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孩性格方面的书籍(关于小孩性格方面的书籍推荐)

admin时间:2024-01-20 20:59:0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请推荐适合8岁孩子看的文学书和科普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不断的更新,孩子们对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八岁的孩子应该是上二年级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对外界的事物感到好奇新鲜,什么都想尝试和了解,适合他、她们看的课外文学和科普类的书籍也很多,作为家长要正确的选择能使孩子开发智力,感兴趣,文学科普一类的书籍让孩子阅读,这对他们的成长,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开扩思维,对孩子们的大脑发育,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有所收益,更好的给孩子们充电,生活中更好的积累掌握知识和学习经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喜欢看的文学书籍有

1,我要做个好孩子。

2,父与子小熊,

3,让太阳长上翅膀,

4,洋葱头历险记。

5,爱丽丝漫游奇境。

6,三毛流浪记。

7,月光男孩。

8,汤姆亚索历险记。

9,绿野仙踪。

10,小公主,小王子。等等。

适合他们看的科普书籍有,

1,动起来吧。

2,宇宙旅行。

3,战机起飞。

4,飞行奥秘。

5,太空探索。

6,世界地理未解之谜。

7,百科全书。

8,十万个为什么。

9,小学生趣味问答。

10,小学生趣味宝典等等,

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书籍很多,国内外的编辑及作者,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用执着探索的精神,编写出这些好的书籍,这就是作者们的魅力所在,经久不衰,家长在选择文学和科普书籍上,根据孩子的性别,性格,兴趣上,做好明智的选择,使您的孩子,好学,智慧,聪明!

适合八岁男孩妈妈阅读的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有哪些推荐?

与其阅读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不如阅读跟儿童心理相关的育儿类书籍。家长先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然后形成自己的育儿理念,之后针对具体情况想办法。8岁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对于世界和自己的概念,但是又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家长的引导依然很重要。

一.育儿之路需要一些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养育孩子这么大的事儿,也是可以借住一些工具的,比如绘本、游戏,等等。

《游戏力》

以为游戏无用,游戏就是瞎玩吗?不,游戏中也包含了很大的学问,甚至它可以变成我们育儿之路上的得力帮手。

作者劳伦斯.科恩博士,临床心理学家,专长为儿童游戏、游戏治疗、亲子教育。作者在书里告诉我们,玩也可以科学的玩,游戏中不仅仅包含了许多趣味、创意,,更重要的是,游戏里有孩子的整个世界,通过游戏,我们得以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理解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这本书主要写了这样几个部分:游戏力作为一种养育方式,有什么价值;如何与孩子一起游戏;有哪些可以使用的游戏方法;如何平衡游戏中的角色与关系,等等。

角色扮演、打闹游戏、讲故事、假想游戏、原创剧本游戏,我们可以选择的有很多。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我们要能听懂孩子的语言,并且与孩子友好地对话,借助“游戏力”回归快乐与纯净。

二.育儿之路需要一些理念和方法

除了爱,我们也需要一些逻辑、一些规则,我们要怀有正确的理念,再掌握有用的方法。

1.《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是三位从事少年儿童心理辅导的专业人士所著,他们有着丰富的跟孩子打交道的经验,这本书中不仅有很多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方法”,而且有很多着眼于孩子内心世界的“指导思想”。

这本书让家长们发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思维误区,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去发现亲子关系幸福的真谛。比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能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害怕;我们成为怎样的父母,与童年密切相关;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仅仅做一个观众;只有成为了心智成熟的父母,才能带给孩子更多幸福。

2.《孩子:挑战》

鲁道夫.德雷克斯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在育儿领域有长达40年的经验。这本书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大量的心理学依据,让我们得以窥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对每个普通家庭乃至每一个孩子带来的影响。

如今中国社会在不断发展,在一个具有平等观念的社会中,相互尊重和平等对待是一种生活方式,对孩子们而言也是如此,孩子不再仅仅是被教育的角色,它们也需要足够的尊重,需要被平等的对待。

了解孩子、尊重规则、改变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迎接孩子带来的挑战。

3.《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这本书是由英国国家健康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布拉夫曼博士所著,他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已经长达五十年之久,经验十分丰富。

全书共有24个案例,涉及到很多症状,而作者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与解决告诉了我们一些事情,比如孩子的身体症状是其内在情感困扰的外在表现;如果父母的反应不符合孩子的情感体验,问题将继续发生;孩子要明白自己无意识焦虑的原因;父母需要学会如何对孩子的症状进行解读和反应。

孩子有着敏感的内心,父母要及时捕捉他们的情绪变化,同时要传递正面情绪,帮助孩子变得更快乐。

4.《孩子的宇宙》

河合隼雄,著名临床心理学者、心理治疗师,他是日本第一位取得荣格学派精神分析师资格的人。他写的这本书语言平实质朴,读起来非常亲切,作者从“孩子与家人”“孩子与秘密”“孩子与动物”“孩子与时空”“孩子与老人”“孩子与异性”等六个角度来探讨与孩子的宇宙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诸多方面。

这本书中涉及到很多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与典型的治疗案例,作者做出了透彻细致的心理解析,引导我们理解孩子的宇宙,也反观自己的内心。

因此,这不仅仅是一本用来了解和理解孩子的书,更是一本用来了解和理解自己的书。

育儿方法有很多,我们需要因地制宜,辩证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或者借鉴其中的一部分来执行。

三.育儿之路需要一些诗意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写“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育儿之路会很难,会很辛苦,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一些诗意来修补内心的疲惫。

1.《孩子你慢慢来》

这是著名华人作者龙应台写的一本散文集,当一个有思想的知识女性成为了一位母亲,她是否有内心的冲突、身份的焦虑?这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诉说,她对于孩子成长过程的实景描写,饱含深情,却娓娓道来。

于是她写到:“我的母亲也曾经坐在草地上远远地看着我爬行吧?现在,母亲的手背是布满了老人斑,那只曾经牵过我、抚过我头发的手。生命的来处和去除,我突然明白了,不透过书本和思考,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

2.《有一天啊,宝宝》

这本是蔡康永在好友小S怀孕期间,以和小S未出世的宝宝聊天的语气写作并结集出版的随笔集。因为是随笔,非常随性洒脱,短小精悍却充满哲思、禅意十足,让我们不得不感慨于蔡康永的人生智慧。

他写水球、床、误会、难忘的时刻、演唱会、旋转、念故事,他将身边的每一件平凡小事,都深入浅出的进行了思考,超然于物外,令人一边惊诧,一边又想会心一笑。

“如果有人堅持要為你解說人生,堅持他握有惟一的“正確答案”,寶寶,你聽聽就好,不要太當真。你也知道,他們自己的日子不一定過得很好,他們必須以“指導員”的身份活,才活得比較有把握。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覺到風時,風才在吹;你把宇宙放在你的心裡,宇宙才存在。其他的、別人替你說的、別人替你相信的、別人替你承認的,你也許要背負,但時候到了,你也可以放下。”

3.《残酷世界和最爱的你》

叶克飞,曾为《南方都市报》每日专栏版写手,这本书是他写给儿子的一本小小的文集。全书围绕父子、人生、成长、认知、爱情等话题,作者就每一个主题一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巧妙提出了对儿子的美好希冀。

曾跟几个朋友聊到,我们该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期待,才是适宜的,恰当的,不过分的。也许作者就是用这本书回答了我的问题。

“做你的父亲,是我的福气;而做你的朋友,则是我的目标。我不希望你战战兢兢地拿试卷给我看,而是希望你能把揉得皱巴巴的试卷塞给我,说句“哥们儿,帮忙签个字呗”。我希望我能像朋友那样包容你,能陪你胡吃海喝,能为你追女孩出谋划策。我想,那是我能给你的最好的爱。”

四.育儿先育己,我们要如何正视目前的身份

我们成为了父母,但我们也是孩子,我们曾经不那么喜欢的父母的特质,要努力避免,争取改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现在的多重身份,需要正视、面对、平衡。

《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告诉我们:认清现实、调整心态、掌握方法。《婚姻:挑战》告诉我们:幸福的婚姻都是民主关系建构的范例。《向前一步》告诉我们:事业与家庭,不求完美,只求完成,但我们都可以向前一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虽然当家长不需要考试,但我仍希望当一个“好学生”,学海无涯,漫漫长路,只有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妈妈。

愿我们一起加油,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END

?

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树洞咖啡馆

现在孩子推荐读什么书好?

推荐一些国学的好书,因为儿童时期,是人类一生中大脑发育最主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着超强的记忆力,能同时接受5至10种信息,只要重复地听,就能无意识,像海绵一样全盘吸收大量知识。就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下一句是什么呢?”相信所有人的大脑就会回答出答案,其中的原因便是我们听多了,自然而然地便记住了,这便是潜意识教育的一种。更有大量的实践证明,0-12岁孩子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同一个内容,听5遍10遍,孩子有点印象,听了20遍孩子就很熟悉了,听到50遍绝大部分孩子可以背下来,听100-200遍孩子可以终身不忘,心灵的根基非常扎实坚固。所以,在这个大脑发育的最主要阶段,为孩子选择好的“精神粮食”尤为重要,因为这将成为滋养孩子一生的营养。

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

《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等,希望你满意!!!!

心理学上排名前十的书籍有哪些?

(排名不分先后):

1)费洛伊德《梦的解析》(精神分析)

2)荣格《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人格心理)

3)荣格《红书》(精神分析,拉丁语意也译作《新书》,似未出版?)

4)艾伦伯格《弗洛伊德与荣格》(精神动力)

5)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分析》(论述希特勒“热情”的人格及精神分析专著)

6)罗杰斯《论人的成长》(人本心理)

7)津巴多等《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典堂级科普专著)

8)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单科专著)

9)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经典入门级专著)

IO)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心理行为学专著)

——上列十著仅代表个人有限视角,又以德语(德奥瑞士)及英语(美英)原版居多,抛砖引玉,有兴趣的条友尽可批评斧正,共同学习探讨。

比较好的儿童心理学书籍都有哪些推荐?

谢邀应答(学习儿童心理学应该读哪些书?)

我认为:新生儿童从出生到一睁眼,便对这个美好五彩缤纷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究竟都是什么样的呢?他所有的一切兴趣,包括了他去对眼前世界的探索!!

在这个由自然与人文组成的世界里,人类从始至终充满了对生活美好向往与发展!!为能了解自己的生存空间,便成了人类自始至终的必修之课!既有千古不变的东西,又有与时应变的道理。

儿童心理方面的学科,能够发现最早的应是他的父母亲人!因为人生心理方面不是一个模式!只有真正了解他的人,才有可能知道自己孩子的心理。而且心理方面又是动态发展的!饱含着自然、人文、社会和自我各方面的因素存在。

其实儿童的心理学,是从单纯性向复杂性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是因为知识的积累所产生的必然途径!儿童从学习、实践、辩证会形成一个整体的心理素质,知识性越好,心理状态越优秀。

人来自于自然空间,生存于自然与人文社会的环境!应先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书去学习儿童的心理学,从而使儿童心理上有一个健康持续的发展过程。家长的学习与教育尤为重要!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