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9 20:36:0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你不应该跟自己过不去。
要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
遇到不高兴的事或是突然间感到很愤怒。
或者是受到他人的挑衅或者说道,你应该刻意的回避一下,如果条件不允许,就稍稍警告对方一番,至于自虐,实在是最大的傻帽行为,我以前也想过,可这除了对自己痛点,所谓亲者痛仇者快,所以,实在想发泄一下,可以就无人的地方大声唱歌,跑步,或者就大哭一场。
人哭一场之后,就会看淡许多,也会好些。
首先我们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三岁孩子的心理特征。三岁的小孩儿,他们对自己的感觉知觉,还有认知意识都逐渐的开始发展和形成。他们开始有了社会型意识,意识到了合作,游戏,互动。他的思维模式也开始进入了前运算阶段,就是会对图形图像有一些处理,融合,容易产生变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有一些评价了,就是对自己的评价,对外界的评价。他们开始对这个社会有了自己的判断,这个社会对她是充满善意或敌意的,还是对她包容和接纳的,还是对他排斥否定的,她也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还是被厌恶的。虽然他没有这些清晰的词汇,但是认知感觉已经出现了,而且这个时候的这些评价都会对他的未来产生极大的影响,就像一张白纸,她开始在上面绘画了,前期画上去的那些颜色,很难被擦除和覆盖,因为以后的发展,是在她这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的延续。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时候孩子可能进入了俄狄浦斯期。开始对自己的性别身份进行认同,女孩开始模仿自己的妈妈,在得到妈妈,足够关爱的情况下,他会去把注意力转向父亲,在父亲那里,如果得到适度的爱和关怀,那么将来他就会很健康的走向恋爱。所以我们现在说一说经常打孩子这件事了,如果是妈妈经常打孩子,那么对于她自己的自我认同感产生不利,她们觉得妈妈不爱他,或许跟他们的关系不好,她当然就不会想要去模仿妈妈,这在俄狄浦斯城的发展当中,是一个滞后,这会影响到他把目光转向爸爸,进而影响对异性的态度。而如果是爸爸经常打骂她,那么这个时候,她会对异性产生阴影,或者说产生怀疑和排斥,这对于孩子将来婚恋感情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经常打骂三岁的孩子,就会在他性格,性别,认知的形成期,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还对孩子将来的婚恋,生活观念,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答者:暖心理咨询师马海明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那一定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和从小到大的培养方式出了问题。以死相逼,那得到矛盾激化到什么程度或者说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才能做的事呀,打不得,骂不得,一个原因是没有打过骂过,突然被打被骂,完全无法接受,矛盾瞬间白热化;一个是被打被骂过,但是始终没有弄清楚道理,打跑了,骂远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都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正常沟通渠道断了,双方不能正常对话了,就像零线和火线一碰就冒火花,就跳闸,此时已谈不上教育,因为无论对与错,此时孩子根本就不接受你的教育,硬要教育,结果就是硬碰硬,孩子于是就拿出最后的交涉条件~以命相逼。这当然有虚有实,但是千万不要去试探,因为后果太严重。此时家长需要做的已经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恢复中断的“外交”,先让交流的网络联接起来,恢复到平等对话的状态,然后再去寻找彼此都能接受的教育方式,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这种情况很普遍,知道自己做错了,而且有一定的不可挽回的损头,在发怒的时候自己用力甩自己的耳光,这是发自内心的自责,恨自已无能,恨自己怎么这样糟糕,做出这样的糊凃事,好象甩自已的耳光才能解恨,真是懊悔不已,只能怪自已,因为与别人无关。
291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喵小罗老师
2020年04月15日
关注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名幼儿老师,关于孩子被拒绝后生气大妈妈,该怎么引导的问题,我的建议是:
1、对于年龄小的幼儿,家长要握住孩子的手,坚持一会,等到孩子放弃,就势抱住他,用坚定平静的态度帮他渡过。经历过来,他会明白,妈妈比自己强大,这样也会给孩子安全感。
2、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比如4、5岁以后,如果还这样,家长必须严肃地让他明白这样不可以,严肃的程度要保证他真的认识到了这种行为是不适合的,是不被允许的。
我们常说对孩子要接纳、要共情,这并不表示家长不可以生气,而是要学会有控制地生气。我们有时有必要让他看到你真实的情绪反馈。
如果妈妈一味控制自己、过于温和,孩子和爸爸接触的机会又少,那么孩子的激烈情绪,碰到的好比是软绵绵的虚空,他没有感受到边界在哪里,没感到触碰到真实的妈妈,反倒更加愤怒和恐惧。这只能让他以后行为升级。家长要给孩子自由,同时也有界限。
对孩子的教养,家长要有对孩子的主导地位,你不仅仅是他的朋友,你更是他的家长。
3、让孩子认识到这种表达方式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平时随时就小事,教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教他如何疏导情绪,同时一起分析,逐渐提高认知水平。并且记得多多积累积极情绪。这些都要坚持去做。
4、要让孩子全面均衡发展。有些孩子特别是男孩读书或知识学的过早,可能导致和同伴交往有难度,因为没有共同语言,没有玩伴能玩到一起。那么,太多的知识本身对孩子的大脑就是挑战,缺少玩伴和体能活动,也可能会导致情绪问题更多,因为缺乏和别人的互动、能量没有疏导渠道。
5、平时要带动孩子时常帮妈妈做事,帮做家务活,给妈妈洗个水果之类的,大人对孩子不吝惜地表达爱,同时也要给孩子机会表达对家人的爱。行动上做出来,也会带动孩子的心理的成长。
6、很多暴脾气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天分,好胜心强,比较好斗。对于在某方面有天分的孩子,并不是不要让他学,如果孩子接触的事情和活动过于简单,孩子也会觉得无聊。所以,带孩子发展一两项擅长喜欢的项目,让孩子感受到挑战,激发斗志,满足孩子的好胜心,同时也引导孩子的情绪以合理的、更有意义的渠道宣泄。多运动,也是合理宣泄能量的渠道,在运动中往往有一些规则的限制,让孩子体会到凡事都有界限。
7、让孩子多跟爸爸玩,让他感受到男性的力量,同时爸爸的身份以及爸爸和孩子的互动方式,也让孩子体会到既安全,又有界限。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谢谢!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