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教育小孩的人性格特点(喜欢教育小孩的人性格特点是什么)

admin时间:2024-02-01 11:51:4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说教别人,满口大道理?

身教胜于言教,你做的好自然有人肯定和效仿,现在很多家长就喜欢给自己的孩子灌输一些做人的大道理,而他们自己却和他说的不一致,他的孩子又怎么能信服呢?

经常打孩子的爸爸是什么心理?

打孩子的家长很无能,很无奈,脾气怪,文化低,凭双手,教育孩,孩虽小,心中记,长大后,翅膀硬,飞起来。

什么是蒙氏教育?你如何看待这种教育方法?

这个是我在怀孕期开始关注的一个教育理念,也真正地因此而受益匪浅。所以想在此做一个分享。

蒙氏教育是由意大利女性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名字命名的,而这一教育理念就是由她提出并直到今天仍然被世界各国的众多幼儿教育机构推崇。

蒙氏教育强调的是要以幼儿,而非父母和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里边提到的一个名词是“精神胚胎”,其实就是“带着思想的孩子”,这也强调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从出生时内在就有一个精神指引,会引导他在相应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相应的品质。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蒙氏幼儿园与传统幼儿园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目前我的儿子就在这样的幼儿园,我来说说主要的不同之处。

首先,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观察者,而不是一个照顾者。

例如,孩子在操作蒙氏教具(他们称之为“工作”)时,教师需要做的是在旁边观察不要打扰到他,只有孩子提出帮助的需求时才能进行协助和帮忙,不然就被认为是打扰孩子的工作,不允许的。并且孩子可以决定他操作教具的时间,因为这样才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专注力。

而在传统幼儿园需要按照每日流程走,玩玩具的时间到了就需要放回玩具,进行下一项活动,孩子经常会玩得正专心的时候被打断,这样不利于孩子专注品格的培养。

其次,蒙氏教育提倡“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孩子可以在充分的爱和适度自由的环境下,被平等地对待,同时建立相应的规则意识,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明确地建立起界限,他们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不会反复地与成人进行试探而消耗能量。

例如,儿子的幼儿园有几点最重要的规则需要遵守:

1.不能打扰别人

2.不能有粗野的动作或语言

3.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4.谁先拿到的谁先玩,后来者需要等待

5.使用完的教具或玩具等要归位

而这些规则的建立过程是最让我受触动的,不是三令五申,苦口婆心地大道理说教。

我曾经见过儿子刚刚去幼儿园是建立规则的过程,当时儿子坐在操场上玩几辆小火车车厢,那个不是他的,老师和我在交谈,发现了之后走过去,蹲下来,问“桐桐,你很喜欢这俩小火车是吗”,儿子点头,还继续玩。老师继续问,它是你的吗?儿子抬头看了看老师没有回答。

接着老师轻轻地伸出手挡在了火车的前边,温柔地提醒他,“桐桐,这个火车不是你的,你不能玩儿它”。儿子的手缩回去了,抬头又看了老师。老师也把手收回了。

不一会儿,儿子又要去摸那辆车,老师再次重复上边的动作和语言。我记得大概经历了三四次,最后儿子不再伸手了。老师说,这个是别人的,我们需要把他放回失物招领处,我们一起去,还是你自己去?

儿子最后和老师一起把小车送回去。就是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几次之后,就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玩”的规则了。

前几天我去接他,他手里拿着一个很小的塑料珠子,告诉我,“妈妈,我发现了这个,我把他送回失物招领处”,于是自己开开心心地放回去了。

现在儿子四岁八个月,他内心的力量已经很强了,并且清晰界限,也能执行我们之间的约定。

比如,昨晚读英文绘本时,说到野人Stanly和别人不一样,喜欢种花,画画,对别人和动物都很友好,但是其他野人不喜欢他这样,还阻止他这样做。

结果儿子突然说“妈妈,这是Stanly自己的事情,她有权利这样做,别人不能那样阻止他”。

那一刻,我真的很惊诧于蒙氏教育给与孩子的力量和规则,界限感。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有可能,真的建议一定要让孩子接受纯正的蒙氏教育,因为六岁之前的教育可能会决定孩子的一生,而蒙氏教育的理念就是可以在早期帮助孩子奠定一生的优秀品格。

我是成长型宝妈“一枚有墨香的书签”,感谢关注,见证成长。

男孩6岁,调皮捣蛋,性格倔强,怎么说都没有用,怎么办?

教育孩子也得动动脑筋,想想办法,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和手段,老人都说孩子“六七岁讨人嫌”,小男孩更是淘,正是最淘气的时候,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家长要积极正确的引导。

首先你得从小让他有一种畏惧感,如果谁都不怕,你就管不了,如果让他无所畏惧,到大了再管就管不了。我的女儿小时候也是不听话,一次吃饭时,我说你如果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老师,她说妈妈如果你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校长,你要让她知道你不可以无法无天,犯错误有人会收拾你,你要为你所作所为负责,在孩子高兴的时候给他立个家规,犯错误怎么惩罚,到时候就得对现,几次就老实了。

有句话说:教育不是万能的,对小孩子过多的讲道理也没用,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去培养他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我小时候我邻居的一个小男孩在家里没人的时候,把他们家里的一个老式的大挂钟给拆了,想装也装不上了,他爷爷发现后对他一顿爆揍,你说这孩子是调皮捣蛋吗?实际上是缺少家长的陪伴,这就是家长教育不当,这是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

再就是对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给他找出努力方向。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是个六岁的孩子呢?家长都是恨铁不成钢,大都是说孩子的缺点,这是非常错误的。应多看孩子的优点,长处。多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交朋友,去帮助去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错误行为,使其沿着健康的规道快乐的成长。希望我能帮到你。

学生脾气暴躁、我行我素,老师该如何教育?

谢谢邀请!

这样的孩子,缺失家庭教育是很明显的,往往是一泡鸡屎坏缸酱。遇到这样的孩子也让老师头疼,打不得骂不得,校规校纪对他的作用会很小。

有人在悟空问答里就问过这样的问题,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老师的问题是什么?

我认为老师的最大问题,除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最大的问题就是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现代教育离开家长的配合,仅靠老师的单打独斗显然不够。

怎么办?有责任的还是应该家访或者请家长到学校来,就孩子的麻烦问题,与家长进行一下沟通。

我昨晚刚看了头条有作者发文,大意思对学生的惩戒可以引用人民日报文章《惩戒孩子的十大科学方法》:

1.规劝。

2.打手心。

3.罚坐。

4.帮助做家务。

5.画画。

6.罚站。

7.看书、写字。

8.没收心爱的东西。

9.排豆子。

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我觉得这个太及时了,对家长对老师来说都有指导性意义,不妨可以参照执行。老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不妨作为一项内容和家长进行一下沟通。如果家长理解,表示愿意配合,更好。

但老师有一点必须说明了,家长回家后不许苛责和打骂孩子,不然老师和家长再好的沟通,也是枉然。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