猛长期都发生在那些时间段里呢?
宝宝出生后的一年内,是变化最快的时期,因此在这一年里,宝宝会经历很多个猛长期。虽然猛长期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但是通常来讲,会集中发生在以下几个阶段:
1、宝宝出生后7-10天;
2、宝宝出生后第2-3周;
3、宝宝出生后第4-6周;
4、宝宝出生第3个月;
5、宝宝出生第4个月;
6、宝宝出生第6个月;
7、宝宝出生第9个月。
一岁以后的宝宝也会出现猛长期,通常2-7天是一个周期。有一些宝宝的表现比较典型有规律,而也有一些宝宝的表现不明显。
那么,那些处于猛长期的宝宝们都有什么表现呢?
1、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胃口大开,食欲增强;
2、不愿意自己一个人躺着,放下就哭,黏人的一直要抱抱;
3、脾气变大,比平时更加爱哭闹,时常情绪烦躁;
4、睡眠不好,白天睡得少,晚上吃奶次数增多;
5、睡眠增多,这与第4条不冲突,因为宝宝睡眠不好,因此在第二天会有嗜睡的情况。
由于宝宝处于猛长期时,时常会情绪暴躁不安,妈妈们就会很焦虑,觉得是不是宝宝哪里不舒服,时常觉得手忙脚乱的,还哄不好宝宝。
因此,妈妈们如何应对宝宝的猛长期,才是正确的做法呢?
1、要按照宝宝的需求量来哺乳,而不再是停在某一标准上;
2、时常的抱起宝宝,安抚他的情绪;
3、妈妈们要保持自己营养充足,这样才能让宝宝吃的营养充足;
4、不要过度纠结宝宝是否睡反觉,要让他睡够,睡好才有助于他的生长发育;
5、妈妈们要更加有耐心,要理解宝宝,只要宝宝并不是有意这样的。
在宝宝度过这些猛长期之后,就会重新变成一个“小天使”啦。妈妈们切莫太着急,一定要耐心的陪宝宝成长。如果妈妈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也可以分享出来,帮助更多的妈妈,更顺利的度过宝宝的猛长期。
对于两三岁左右的孩子,他动不动发火可能是需求得不到满足,也有可能是内心的坏情绪爆棚,他必须得用哭闹来发泄。
曾看到有些孩子因为要吃冰淇淋,但大人在没有和他沟通的情况下,为了不让孩子吃太多,就咬走了一大口。那这种情况下孩子肯定不愿意了,立马丢掉剩下的冰淇淋,开始撒泼打滚。这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得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找有效合理的沟通方式。
还有一种情况下,家长动不动发脾气,使得孩子心里也有乱窜的小火苗。比如孩子老是拿着他的小玩具去装水玩,弄得一身湿湿的。家长一急之下竟然抢过玩具扔了出去,孩子一看玩具被丢掉,马上就打滚哭闹。
同样的下一次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宝宝就学会了扔东西,踢椅子,推倒一切双手及得到的东西。
或者是太宠爱孩子,不管他有什么要求都满足。可是有一天当他提出一个家长认为非常不合理的要求而没有满足他的时候,他就开始任性哭闹了。
而有些宝宝曾经试过用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家长再次不满足他的时候,哭闹就成了他最有力的武器,所以他动不动就以哭闹来要挟家长。所以宝宝为什么动不动哭闹发火,恐怕家长还得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
首先,自闭症孩子哭闹,发脾气并不是家长所理解的寻求关注或者是被宠坏了。家长应该正视自家孩子的哭闹和脾气,找到他们生气哭闹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自己做不好而发脾气,这时候一味地制止是不可取的,要对症下药,选择正确的方式安抚他们。
要先搞清楚孩子哭闹不听话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孩子是寻求关注,他就是觉得自己被冷落了。那这个时候你就抱抱孩子,亲亲孩子,陪孩子说说话,做做亲子小游戏。孩子的不良情绪很快就会被笑容替代了。
孩子也有可能是出去好奇心。一岁多的孩子没有那么强烈的是非价值观,他可能就是单纯觉得好玩,比如,孩子可能会模仿身边大人的骂人的话,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觉得好玩的去笑,也不要骂孩子。而是要和孩子说清楚,这个话不好听,不要这样说。你刚才想表达的是不是?我觉得这样说可能更好。
如果孩子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无理要求或者目的。更适合冷处理,并且给予关注,你可以蹲下来,用坚定和善的眼神看着他,陪着他,让他知道,你在关注他,在陪着他,可是,他的无理要求,不可能因为他哭闹,家长就会妥协。等孩子哭闹够了,也要对孩子表达同情,是不是苦累了?来,妈妈抱抱,喝点水。
对孩子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心中有爱的孩子,会更自信。让孩子知道,我们队他的爱,不是因为他乖,他听话,没有任何条件,只因为他是他自己,他就是我们一生都挚爱的宝贝。
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要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提升。把孩子看成是和我们平等的人,理解孩子,包容孩子,多和孩子商量沟通。
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倾听。相信我们的孩子,很多事情他可以自己处理好!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