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小孩性格怎么改变(4岁小孩性格怎么改变呢)

admin时间:2024-01-21 13:39:0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六岁女孩脾气特别大怎么办?

问清楚原因,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接着耐心地跟她说道理,分析对与错,不能粗暴地对她吼叫,责怪她,这会引起她的反感,接着教她要学会温柔,克服暴脾气,有什么事,都可以好好说的。

四岁叛逆期的宝宝该怎么管?

100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豆妈小蔷

2019年02月28日

关注

我家宝宝今年也四岁了,偶尔发脾气也会假哭和打人。

但是我觉得是一个过程,没必要担心,只是在他发脾气打人的时候,我会蹲下来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这个时候他肯定会各种委屈的告诉我各种理由。等他诉说完后就抱他到一边冷静再跟他苦口婆心讲道理。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听得懂大人说的任何话了,也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当然在他有一次淘气不听话的时候,当时本就心情不佳的我也失控了…

那次他正在喝酸奶,不记得当时具体什么情况就和他姥姥吵起架来,吵架我并没阻止,因为平时觉得小孩子和大人吵吵架还能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呢。但后来他却骂脏话了,当时我火冒三丈,一巴掌就把他拿在手上的酸奶给呼到墙上去呵斥他。孩子当时吓坏了,瞪大个眼睛望着我。之后我就不理他,上楼洗漱打算睡觉,他就在卫生间门口战战兢兢的说“妈妈,我错了,可以抱抱我吗?”。虽然心里早就不怪他了,但我还是不理他。他就在门口一直站到我弄结束,我洗漱的时间偏长,期间我余光看着他貌似眼皮在打架了。我说快进来洗脸睡觉,他这个时候立马精神起来,堆着一脸讨好的笑意说“妈妈,可以给我讲个故事吗?”我说“今天就不讲了,因为要惩罚你今天犯的错”。

等把他抱上床他睡着后,我躺在他身边,心里突然很后悔当时的冲动。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让他接触了各种环境,自然会沾染各种不好的东西,所以不能要求他做到完美,更不能立马强逼着甚至怒骂他改正掉错误。

我想任何第一次做父母的同龄人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我们接受的教育叫我们对待孩子不能太凶了要注意素质要温柔,一方面又受上一辈人的理念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总之,要中西结合吧。平时该科学教育就科学教育,屡教不改该有惩罚的还是要有的。但一定要自己保持理智,这是关键!

所以在育儿路上年轻的我们是一路实践一路摸索。

好了,就写到这里。

我是豆妈小蔷,一枚80末4岁的宝妈。陪伴孩子成长,共享欢乐时光。欢迎大家吐槽、评论、互动,让我们一起探索育儿路上的奥秘吧!

4岁孩子不与人交流怎么办?

如果孩子不是先天一些病况,我想是可以改变孩子的状况。首先,家长要多亲近孩子,拥抱孩子,温柔地对待孩子,让孩子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爱。其次,带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给他创造更多接触伙伴的机会,鼓励孩子,诱导孩子与别人交流,慢慢消除孩子的恐惧心里。对于孩子的每一次与别人说话,笑声,要及时鼓励表扬。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学家长的样子,循循善诱,孩子慢慢也会受影响。再次,家长要阳光向上,这样才能把积极的东西传递给孩子。笑能传染,多笑笑,孩子也会心情舒畅。不要责怪孩子,也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让孩子在放松安静的环境中生活。还有,就是让孩子多听听欢快的歌曲,有条件的养几只温和的动物,培养孩子的爱心,多带孩子赏赏花草。当然还有很多方法,家长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摸索着陪伴孩子,相信孩子会改变状况的。

男孩(四岁)有点胆子小,怎么改善下?

三种策略吧——

上策:带他到乡下住一段时间,越是生活淳朴简单越好、用意是尽可能地接近大自然,经过短暂的熟悉之后让他一个人于自然状态下玩儿,于此当中他会自然而然的渐渐放开自己、并把融入大自然的情态刻入骨子里。如此,能真正彻底地改变他,缺点就是恐怕会发展到收拢不住的态势。

中策:改变教育方针,利用他喜欢看动画等的而多让他接触一些抗战时期的漫画或故事,尽量培养他的兴趣、并让其沉浸于其中;另外,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什么的,指派他自己完成、让他独自进行。如此,费时、费力,却是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自立性。

下策:平常多做口头上的鼓励,基于其表现出来的勇敢给予奖励,多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儿玩。这种方法未必有用、亦或有用也表现的不明显,但保底的效果是不至于让他当前的胆小继续发展下去、渐而出现自闭等的情况。

四岁男孩子脾气倔强要怎么教育?

对于中国孩子来说,一个不被打扰的童年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

试想一想,如果他完完全全听了你的话,完成了你需要他做的事情,他不就成为了你吗?或者说是你的人生的复制不走样!?这些都不他的,他有自己的基因,有自己接受的外界的事物,所以他会有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决定。

其实小朋友并不是故意捣蛋,不听话,而是在这个时候有他自己想做或不想做的原因!家长这个时候应该蹲下身子,在跟孩子能平视对方的高度,进行一番对话“你不想做这个吗?那么你想做什么呢?”“让妈妈陪伴你一起做好吗?”让孩子的内心充满自主和力量,做一个睿智的跟随型的妈妈,通过对话试着去了解孩子。

国外做过一项调研:两组家庭一组的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平等的待遇,长大后这样的孩子的人格很健全,它能够很充分地融入社会,如果遇到挫折,他也会做自我调整后继续前行。另一组家庭的孩子是在被限制被管制的严苛状态下长大的,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乖张不善于与人交往,一旦遇到问题容易偏激。

换位思考、平等沟通,拒绝单方面灌输。要想帮助一个人,首先要了解他。不是吗?

真正的童年是各种元素的混合,不仅有好奇、兴奋和幻想,还有恐惧、愤怒和悲伤。这才是最完整的!

按照鲁迅的说法,文化就是限定,就是让人在一系列的规则下待人接物。只要不脱离大方向即可!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