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0 23:17:2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看了这个问题,可以想到做父母的一定非常着急!也能看出,你们的关系有些敌对,而你们父母对此不知所措,很无奈。
好的是,现在你重视这个问题了,重视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大的动力和开始。
在我咨询和培训的工作中,这样的例子很常见,尤其是女孩11岁一般进入青春期了,认知和情绪都会和儿童时期不一样。一般来说,父母按照正确的思路和具体方法去做了,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所以,父母要有这个信心,但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地去努力。
首先,父母需要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基本上,父母找到我们,一上来都是诉说孩子有多么不听话,多么难管,有很多缺点,无能为力。
从这些信息,我们虽然听到的是父母的抱怨、责备甚至恨铁不成钢,但是更能看出父母希望帮助孩子做好,只有父母是这样真爱孩子的。
但是,父母这么爱孩子,为什么孩子还这样呢?
显然,不是父母爱不爱孩子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爱,会不会以正确的方式养育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的问题。
所以,这里是想说,孩子表现出一些问题,父母也是爱孩子为孩子好的,但是问题并不全是孩子的,越小的孩子,其问题根源主要还是在家庭、在父母等直接抚养人。不要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改,而是要想办法从根上系统地解决。
只有根上提供了足够的营养,传递到了枝叶那里,作为枝叶的孩子,才会吸收到,自然会变得更有生机。否则,只把营养浇在枝叶上,是没有用的。
再思考孩子这样可能的原因。比如,孩子天生有一些什么特点;
从小孩子是和谁长大的;
家庭中的成人一般是以什么方式沟通交流的;
照顾最多的人一般是以怎样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语气神态如何;
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
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或者父母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你了解青春期吗,孩子有没有青春期的表现,家长或老师有没有用适合青春期孩子的方式去对待......
在你回顾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孩子这样“脾气”是怎样来的,自己有没有想到什么办法去引导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改善我们知道,真正感受到爱的孩子,他们都会有良好的动机,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希望自己做一个“好孩子”,行为上他们也会要求自己向好。
因为,无论什么特点的孩子,他都是希望获得价值感,希望获得别人的喜爱和认可。
这些真心的喜爱和认可,首先应该是来自父母的。如果他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他就会看到自己是有用的,自己是有价值的,他会希望通过做得更好来得到更多的认可。而这个“做得更好”的过程,也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这些每个人都追求的。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发展,也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模式。
但是,如果孩子生长环境中,总是被看到自己这也不好那也做不好,她就难有信心和动力;另一方面,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也是获得一种价值感的方式),他们就会通过另一种方式——当你批评、指责、打骂我的时候,我就回击。就像一个刺猬一样,我要用我的刺来保护我的内在不受伤害。
这个逻辑家长是要明白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要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也就是,孩子脾气不好、和老师吼等行为背后,她的需要是什么,作为父母的你看到了吗?
建议:1、和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理解孩子。不要指责孩子,不要和孩子敌对,而是站在她的角度,去理解她;
2、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
3、倾听孩子,多倾听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
4、重新建立联结之后,再谈具体的问题,和孩子尊重地、平等地讨论解决方案。
这里父母调整自己的角色、观念和习惯性的处事方式,以及能不能理解孩子,是关键。
具体怎么做的方法有很多,根据亲子互动的进展,有针对性、阶段性地使用和实施会更有效。用心和愿意努力的家长,自己可以去摸索出适合自己亲子互动的方法。
以上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End—
“有料家庭教育”,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
两孩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培训师;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硕士,从金融业转行家庭教育,服务多所北京、上海等地中、小学,2000+孩子与家庭。
希望用我的专业、经验和真诚,给您、孩子或家庭带来成长。
养育、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困惑,欢迎咨询!
100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豆妈小蔷
2019年02月28日
关注我家宝宝今年也四岁了,偶尔发脾气也会假哭和打人。
但是我觉得是一个过程,没必要担心,只是在他发脾气打人的时候,我会蹲下来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这个时候他肯定会各种委屈的告诉我各种理由。等他诉说完后就抱他到一边冷静再跟他苦口婆心讲道理。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听得懂大人说的任何话了,也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当然在他有一次淘气不听话的时候,当时本就心情不佳的我也失控了…
那次他正在喝酸奶,不记得当时具体什么情况就和他姥姥吵起架来,吵架我并没阻止,因为平时觉得小孩子和大人吵吵架还能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呢。但后来他却骂脏话了,当时我火冒三丈,一巴掌就把他拿在手上的酸奶给呼到墙上去呵斥他。孩子当时吓坏了,瞪大个眼睛望着我。之后我就不理他,上楼洗漱打算睡觉,他就在卫生间门口战战兢兢的说“妈妈,我错了,可以抱抱我吗?”。虽然心里早就不怪他了,但我还是不理他。他就在门口一直站到我弄结束,我洗漱的时间偏长,期间我余光看着他貌似眼皮在打架了。我说快进来洗脸睡觉,他这个时候立马精神起来,堆着一脸讨好的笑意说“妈妈,可以给我讲个故事吗?”我说“今天就不讲了,因为要惩罚你今天犯的错”。
等把他抱上床他睡着后,我躺在他身边,心里突然很后悔当时的冲动。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让他接触了各种环境,自然会沾染各种不好的东西,所以不能要求他做到完美,更不能立马强逼着甚至怒骂他改正掉错误。
我想任何第一次做父母的同龄人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我们接受的教育叫我们对待孩子不能太凶了要注意素质要温柔,一方面又受上一辈人的理念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总之,要中西结合吧。平时该科学教育就科学教育,屡教不改该有惩罚的还是要有的。但一定要自己保持理智,这是关键!
所以在育儿路上年轻的我们是一路实践一路摸索。
好了,就写到这里。
我是豆妈小蔷,一枚80末4岁的宝妈。陪伴孩子成长,共享欢乐时光。欢迎大家吐槽、评论、互动,让我们一起探索育儿路上的奥秘吧!
问清楚原因,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接着耐心地跟她说道理,分析对与错,不能粗暴地对她吼叫,责怪她,这会引起她的反感,接着教她要学会温柔,克服暴脾气,有什么事,都可以好好说的。
如果孩子不是先天一些病况,我想是可以改变孩子的状况。首先,家长要多亲近孩子,拥抱孩子,温柔地对待孩子,让孩子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爱。其次,带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给他创造更多接触伙伴的机会,鼓励孩子,诱导孩子与别人交流,慢慢消除孩子的恐惧心里。对于孩子的每一次与别人说话,笑声,要及时鼓励表扬。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学家长的样子,循循善诱,孩子慢慢也会受影响。再次,家长要阳光向上,这样才能把积极的东西传递给孩子。笑能传染,多笑笑,孩子也会心情舒畅。不要责怪孩子,也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让孩子在放松安静的环境中生活。还有,就是让孩子多听听欢快的歌曲,有条件的养几只温和的动物,培养孩子的爱心,多带孩子赏赏花草。当然还有很多方法,家长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摸索着陪伴孩子,相信孩子会改变状况的。
宝宝从出生那天开始,就开始有差异。
有些孩子很温驯,有些孩子很吵闹,有些孩子乖巧,有些孩子倔强固执。
但是,对于性格的形成,后天环境的影响,一般都大于先天性的。
4岁的孩子固执,其实很好理解。表明你的孩子开始有很多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他不再愿意做一个听别人话的“乖宝宝”,他没有明确的十分观,所以无论自己的想法对错,他都要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情,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适当地听取孩子的意见,然后在孩子执行他的想法时给予纠正和引导。
霍思燕的儿子嗯哼,当初做果汁的事情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嗯哼觉得,果汁就是水果加水就可以了,简单的很,妈妈这个时候没有阻止他,让他去做。
但是,嗯哼发现,水果加水并没有变成果汁,然后他仍然,搅拌一下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妈妈仍然没有阻止他,让他去搅拌,当然,还是以失败而归告终。
直到最后,霍思燕才和嗯哼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出了一杯果汁。
无论孩子对错,不要急着纠正,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然后再引导,让孩子做出正确的事情。
如果他总是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最终却得不来好的结果,那么孩子会失去探索的勇气。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