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3 03:59:44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感谢邀请。
9岁的孩子脾气比较暴躁,这类的孩子脾气暴躁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学习负担重,有可能是受了委屈,有可能是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有可能是陪护人的问题,因为陪护人的脾气暴躁,孩子有样学样,父母脾气暴躁,处理问题简单。
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要从父母改变入手:父母遇到事情要冷静,深吸一口气,内心默默地数十个数再说话,然后学会微笑,活在当下,享受每一天,不要去纠结过去的事情,不要去纠结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减轻自己的压力,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要始终保持情绪稳定。
多陪伴孩子脾气暴躁的孩子,内心一般都异常孤独,他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解决,只能通过发脾气来解决,所以,我们需要去陪伴孩子,鼓励他说出自己的问题,大人带着孩子一起解决。
孩子如果脾气暴躁,排除生理的原因,大多数因为是求而不得。如果孩子遇到了事情,求而不得,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这个时候,孩子会特别暴躁,这个时候最忌讳对孩子大吼大叫,压制孩子,强制孩子去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我们采取同情心理,告诉孩子,这种事情发生,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但是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对你的身体或者未来没有好处,要让孩子慢慢地知道,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一切都是为你好。
常见的原因有:1.疾病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因代谢旺盛可出现心悸、心动过速,失眠,情绪易激动、甚至焦虑等症状;2.性格因素,因天生性格敏感、缺乏安全感、情绪调节差也可导致小儿易哭、易烦躁;3.环境因素,突然间出现的症状则应考虑是否因环境改变引起。
其实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不必惊慌着急。如今的孩子各方面的营养过剩,加之社会进步带来的信息量巨大,使孩子过早的成熟。较之以前,八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在事事都听父母的,也不在盲目崇拜任何人。对于任何事会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符合自己愿望的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反抗,比如哭闹或者暴跳喊叫。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切不可以暴制暴,更不可纵容或者妥协。最好的办法就是劝说无效后让他自己一个人凉凉,等他感到无趣时就会自动停下来。如果孩子有反省表现,家长就可顺势利导,晓以利害。并告诉他,这种方式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将来长大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迁就他,只有好好和父母沟通,才有可能取得父母支持。如果孩子慢慢表现好了,对于孩子提出的正当要求家长可以量力而行满足孩子,切不可欺骗或者唬弄孩子,双方都要言而有信。这样多次以后,他就会改变策略,慢慢学会与家长沟通,随着年龄的长大,就会越来越懂事。
题主显然已经走进了管理孩子的误区,而且越走越糟糕,那为什么不赶快停下吼叫和打骂,改用耐心陪伴孩子成长呢?
和孩子好好说不管用,是因为你说的方法不对。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大人面前他们永远处于弱势,他们对大人有敬畏感,大人说什么通常都会听。给孩子好好说却不听,原因其实出在大人身上是我们说的方法不对。反思一下自己是给孩子怎么说的?
第1种情况,家长用命令式的语气给孩说。“给你20分钟时间,赶快把作业写了。”这种命令式的语气,孩子刚一接受就会有逆反感,而这个时候,家长可能还在絮絮叨叨的重复,孩子就会感觉越来越烦躁,以至于磨蹭不去做,甚至会反抗。
第2种情况,家长在孩子很忙的时候给孩子说。比如孩子正在那里玩他心爱的玩具,玩的正起劲,你却让孩子帮你去拿一样东西,你的语气也许温柔,可他却还在思考着怎么玩,这时候你等不及就骂了一句,还是迫于你的威慑赶紧去办了,你是否就感觉好好说没有用打骂才有用?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家长在给孩子说的时候,没有注意自己的态度语气,或者根本不顾及孩子在干什么,对孩子而言,根本就不是好好说,而是命令和指挥,他所做的只能是服从。
打骂和吼叫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会为后面埋下隐患的种子。“棍棒底下出孝子”仍然被不少人信奉,的确打两下效果非常明显,哪怕骂两句孩子都会赶紧都会按着你的意愿去办,这不是因为你的方法管用,而是孩子怕你更严厉的打骂,他只是迫于你的威慑,只是因为他比你弱小。可是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想过,这样的处理为以后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首先孩子会被你打皮的。我们看到生活中有些家长经常打骂孩子,结果孩子到了十几岁,进入了叛逆期,有了反抗能力,家长的打骂就显得有些无力,“打就打呗,无所谓,不就是打一顿!”当孩子有这种想法时,你会感觉到很无奈。而且有的青春期孩子个子长得高大,还会反过来和家长扭打。
其次,孩子也会形成一种暴躁的性格,对家长的行为进行模仿。我们很多时候在质疑校园霸凌事件,总是很好奇施暴者为什么那么暴力那么残忍?从很多施暴者的案例分析,大多生活在一个长期被家长打骂的环境。所以说小时候被家长打骂长大了有反抗能力就效仿家长去对其他人进行同等方式的欺负。所以说家长使用棍棒教育孩子,只能是打一时痛快,悔一辈子无奈。
8岁的孩子仍然处于行为习惯养成期,抓紧时间给孩子纠正坏习惯。好孩子都是正确教育出来的,好习惯也都是培养出来的。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间越早越好,8岁并不晚。
家长可以先把孩子的坏习惯逐条梳理出来,反思这些习惯是如何形成的?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纠正。
比如孩子有些懒,还爱撒娇,这些坏习惯一般是家长惯出来的。如果是因为爷爷奶奶的溺爱,那么尽可能改为由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让爷爷奶奶少参与管理就行。如果是父母自己溺爱出来的,就赶快改变教育方式,不要事事包办,更不要见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和一丝伤害。
再比如孩子爱骂人,这个不良习惯可能是效仿家长,也可能是效仿同学。如果家长自己很爱骂人,就赶快和孩子签订一份协议,共同来监督改正这个不良习惯。如果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没有问题,孩子模仿的是同班同学,家长就需要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说明班上学生爱骂人的这个事情,通过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讲纪律、与学生个别谈话,往往会收效很大,因为孩子们最爱听老师的话。
后记:教育孩子,家长先要抛开浮躁,要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慢慢的和孩子交流,更要具有很大的智慧。
喜欢就请点个赞!
我是紫木玉,欢迎留言探讨!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