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0 13:49:2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父母以身作则。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勤奋能帮孩子更加勤奋;父母的勤劳朴实能帮助孩子更安心的做事。所以有孩子的父母往往变得成熟了,就是有责任感了,要为下一代负责的。
六到十二岁是性格养成期?
是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性格养成很重要,孩子要重小教育,平时多和孩子讲道理,父母自己也要做到助人为乐,多做善事,孩子也会看父母样子,养成心态好最重要,一个人只有心态好了,长大后才会有出息,父母也可安心
3-6岁,根据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我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我想有两个方面是指的特别关注的:
一是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发展;二是人际关系中的建立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两个很大的问题,这里言简意赅的提供一些方法,希望能有所帮助。
1、胜任力
这阶段孩子在智力、语言、动作等方面都有比较好的发展,此时他们有很强的欲望展示自己的能力。缺少成功的机会来证明自己,尤其达不到大人期望时会让孩子产生罪恶感。
所以,家长应该多创造一些孩子展示的机会让孩子看到自己能行。
家长应该多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穿衣、洗漱、帮忙摘菜等。
对于难度比较大的事情,可以帮助孩子分解任务,一个一个小任务达成,提升还是胜任力。
另外,家长要发现孩子的进步,积极反馈,增强自信
允许孩子犯错误,尽量减少让孩子产生自卑或罪恶感。
2、负责任的意识
也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如不要总抱怨外部环境,不要觉得什么后果都应该由父母承担......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选择和独立自主的机会。如放学回来老师让做的手工让他独自完成,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你也可以提前和他讨论好制作的步骤,让他自己去做,可以协助但不要替代。
避免竞争和比较。比较会对孩子自尊产生很大的破坏性,这样他们也不愿为自己做错或不够好的事情承担责任,因为承认了就意味着自己“输给了别人”或者“自己很差”。
帮助孩子正确评估自己。比如可以让孩子和以前的自己比较,看看自己有哪些成长和进步;自己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这样的比较不会伤自尊,还会帮助孩子不受外界过多的影响的看待自己。
3、引导孩子参与团体活动,与小伙伴建立合作的关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一般来说,孩子的互动家长不要过多干涉,但是必要的时候,需要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技能,比如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怎样看待和如何处理和小伙伴之间的矛盾等等。
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幼儿园阶段,家长可以及时和老师沟通,共同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4个方法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
方法一:家庭气氛、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一个充满了打骂声的家庭,是很难培养出快乐的孩子。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表达情绪的榜样。父母要合理地、自然地显示个人的喜怒哀乐,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的悲伤、压抑或愤怒。不能在父母高兴时对孩子过分溺爱,在心情烦躁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方法二:游戏时是培养乐观孩子的好时机
父母应让孩子多和热情大方的小伙伴接触,在愉快的创造活动中建立友谊,如小伙伴们一起在玩耍中互相熟识,这对孩子生活处理能力的大小、自我表现能力强弱有很大关系。
方法三: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时及时予以表扬
来自父母和朋友的肯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研究表明,自信的孩子比自卑的孩子更乐观,有更强的适应社会能力。父母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更不能随意在别人面前议论孩子的缺点,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对于孩子的缺点,要采用少打骂,多鼓励,坚持教育疏导的方法,不能用威胁、恐吓、打骂等粗暴的方法。
方法四:倾听孩子的倾诉,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当孩子内心感到不安,希望向你诉说时,不要置之不理。应该放下手头的工作,坐下来认真地听他诉说。假如孩子表示对某一些事情感到不安或不高兴,可以告诉他,此种感受是正常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经历这些事情。让孩子知道,你的反应和他一样。
青春期是变化的,也是充满机会和危险的。15岁青春期男孩子的逆反,就像家里来了不速之客,它会最终离开。当孩子抛来这个棘手的问题时,我们不要针锋相对,可以像接篮球一样,退一步接住。
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多给孩子带点正能量。
其次要学会欣赏和肯定孩子,养成孩子自信的性格,再就是该放手放手,尽量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做选择,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