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1 07:22:45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四到五岁对语言表达有欲望。现代社会没有口才人将会不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因为这是个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信息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口语表达。多看“交际与口才”类的、营销谈判类的书籍,可以多交口才好的朋友,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多用心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曾经有教育组织做过大量研究,认为人的智力发展是遵循递减法则进行的,即一个具有100度智力发展可能的儿童,如果在出生后就持续地给他理想的教育,那么到成人时就有可能达到或接近于100度智力水平;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以后至多只能具备80度的智力;若从10岁开始教育,那就只能达到60度的智力水平。因此,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可以说越早越好。对婴、幼儿教育一般应注意以下事项,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应根据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可能性进行教育。
(二)要为他们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例如,为了发展视觉、听觉、精细动作等,应提供各种适合的玩具,为了使他们爬行和走路,须准备围栏和活动的玩具,在小儿开始学说话时,成人的“教话”和“引逗”是供其理解和模仿语言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对小儿的教育方式和要求必须一致、协调,不要使他产生矛盾,感到无所适从。
(四)教育者态度要亲切、和霭,言行应是幼儿的楷模。
(五)对小儿的正当要求应予满足,在进行批评和教育时。要先弄清情况,要耐心细致。
(六)要根据各婴幼儿的特点施教,采取灵活、生动的方法。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正面管教不是说去管理孩子,它是一种养育理念,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正面管教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而正面理念,就是教导家长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正面管教倡导的是不教孩子,而是父母如何对待孩子。
正面管教是一种理念,所以和孩子年龄无关,不是说孩子几岁开始运用正面管教,在孩子没出生前,我们就把这种理念内化于心,这种理念对大人同样适用。
举个例子,比如说正面管教的一个核心“和善”,和善包含两层概念,一是尊重自己,二是尊重孩子。
尊重自己意味着不能允许孩子对自己不尊重,不能无原则地以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满足孩子。比如允许孩子对自己拳打脚踢,这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这不是和善。
和善还有一层含义:尊重孩子。尊重孩子不等于娇纵、娇惯、取悦,一切以孩子为重,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照单全收,这不是尊重孩子,这是在耽误孩子形成社会生存所必须的责任感和抗挫折力,真正的尊重孩子,是和孩子平等相处,培育孩子具备独立面对社会的心态和技能。
你看,仅仅通过“和善”这个理念,我们就可以发现,正面管教适用于任何年龄,包括我们成人自己,正面管教是一种精神,让我们变得更好的精神。
每个宝宝的语言发育能力是不一样的,而且个体差异比较大,我记得我家宝宝大概是在10个月左右开始有意识的叫妈妈,但叫的不是很清楚,7个月左右的时候可以发出“mama”这个音。
1岁半前后进入语言爆发期,这期间突然学会说很多词语,新的词语基本说一次他就可以重复出来,然后能说5-9个字的短句,比如:
妈妈在喝水这个是小熊我喜欢这个蝴蝶这是什么性状的飞机在天上飞呀飞类似这种短句,吐字也比较清楚,基本能听懂他表达的意思,每天的话非常多,自己边玩边说,像个“话痨”。
宝宝的语言发育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0-8个月,前语言理解期这个阶段宝宝更多的是在吸收词语信息,存储在大脑里。只会一些简单的发音,比如ma-ma,pa-pa。
9-12个月,语言理解期孩子开始学说话,会发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偶尔还会发出物品的正确读音。这个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清楚的叫爸爸妈妈了。
12-16个月,口语萌芽期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吐字,说词,一般女宝宝学说话会比男宝宝快一些。
24-36个月,主体语法掌握期这个阶段宝宝的词汇增加速度很快,可以理解几百个词,也可以听懂一些复杂句子的意思。宝宝开始掌握语法,说话的方式开始有文法规则,和宝宝交流起来已经非常轻松了。
每个宝宝的语言发育水平受客观因素影响比较大,所以同样月龄的宝宝,有可能一个宝宝比另一个宝宝会说的话要多。1、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人给宝宝的语言输入词汇量。
宝宝听到的词汇量越多,说的就越多,听到的词汇越丰富,说的就越丰富,比如双语宝宝,宝宝可以同时学习母语和另外一种语言,并且不会产生混淆。
2、另外一种原因是宝宝该阶段最重要的发育需求
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大运动发育很强的孩子说话却很晚,语言能力非常好的孩子,大运动水平却很一般。
这时因为宝宝们的大脑更倾向于分开学习不同的技能,比如现在正努力学走路,那可能就不会有太多精力去学说话。
基于这一点,如果你的孩子说话很少,说的晚,不要担心,不是孩子发育出现了问题,而是人家把学习技能分了轻重缓急。当然,如果孩子说话严重落后标准,确实需要留个心眼咨询一下医生。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语言发育水平1、父母大量的词汇输入
从宝宝出生开始,父母就应该有意识的给宝宝输入词汇,虽然宝宝暂时听不懂,但他能从你的动作和语气中慢慢理解,起床、按摩、洗澡、换尿不湿等系列事情都要说给宝宝听:宝宝,我们现在要换一个新的尿不湿啦。
2、抓住时机活学活用
当宝宝学会说一个新的词语的时候,父母就要在生活场景中多使用这个词,比如,宝宝学会了说桌子,接下来,父母就可以高频率的使用桌子造句:宝宝,我们把水果放在桌子上,桌子下有个玩具,我们来用积木拼个桌子吧。
3、多使用形容词
其实日常对话中的词汇是比较单调的,父母要学会写作文般的说话,让词汇丰富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形容词,比如:这是个苹果,扩充为:这是一个圆圆的,红红的苹果,闻一下香香的,咬一口甜甜的。这有一朵花,扩充为:这有一朵粉色的花,好漂亮啊,好香啊。
4、真人互动好过单纯听故事
有的家人会说,既然要增加词汇输入,那就放故事给他们听呗,每天放三四个小时,这其实是意义不大的,因为对于宝宝来说,可能只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是在认真听故事,说不定还会学着说两句,但是,时间长了,注意力就不在故事上了,大脑自动屏蔽了。
语言的目的是用来交流和表达的,所以要互动起来效果最好,父母要和孩子说话,让孩子看到你说话时的表情、嘴型,感受你说话的音调、语气,他才能够更好的模仿。
5、不要强逼孩子说话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见到陌生人不太爱打招呼,不说你好,父母这时如果强迫孩子打招呼,甚至责怪孩子没有礼貌,那可能这个孩子更讨厌说“你好”这两个字了。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先示范,说你好、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词,在家的时候也要这么给孩子说,他就会耳濡目染,慢慢学会了。
综上所述:孩子学习语言有客观因素影响,但更重要的还是平时家长的言传身教,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
我是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对这个提问匪夷所思,小孩子从几岁可以打?
第一,这位提问题的家长看来没有一点心理学、教育学的常识,也不懂科学教养孩子的道理和方法。孩子在任何年龄都不能打,也不能吗;不然,就会出现你不想要的结果,孩子年龄越大越与你扭着来,小时孩子弱不敢反抗,无法反抗,任父母打骂;一旦进入青春期,孩子就会与你有非常激烈的冲突,亲子关系动荡,而且学习成绩也不会是你所希望的。
第二,为啥孩子不能打?就如你所说,打骂孩子,会在孩子心理上留下阴影,严重的会把孩子的自尊、自信打掉。人都有自我意识,在自我意识中核心是自尊,即面子,你打孩子、骂孩子,就是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就会出现我就这样了,不就是在打一顿吗?破罐子破摔。
孩子要以教育为主,即便孩子做错事,也可以通过惩罚的方式,即罚站、减少零花钱等方式惩罚孩子,但是要给孩子讲清楚为啥要这样惩罚你。
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不能打骂,打骂孩子不解决问题,打骂孩子是家长无能的表现。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