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3 14:33:3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有啊,我就是啊,我现在的一个女同事也是。
一、先说我的例子吧,坐标山东。
我小学成绩中等,班里五十几个人,大概排个二三十名的样子。男孩嘛,贪玩,懂事晚,很正常。记得当时特别不愿意学语文,主要是语文需要背诵、书写的东西太多,不厌其烦。数学还行,应用题会列式子但是懒得计算。经常因为贪玩而不写作业,老师、父母打也没用。我挨打的时候会想起江姐和刘胡兰等革命先烈,以他们为榜样,心理想着,再坚持一会,挺一挺就过去了,要坚强!现在想想真是好笑。
初一开始,又增加了一门英语,比语文还要讨厌,天天背单词,背课文,背不下来还是要挨打。不喜欢,所以不学。初一英语就没及格过。总成绩也排到了班级后半段,如此发展下去是绝对考不上高中的。
初二开始,我意识到要好好学习的重要性(具体原因和经历可以看我之前写的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712379676012069383/)。后来一路追赶,也没有老师补课,自己自学,自己看书琢磨,下功夫,不会就问。中考踩着录取分数线进的高中。后来成绩越来越好,最好成绩是高三的一模考了全县第二。最终高考分数六百多。
二、我同事的例子更是神奇。她辽宁沈阳的,家庭条件较好,从小她父母也比较宠爱,小学初中学习都不咋好,考高中差几分,花钱上的。高一高二浑浑噩噩,高三了突然发力,具体原因不详,一年的时间从专科水平的选手杀进了辽宁师范大学(二本)。大学学习越来越好,被同学封为学霸。她自嘲说自己从小都是学渣,到了大学竟然成了学霸,真是人生无常。她后来考研也很顺利。
总之,我觉得学习这事情,关键看自己,在大家智力都差不太多的情况下,拼的就是看谁更努力一点罢了。
作为一个六年级孩子的家长,回顾娃的小学时代,对于一年级深刻感到要做好以下几点:
语文:每天要朗读、阅读,朗读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阅读是语文的基础。不要急于让孩子刷题,先要练好字,一年级没作业,练字是每日首选,一年级练好字,后面的学习会轻松很多。推荐下个“天天练”APP(乐乐课堂),其中的大语文非常好,每天一首古诗,动画模式,讲解通俗易懂。还有四大名著动画讲解版。我家娃小时候超级喜欢。每天十分钟,一点不费事。就是收费小贵,不过这个定期有打卡返现活动,还挺划算的。数学:打好口算的基本功,计算没有啥技巧,就是看孩子认真程度,认真了就能学好。练习时必不可少的,每天三十题口算,10分钟解决。正确率很重要!思维拓展推荐买两本书:很美很美的猜谜书,神奇的逻辑思维游戏书。还可以找个动画:超级课堂--小学数学动画片,共38集,抖音上能找到很多,全的不多,要仔细找找。玩着玩着就学会了。英语:朗读背诵课文,外加课外阅读RAZ。一年级的英语太简单,娃一般都吃不饱。建议入手海淀四大神器之一的倾听者(京东有),看着就是一复读机,但其实比复读机强大很多。我家过年的时候才买,用的晚了,使用了发现这东西真该一年级就买的。不光学英语好,还可以听语文,听故事,果然是神器。体育:一年级放学早,又没作业,每天都应该保持室外运动一小时。体育无非就是跑跳投,跑步、跳绳这两个是小区就能操作的必选项,另外打羽毛球或者乒乓球,这对眼睛好。身体好才能学习好!音乐:孩子学个乐器挺好的,总有些情绪需要有地方宣泄。游戏:少年儿童怎么可以少了游戏呢?一年级的娃做到这些,应该有幸福感了吧?
赞美就是褒奖的意思,说起来是个好词。既然是好词,那是不是应该极力用于孩子身上呢?根据我们的常理分析加上各方面经验来看,赞美孩子并非多多益善,任何赞美都要张弛有度,适当地赞美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切实际不合时宜地过度赞美孩子,其结果一定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生活当中,我们老是不乏听到大人对孩子这样的赞美:“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是个好孩子”,“我喜欢你这个样子”等等这些,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赞美太笼统,没有针对性不切合实际,不合时宜,很多情况下这些赞美都加入大人主观判断的成分,这些均属于不正确的赞美。
有以上分析,那么如何正确赞美孩子就变得相对容易了。1.赞美要及时,当孩子某件事完成的很好,或者是取得优异成绩时,家长应给予孩子及时的赞美。
2.赞美不能浮夸,要接地气,不能出现类似像你真聪明,你真棒之类的口头禅,这样会让孩子滋生傲慢情绪,
3.赞美孩子要真诚,要发自内心,
4.赞美时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出现不切合实际的赞美,
5.赞美孩子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赞美而赞美,
6.赞美孩子注意用词。
在赞美孩子这点上,家长可千万不能小看,要特别引起重视,纠正那些错误的赞美方式,以正确的的方式去赞美孩子,一定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长处,而去弥补不足,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一定是有利的。
首先,可以推断你的孩子在班级里是一名优秀学生,优秀而又不要太拔尖是一种教育智慧。
有句谚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意思是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稗子,才会显摆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成绩高了不张扬,成绩差了也绝不气馁。即使认为自己满腹才华,也要学会藏而不露,不惹人嫉妒。当时机来了,脱颖而出,赢得他人的认同。这种让孩子从小学会低调做人处事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大家都知道,体育运动比赛中,有竞争实力的中长跑运动员,都不在赛道中途跑第一,一般都跟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之后,伺机超越,等到最后一段赛程时才奋力向终点冲刺,赢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呢?因为跑在前面的第一名始终被后面的人追赶,始终倍感压力。
其次,作为优秀学生,学习勤奋,成绩突出,老师偏爱,同学敬仰,这种众星捧月般的赞扬,容易使孩子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不利于学习进步。
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都会受到老师的器重与偏爱,受到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表扬与奖励,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得到激励,学习愈加努力,学习成绩愈来愈好。在老师与同学的赞誉中,有的孩子容易滋生“我是第一”的自满情绪,甚至落后于别人。
有一个男孩从小学开始学习优秀,听老师话,被推选为当班长,品学兼优,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上了中学后,仍然当班长,又被选为校学生会的干部,由于表现突出,受到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追捧,慢慢个人自满意识膨胀,不听老师的劝告,跟一帮“哥们义气”的同学混在一起,因早恋和别人打架,最后受到校纪处分。可见,孩子在学校过于高调并不是一件好事。
再次,在班里太过于拔尖,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压力愈大,心理负担也愈重,一旦有失误容易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大大小小的考试及排名,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情绪,心理变得极其脆弱。尤其是考试排名在前几位的学生,唯恐考试的一点失误使得自己名落嵩山,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岂不知某一次成绩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学习的好与坏,而学习能力与自信心比成绩要重要得多。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在班里不要太拔尖,无形中是帮孩子缓解了心理压力,更加增添了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之中。这和有些家长成天要求孩子加班加点学习、报各种补习班补课、“考重点”、“上名校”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事实证明孩子在班里低调一点,可以少一点压力,多一份进步的快乐。
结束语: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不贴孩子实际,往往不一定就能成功;相反,不要求孩子拔尖的低调做法,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放弃和失败。它可能实际上是一种更高明的策略,而且保持低调的孩子却往往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看问题一分为二。现在初中升高中。是一道门槛儿非常难,甚至比高考还重要。孩子上小学成绩名列前茅,就能升到好的初中,在初中拔尖就能考到重点
但也有例外。一些孩子虽然在小学,初中的成绩拔尖,进入高中由于课程难度较大,往往出现很大的波动。这也是正常现象。有的孩子很听话。在家长的经营下,小学,初中很好。到了高中,随着学习难度大,越来越吃力。如果给他们压力的话,他们厌学。适得其反。
初中阶段培养重视孩子的独立思考。思维能力,凡是死读书,读死书学习方法,这样得到的拔尖成绩,不一定在高中能适应。但是在高中到了拚命的学习不值得了,在小学,初中拔尖,能在全省,全市拔尖吗,只靠死记硬背恐怕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