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1 14:30:2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家里没有人看,经济不做主,小孩一岁半送幼儿园即可。如果有人看,经济比较富裕,3岁半比较合适。仅供参考!
最大原因是父母没有足够时间去了解孩子和陪伴孩子。穷养富养都不如爱养,孩子是大人的缩影,如果你脾气暴躁,他们也会失去安全感,以为暴躁才能保护自己才是解决事情的方法。所以我们大人首先就要学会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先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好好沟通
(谢邀)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条件变化,性格和习惯也会随之改变,只是每个人变化的程度不同而已。
少年懵懂,学习之余,暑假双抢支农、做小工,寒假砍柴、割竹子,那时候一担能挑一百五、一餐能吃一斤肉。不知天高地厚、心傲气盛,做事欠考虑、常出错、常犯事,也常被骂、常挨打。
进厂后,成熟了许多,看问题也也不像以前,也不会饥饱无度、好吃贪睡,能努力学技术、学文化、学做人,上班提前半小时进车间,扫地打开水,下班锁好门才走。厂里交给的任务从不讲条件,哪里有困难那里有身影,是厂里的技术尖子,设备大修时可以三天三夜连轴转。那时候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连年升职没有加薪,虽然生活清苦但总觉得很充实。
年纪大了、换了地方、换了工作,凭着经验还能够得心应手,不过铅华洗净、锋芒砺尽,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一日三餐、与世无争。
光阴似箭,人生苦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不仅性格和习惯会改变,连脾气也会收敛。
关于这个问题,我专门查阅了文献《中国配偶年龄差的社会学分析》,有一个初步结论。一般而言,社会学的婚姻研究着眼于婚姻背后的社会因素。在文献中,设置的年龄差距梯度是3岁、3-5岁、6岁以上。下面,我将结合心理学与该文献内容进行扩展。
传统观念认为,夫妻之间,年龄相仿是最合理的,因为年龄相仿意味着彼此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都差不多,也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能更好的理解对方。
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婚姻中,男性比女性大几岁会更有优势,这样的结合往往会更稳定,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其实,这种说法更接近正确答案。
心理学观点认为,“心理年龄”比实际的年龄更能预测双方的契合程度,夫妻之间,实际年龄差距保持在5至8岁是最为合理,即男性比女性大5至8岁,这个阶段,双方的心理年龄最为接近。
首先,人的心智成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往往比女性晚熟,所以对于同龄的恋人,男性会比女方显得更加幼稚。
并且,由于女性是比较感性和情绪化的,容易抓住细节不放,因此,同龄男女在相处过程中,男生很可能不能理解对方的小情绪,导致把小事化大,大吵大闹,非常不利于亲密关系的稳定发展。
而对于那些年龄差在5至8岁的夫妻,由于年龄差异,男性往往更为成熟,在处理亲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时也会更加老练。
当双方因为某件事产生不悦时,男方能更好的理解对方,包容对方身上的小情绪,通过沟通的方式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像小年轻一样把事情越闹越大。和更成熟的伴侣相处,会减少很多生活中不必要的争执,对关系的稳定、和谐是极其有利的。
其次,对于那些年龄差在5至8岁的夫妻而言,不仅在心理层面能够为对方带来安全感,在物质经济层面上,也能为对方提供足够的保障。
毕竟5到8年左右的时间,男方已经在职场打拼多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能够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而对于年纪相仿的夫妻,双方的职业发展、经济积累都差不多,都需要为家庭的建设承担很多责任与压力。
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压力过大时,双方的情绪也会变得易怒,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吵架。特别是在结婚之后,女性还要经历生孩子的过程,这个时候最需要丈夫的照顾与经济支持。
若丈夫比自己年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大大减轻女性这方面的压力。所以说,丈夫比妻子的年龄大5至8岁是理想的选择。
不过,年龄差距并不是越大越好,年龄差距过大,也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一方面,由于生活阅历与成长背景不同,年龄差距过大会造成代沟,难以理解对方在想什么。并且,年龄更大的那方会认为自己的经验更丰富,在做家庭决策时更有发言权,容易出现“大男子主义”。
另一方面,女方若年龄过小,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容易闹小情绪,很难给到丈夫足够的支持。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婚姻关系的不和谐,甚至走向破裂。另外,笔者目前还是单身,所以,另一个问题暂时无法回答哦。
470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潇洒自在的活着(提问者)
2020年04月20日
关注孩子的性格与遗传基因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平时父母与孩子要多多交流,不过要过于干涉孩子的一言一举,适当给孩子自由,遵从孩子的意愿,多带孩子出去玩,都说:孩子越玩胆子就会越大。
孩子要是不常接触除家人以外的人,不经常出去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不经常和别人交流。
在家里父母又过度保护,担心孩子安全,这也不能玩那也不能玩,磨灭了孩子该有的天性,太过限制孩子,时间长了,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心里阴影,都会导致孩子会有胆小和憨厚的表现。
孩子胆小,比如:上课回答问题时,想举手又不敢举手,真举手站起来回答时,声音又特别小,一方面他怕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一方面他缺乏锻炼,不敢大声在人多的时候说话。
孩子憨厚,比如:偶然和小伙伴玩耍时,别人叫他干嘛,他就会乖乖去做,哪怕是不好的事,他也无怨言,把别人当做自己的"老大"看待,还觉得别人和父母一样会真心对他,还开心的很。
如果父母想帮助孩子改善,首先自己也要反思,有所改变。
每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当正确引导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不要经常打击大,多多鼓励孩子,多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给他需要的关爱。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