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6 07:45:2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我的看法是否合理仅供大家参考。孩子的性格在幼儿期肯定是带有一部分遗传因素的。比如说同样年龄段的小孩儿在院子里玩玩具,等结束了以后,有的孩子会把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而有的孩子会不屑一顾的又到别处玩去了,等下次想玩了又到处乱翻。同样是幼儿,为什么有的这样细腻,有的就这么粗心大意呢?这就是遗传起作用了。但是这是可以改变的。可有的人会说“山河易变,秉性难移”,那只是针对成年人说的,成年人一旦性格形成后,改变就比较困难了,除非碰了大钉子,遇到严重的教训,如梦方醒,他也会有所改变的。
而小孩子她的性格还没有完全形成,模仿性又很强,周围的环境对孩子影响极大,这时候如果大人发现孩子性格有些偏执,异常,就应当提起注意了,应努力纠正改变孩子的这种性格,该严则严,当缓则缓,要有耐心,不要心焦,这得一个过程,你的孩子才三岁多,完全可以改变的,大人是孩子的表率,孩子是大人的希望,希望孩子像你一样优秀。
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吗?还是天生的无法改变?
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天生的特质对形成某种性格,起到很大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随着个人努力或颓废,都会形成新的性格变化。
比如有的人天生体格壮,但大脑简单,这样就容易形成做事鲁莽容易冲动蛮干的性格。这种人的性格,随着大脑的开发,学习的提高,辨证思维的加强,会逐渐去掉鲁莽盲动的性格。变得有勇有谋,冷静处事的风格了。和之前恍若两人,让人都不干相信自己的眼晴。
再比如有的人天生聪明伶俐,这种人容易形成两种性格,一种是聪明用到正确地方了。聪明好学上进就形成了精明强干的性格,这是人才形性格。一种是聪明却懒,善于钻营,做事不择手段,这就形成了狡猾多疑的性格。
所以人的性格都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造化弄人,环境移人矣。
所以自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对形成良好性格有决定性作用。志在高远,人必优秀;志在四方,性必豁达。
感谢邀请,性格可变,天生是根基,心志是定力,环境是外部力量。一个自律的人就是有良好性格习惯的人。
性格
七律
性格倔强在心志,改变性格自律时。
果敢有谋性刚毅,忧柔寡断虑事迟。
先人一步为上进,颓废无为是无知。
自古少年英雄梦,读书发奋千里驰。
谢悟空
性格能改变吗?
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一个人的性情品格。
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是比较稳定的,它会在不同场合、地点、时间,以不同形势表现出来。
性格虽然比较稳定,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可塑性。特别是当有人因环境经历重大变故时,它是有变化的。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脾性。
有的人刚强、直率、开朗等;有的人懦弱、暴躁、性急等。主要的是受生活环境的因素,每个人的性格成就有较大差异。
性格与本性是不同的概念。性格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能够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可以改变的;而本性是一个人天生具有的,它是不可改变的。
造就一个人性格的原因有很多《基因、教育、环境、遗传、工作》等等。
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你改变不了别人,你可以改变自已;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努力自已。命运的钥匙就握在自已手中。
现在对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日益完善,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生育功能及外在行为(当然包括性格),除了受基因的调控,还收其他基因外因素调控,如DNA甲基化(DNAmethylation),基因组印记(genomicimpriting),母体效应(maternaleffects),基因沉默(genesilencing),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编辑等。
当然这些专业术语对非医学或生物专业来说比较难理解。但只需记住一点,我们平时的生活环境、作息规律、饮食偏好等外在因素是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学改变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外在行为和性格。
所以说性格是受多因素调控的,包括基因和教育,且并没有研究表明两者之间所占比重。所以这就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会遗传一定程度的性格特征。因为性格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塑造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遗传上,父母传给孩子的基因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心理特征等方面,从而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此外,父母的行为和性格特点也会对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情绪状态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孩子的性格。但是,环境因素同样重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生活经历、教育方式等也会对性格产生影响。因此,子女会遗传一定程度的性格特征,但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