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2 09:04:3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看了这个问题,可以想到做父母的一定非常着急!也能看出,你们的关系有些敌对,而你们父母对此不知所措,很无奈。
好的是,现在你重视这个问题了,重视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大的动力和开始。
在我咨询和培训的工作中,这样的例子很常见,尤其是女孩11岁一般进入青春期了,认知和情绪都会和儿童时期不一样。一般来说,父母按照正确的思路和具体方法去做了,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所以,父母要有这个信心,但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地去努力。
首先,父母需要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基本上,父母找到我们,一上来都是诉说孩子有多么不听话,多么难管,有很多缺点,无能为力。
从这些信息,我们虽然听到的是父母的抱怨、责备甚至恨铁不成钢,但是更能看出父母希望帮助孩子做好,只有父母是这样真爱孩子的。
但是,父母这么爱孩子,为什么孩子还这样呢?
显然,不是父母爱不爱孩子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爱,会不会以正确的方式养育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的问题。
所以,这里是想说,孩子表现出一些问题,父母也是爱孩子为孩子好的,但是问题并不全是孩子的,越小的孩子,其问题根源主要还是在家庭、在父母等直接抚养人。不要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改,而是要想办法从根上系统地解决。
只有根上提供了足够的营养,传递到了枝叶那里,作为枝叶的孩子,才会吸收到,自然会变得更有生机。否则,只把营养浇在枝叶上,是没有用的。
再思考孩子这样可能的原因。比如,孩子天生有一些什么特点;
从小孩子是和谁长大的;
家庭中的成人一般是以什么方式沟通交流的;
照顾最多的人一般是以怎样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语气神态如何;
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
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或者父母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你了解青春期吗,孩子有没有青春期的表现,家长或老师有没有用适合青春期孩子的方式去对待......
在你回顾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孩子这样“脾气”是怎样来的,自己有没有想到什么办法去引导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改善我们知道,真正感受到爱的孩子,他们都会有良好的动机,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希望自己做一个“好孩子”,行为上他们也会要求自己向好。
因为,无论什么特点的孩子,他都是希望获得价值感,希望获得别人的喜爱和认可。
这些真心的喜爱和认可,首先应该是来自父母的。如果他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他就会看到自己是有用的,自己是有价值的,他会希望通过做得更好来得到更多的认可。而这个“做得更好”的过程,也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这些每个人都追求的。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发展,也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模式。
但是,如果孩子生长环境中,总是被看到自己这也不好那也做不好,她就难有信心和动力;另一方面,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也是获得一种价值感的方式),他们就会通过另一种方式——当你批评、指责、打骂我的时候,我就回击。就像一个刺猬一样,我要用我的刺来保护我的内在不受伤害。
这个逻辑家长是要明白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要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也就是,孩子脾气不好、和老师吼等行为背后,她的需要是什么,作为父母的你看到了吗?
建议:1、和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理解孩子。不要指责孩子,不要和孩子敌对,而是站在她的角度,去理解她;
2、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
3、倾听孩子,多倾听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
4、重新建立联结之后,再谈具体的问题,和孩子尊重地、平等地讨论解决方案。
这里父母调整自己的角色、观念和习惯性的处事方式,以及能不能理解孩子,是关键。
具体怎么做的方法有很多,根据亲子互动的进展,有针对性、阶段性地使用和实施会更有效。用心和愿意努力的家长,自己可以去摸索出适合自己亲子互动的方法。
以上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End—
“有料家庭教育”,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
两孩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培训师;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硕士,从金融业转行家庭教育,服务多所北京、上海等地中、小学,2000+孩子与家庭。
希望用我的专业、经验和真诚,给您、孩子或家庭带来成长。
养育、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困惑,欢迎咨询!
问题提的好!这里其实说的是人,什么是人?人有欲望的,有思想的,有情感的,也就是人性。能好管吗?听话,不听话,平什么啊!这里就有听话的条件,那就是愿意,这个问题不解决是不行的。我们提到孩子教育,总是提到品质,习惯,兴趣。提到言传身教,创造教育环境,这里说的是理论道理,而这些在实际操作时,又显得无力,是理论问题吗?不是的,而是对理论的理解不透彻,没有具体实施的方法造成的。看看人与万事万物是什么关系,在这里人得到什么?是不是知识呢?是不是得到道理规律呢?这个道理就产生情感,这个情感就产生行为,这个行为重复就成为习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根据人性,从认知事物,从事物认知道理,从道理获取情感,有情感支配行为,也就是兴趣,由兴趣完成习惯。看看我们的教育,那个环节出问题了呢?答案就在里面……
1.控制情绪。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遇到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时,心理难免生气、愤怒,想不通为什么他不会,他不学.......想一想他是亲生的,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破口就说“你怎么那么傻”“那么笨”之类的伤人话,更不要动不动就体罚,想着打一打就好了,长此以往,不收敛情绪,孩子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会觉得更加孤独。想想孩子还小,可能还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慢慢引导,冷静冷静。
2.家长反思。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家长的映射。所以当孩子不愿学习,态度不端正时,家长也要及时反思自己。是否自己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去关注他的作业、成绩;是否自己平常也不学习,只是玩手机?家庭环境是否和谐有爱,孩子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个爱看书的妈妈。
3.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孩子的是非观、价值观尚未形成,需要我们陪伴、指点。这个过程注定复杂而漫长,所以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要有耐心。
4.认真观察,及时沟通。学会蹲着、看着孩子的眼睛和他聊天,去观察孩子不学习时他在干什么,去分析是什么原因,还要和孩子沟通,听听他的心声,孩子说完后,不论对错,都要在表达心声上予以鼓励,再分享自己的故事,让他有所感悟。
5.要适当地进行现实教育。引导孩子关注社会现实,去看看那些因贫困、战火、灾难而无法上学的孩子,再去关注历史,再让孩子明白今生之幸,读书的重要性。
6.要订立协议、规则。和孩子畅谈后,要和孩子一定协议,如和家长一起:每天看书30分钟;练字10分钟;分享今天的故事5分钟......若有做到,予以奖励,反之,则小罚。
7.要及时鼓励。孩子是渴望爱的,也是渴望表扬的,我们要及时鼓励孩子。但这个鼓励不是千篇一律,而要有针对性,如:他的努力,进步,表达、书写、音量、坐姿等。
培养孩子就是人生最大的投资,所以要多花心思哦!
你好我是晓利,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孩子不认真上课讲面子,父母该怎样教育。在这里我有个建议。
感觉现在很多小孩都有那种思想,觉得读书累啊,还要做那么多作业辛苦呀!
首先你要明确的告诉他读书好好学习就是你的责任,你看爸爸妈妈上班早出晚归那么辛苦我们的责任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把你养大学更到多的知识,以后长大有份轻松的工作,对得起父母报效自己的祖国!
你可以让他到农村体验下农村的生活,脸朝黄土被朝天的滋味,(这里我不是说当农民不好,因为我也是农民现在才体会到知识得重要性)只有好好学习才是出路,知识改变命运啊!
你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喜欢就关注我吧。
谢邀,影响孩子的生长因素是遗传,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从多年的经验来看,每个孩子刚踏入集体环境,都能从孩子身上看到家长的影子,如有的孩子身上书包上有一股烟味,那他的家里肯定有抽烟的家长,有一年一小男孩又漂亮又活泼,可就是张口带脏字,跟他母亲接触时找到答案了,几乎每句带脏字“口头语”。当然这只是个案。
孩子上一年级了爱撒谎,发现及时应立即纠正,找出原因,但要有耐心,必要时可联系老师家校共同合作,至于不爱干净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毕竟孩子才上一年级,自理能力不是很强,要常引导,多帮助,孩子会养成良好习惯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