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三岁的性格(小孩子三岁性格塑造)

admin时间:2024-02-05 04:44:5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三岁小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什么好的改善方法?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孩子内向,不爱说话,也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这个完全可能就不需要去刻意改变。就像,我有时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太外向了,他真的很爱讲话,路上遇到每个人都想和别人讲话,而且,他这样的情况表现是他对什么事情都有兴趣,不会专注的去做某一件事。但,这个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很多做家长的,就总是想让孩子可以外向一些,这样子,孩子就可以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上台去演讲,就可能会更优秀,但内向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他不爱说话,不代表他不思考,他思考一件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很专注,这种专注可以帮助孩子学到很多家长意想不到的知识和能力。

再从你的问题里面,孩子不爱说话,他是对所有的人都不爱说话呢,还是说,他只是对着陌生人不爱说话,不爱说话会不会是他对这些话的内容没有兴趣呢。

如果说,一定想要去让孩子变的外向,爱说话,那么,我的建议是不要刻意,所谓的不要刻意就是不要见谁都让宝宝上前去打招呼,而是给他一个环境,家长可以带着他一起认识一些朋友,家长可以自己多去和朋友交流,让孩子看到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的快乐,这样子慢慢来引导。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一起探讨。

三到四岁的孩子应该教她什么?

三到四岁的孩子应该教她什么?

你好,我是动画小宝,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的观点:

对于三到四岁的孩子应该教她什么!下面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教三四岁孩子的经验吧!

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幼儿期阶段,这个年龄段应该送去上幼儿园了了。父母也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一、父母如何从小教育三到四岁的孩子

1、个人生活卫生

孩子的生活习惯父母都要教会,比如:每天起床,教孩子自己穿衣,洗漱,个人卫生要保持,饭前洗手,不乱吃东西,做个爱干净的孩子!

2、懂得礼貌

不管是在哪里,都要教会孩子懂得礼貌,见到学校老师同学要问好,不骂人,不打架,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3、懂得是非

教会孩子,别人东西不随便乱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不偷别人东西,陌生人给东西千万不能要,不跟陌生人走,不惹事,别人欺负你不要怕。

4、懂得交通规则

教会孩子懂得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

二、处于好奇心的孩子们如何应对

1、要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性格特点,他们这个时候属于精力旺盛期,对很多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于妈妈们来说,可以在出于可以保护孩子的范围内,让孩子们多多去常识,千万别指责打消他们的好奇念头,特别是类似于有冒险精神的事。

2、因为他们拥有着接近于无限的好奇心,所以他们会不断问你这问你那,很多问题可能都是你想也想不到的,这个时候的你千万别嫌他们烦,如果你知道,那就尽量的回答他们,如果你不知道也尽量寻找渠道,想办法回答他们的问题。

3、这个年龄段他们爱动、爱闹,在做错事的时候往往会无视你的指责,执意的要完成某件事情,但请妈妈们不要大声的呵斥他们,要耐心的和他们讲道理,当然还要无所不用其极的哄和善意的欺骗,来诱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使用正确的方法。

4、这个阶段的孩子爱看电视,爱看各种读物,爱玩各种游戏,那么妈妈们千万别让他们默默的做这些,尽量坐在他们旁边,陪他们边看边玩,不懂的时候细心为他们解答,帮助他们看的更好。

5、这年龄的孩子出门在外,喜欢飞奔,他们感觉自己是多么的自由,那么妈妈们千万别去制止,同样在孩子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大自然,让他们更深刻的去感受自由的意义。

以上叙述就是我对问题《三到四岁的孩子应该教她什么》所做出的回答观点!希望能帮到你!

感谢你能阅读我的回答,谢谢大家的支持哦!

欢迎大家加关注评论哦!

文字编辑动画小宝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头条号动画小宝

三岁孩子怎么教育,每天日常怎么安排?

我是一位宝妈,希望能和宝妈们一起分享育儿经验。

首先,三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对所有事物都好奇的时期,这个年龄段是培养孩子动手动脑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一旦过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性格基本上都定型了,所以才有那么一句俗语叫“三岁看到老”,这话说的真的一点都不夸张。就像我的孩子,现在十岁了,在性格这个方面基本上就和三四岁时一样,勤快,乐观,积极向上,而且非常会疼人。那么在孩子这个年龄段该如何培养他优良的品质呢?我依个人经验有以下建议:

第一,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用温柔的语言,对答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思考问题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爱,学会爱。

第二,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感受美好事物,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培养孩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三,培养孩子智力发育,亲子之间多做互动游戏,这样有助于孩子智力开发哦!

第四,尽量不能太溺爱孩子,不能对孩子有求必应,父母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孩子提出多余的条件应该让他自己去争取。

第五,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比如早睡早起,每天固定做一件事(例如画一幅画或听童话故事),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勤奋、坚持等优秀的品质,只有一个具备良好习惯的人,未来的人生即使不出色,但一定不会差。

第六,让孩子学会分享。现在有些孩子在这个方面就做的不够好,在外面,不仅不分享,还学会与人抢东西;在家里,自己的东西,父母不许碰,只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才给父母。大家觉得这样的孩子,还会有美好的未来吗?所以,父母和孩子平时相处过程中,应该多和孩子一起分享食物、玩具,培养孩子爱的习惯,在他吃东西时,第一个想到要分享的人就是你。

第七,培养孩子吃苦的能力,不能总给孩子最好的。多带孩子体验生活,如城市里的孩子多去乡下体验生活,乡下的孩子多与父母一起参加劳动,这样做有助于让孩子尽早明白生活的不易,形成节俭、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祝愿所有的宝宝健康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三岁的孩子可以学些什么?有哪些好的建议?

3周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学习些什么?

一般孩子到三周岁左右,有了自己的行动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可以独自进行的吃饭、穿衣服、入厕等活动。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知道运用表情表达自己情绪,会和大人做基本的交流。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开始学习很多知识了。

1.语言的学习,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外语,通常孩子学习一门语言的最佳年龄是3-6岁,孩子在语音辨别、模仿、词汇吸收等方面比成年人更有优势,更便于说出标准的外语。

2.动手能力训练,进行创造性的游戏,比如搭积木、做手工,加强宝宝的动手能力训练。

3.运动类课程,比如跆拳道、舞蹈等,能够促进孩子的良好性格培养和拥有健康的体质。

4.记忆能力培养,从三岁起宝宝的记忆力和认知力开始快速进步,可以给宝宝讲故事读绘本,逐渐的培养宝宝识字的兴趣。

4.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比如感统课,针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进行的拓展训练,孩子在玩的时候学到了知识。

5.学习音乐,让孩子多接触音乐和乐器,这阶段的孩子处在语言和听力的敏感期,音乐的熏陶和启蒙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和语言的发展。

最后分享几点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一些建议。

首先,家长观察孩子对哪些方面感兴趣,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

其次,家长在给孩子报名兴趣班之前,应带孩子先去体验兴趣班的课程,不要盲目的追捧或轻信广告的宣传;

最后,家长应对多家培训机构进行考察,选择更适合孩子的机构。

以上是我对孩子三周岁应该学习什么的观点和看法。

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只会咿咿呀呀,只会叫爸爸妈妈,是自闭症吗?

今年9月份,我家孩子22个半月的时候,不说话,不应名,玩起玩具来拒绝外界的声音,经常会垫脚走路,经常把玩具翻倒玩轮子,小孩子在他5步之内,必哭,不太会主动跟大人说要什么。出去玩,坐任何电梯都要哭。我家是男孩,因为这些症状,我们带他去地级市的妇保医院做了评估表。评估表提示自闭症高风险。再我们反复询问是否自闭症的时候,医生说了句“那本残疾证有那么重要吗?不管是不是自闭症,你们都该给孩子做康复训练”我是打算直接预约语训做康复治疗的,因为我始终认为我儿子不是自闭症,但是我老公非常想要一个结果。而且妇保也说,你想做康复治疗,五项还是必查的,所以最终还是开了检查单。但凡接触过这类的,应该都知道哪五项,遗传代写病的项目,血,尿。听力障碍的听力检测,还有脑部的脑电图,脑部核磁共振。因为不知道血尿查的是遗传代谢病,检查当天我家孩子腹泻严重吃着药导致首次检测出现了异常反应,后又复核正常,这里多写几个字,给即将做这块检查的家长做个参考。

二)

妇保判定完的第二天,我老公为了一个诊断结果,可能也是因为不满我不承认孩子不是自闭症,从而会延误孩子的治疗,他约了省会城市的一个康复专家的号,第四天我们带着孩子过去了,在门外我们碰上了一个星妈(她没有跟我明确的说他儿子是,但是从一些话当中判断出来的)很高兴的是,她儿子在见我的上一次检查中被医生诊断为一切正常,而且现在在普通小学中正常的学习。所以即使被确诊了,也请父母不要崩溃。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星妈看了眼我的儿子,她确定的说,你家儿子肯定不是自闭症。你进去了,医生应该也会跟你说实话,这医生还是很好的。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你家儿子的眼神很好,我见过很多的病人,看人的眼神都是飘的,根本不会对视,我家的还会对视,同时她也说,我家看着脸蛋肉嘟嘟的,就是因为养太精细了,没有咀嚼肌,说话肯定受影响,让我给孩子练练口技,吹吹口哨,甚至,甘蔗多给孩子嚼,回头我想想,我公婆真的养的很精细,吃什么根本不需要孩子说,肉菜什么都剁成泥,甚至苹果都要切成好几块。。。。总之喂养太精细,没让孩子的咀嚼肌发育好,是那位星妈给我的建议,而且也从眼神这个外观判断出,我家孩子不是。当然,如果医生也这么草率的话,那医生估计也不可能成为省内最有名的专家了

三)检查等

可能关注这个问题的在关注这块,血尿的相关检查就不说了。主要讲一下评估,我们在地级市做的是M-CHATR/F,计分是9分,评估结果是高危。

这个评估表格我看等级着的是针对18-36个月的孩子,我家孩子22个月多,印象比较深的是:

1.走台阶,能不能扶着墙自如的上下楼梯

2.倒走,横走是否会

3.能不能写横着的“一”字

4.会不会模仿大人的动作,比如说给布娃娃喂水,比如说模仿大人搭小火车。

5.能用积木搭几层塔

6.会不会走独木桥

7.能不能分辨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并匹配到正确的形状盒子里去。

8.能不能听指令,并且很好的执行。比如说,让他拿什么东西会不会拿

9.要东西的时候,会不会手指(并不是拉着家长的手去拿)

10.能不能把球举到头顶扔(就是手完全举起的状态)

11.无意义的音能发几个

12.还有一些需要专业判定的双侧肌力跟双膝反射。这个自己测试不了,看看就行

这些东西除了后面三样是询问家长的,前面几样都是通过游戏的形式的,但是这个专家医生年纪还轻的或者说现在说话晚的孩子太多了,后面排着很多的评估检测,所以整个流程,她走的很快,给我的感觉是,我家孩子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判定为不合格了,加上我一直把孩子扔在老家,所以对于倒着走,横着走,我也没注意到,直接说了不能,其实他能,最重要的就是,判断图形那块,我家孩子是很喜欢的,所以想一直玩这个玩具,闹起了情绪,当评估项目走的过快的时候,判断完全就偏了,加上这个评估是针对18-36个月的,我家本来就偏低,有些指标低,相对也是正常。而且我家的发育本身的确要慢于同龄人2个月左右,语言这块简直了!!!

在我眼里,这是一个失败的测试,内心是不太认可的。但是这个是权威的评估量表,必定是有科学依据的。

后面我们去省会做的纸面评估内容相差不大,但是测试的那个医生估计刚毕业没多久还是怎样,反正整个非常的耐心,很多内容,我觉得是我儿子刚巧凑到做到的,她也会让孩子再多做几次,看看是不是真的会,这个真的点赞。当时我出来的时候都跟老公说,做测试,这个医生做的仔细多了,当时内心想的是,如果这个测出来,的确是孤独症的话,我估计都不能嘴硬了。那几天其实我跟我老公都在整夜的失眠,我是不相信,但是又怕。我老公是完全陷进去了,甚至省会医院的权威说不是的时候,他过了好几天才缓回来。

省会医院做的评估叫做GDS-C,医生也是凭这个表格中的3项判定,我家孩子绝对不可能是自闭症。写的内容是这样的1.个人-社会我家的孩子能指认身体的部位(耳,口等),穿衣脱裤的时候喊他他会抬手抬脚。评测出差不多是24个月的能力2.手眼协调:我家孩子测试的时候竟然搭了9层塔(当时我也是震惊的。比较第一次测试的时候,让我家的搭到4层就没继续了)。当我们把东西藏起来的时候,他也会找出来。会朝人扔球(没把手完全伸直举起),会将球扔进篮子,会模仿画竖线(不会横线)。这个评估结果显示,我家孩子差不多24个月的能力。3.就是我上面说的图形匹配,我家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买了图形匹配的板,所以这块他表现突出是正常的,但是有些测试内容还是没有涉及到的,他做的也比较好。所以说测试结果显示我家孩子有31个月的智商,可能是不准,但是24个月的智商肯定是有的。

然后另外两项,1.听力与语言,恩,我家测试出来是7个月水平,贼尴尬。2.运动是20个月水平,也就是说,这个表格下来,我家孩子除了运动跟语言比实际年龄低甚至低很多,但是其他都是正常水平。医生也就判定我家孩子不是自闭症。我估计着,如果是自闭症,没有语言的基本伴随智力等行为的低下。有语言的阿斯伯格的话,那就是另说了。以下是省会医院的测试内容(部分)

1.能不能模仿大人搭小火车(后来被进来的一个人制止了,说相对23个月没到的太难了。)

2.能不能把颜色准确的分类放进不同的颜色杯,并盖上盖子

3.能不能画竖1,横一

4.大小圆(分2个/4个),大小方(分2个/4个),能不能正确放好。方形圆形能不能正确放对,多种图形能不能放对。注意这个是有时间限制的,我估计着超过2分钟没做出来的话,应该就不算了.

5.能不能拉开布找玩具

6.能不能倒着走

7.能不能旋盖(矿泉水瓶盖子等)

8.能不能扶墙走楼梯(比第一次的高很多)

9.能不能爬上并站椅子上

10.会不会踢球,扔球

因为这个检查结果我还是挺满意的,所以没有太深的印象。你们可以两个都看看吧,切记,这个只是楼主的检查项目和评估报告,不能代替医院的评估,他们更加专业,而且他们在检查的时候还会观察孩子,做出一定的总结。所以楼主提供的不能代替医疗,不能代替医院,不能代替结果!!如果实在担心,慎重起见,还是去做个评估,有些钱还是得花!!我只是为了安某些跟我队友那时候一样,被某音弄的焦虑彷徨天天失眠睡不着的家长的心。

四)成因

我家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我总结了几点

1.扔老家的留守儿童。

我们孩子是扔在老家给爷爷奶奶带的。只是经常性回去看下,然后爷爷奶奶在农村,周围没有任何的小孩子。所以从他有意思开始,他就是一个人,只有一个小孩。

2.手机pad玩多了

我们给孩子买了pad,他的pad,就是这么神奇吧。因为孩子一直表现出来的就是喜欢听歌,听起宝宝巴士来,整个人乖的不行,就是完完全全的沉浸进去了,再也不用哄,所以我们给他买了psd。。。爷爷奶奶的智能手机也是一个劲的给玩,包括爸爸妈妈的。那时候的情况就是,他看到手机就抢

3.乱叫名字

之前我们对孩子的叫法是不统一的,老人的叫法都有3.4种,爸妈叫他是大名,各种叫法,容易混乱

4.声光电玩具过多

声光电针对3岁以上的孩子其实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不是,甚至是有害孩子健康生长的。这个就跟狼孩一样,都在狼群里面生长,即使他所有的器官是正常的,他也不会说话,甚至给他接出来,他也学不会说话。

5.什么东西不需要开口就能得到

孩子养的太精细,一些东西,孩子还没想到,就已经到他手里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的学说话呢,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更加是。

说一些我目前用过比较实用的让孩子开口的方法吧

在训练说话之前我做了一些事情,这个也比较重要,再添加进来。

1.戒断声光电

所有有声,会亮,包括电子产品,手机等,我全部不让孩子玩了。直接换了一批简单,原始的玩具,比如积木,比如颜色分类杯,比如手拉小车等

2.自己吃饭,不带汤

带汤的食物,我家的基本上吞咽下去的,没有嚼的动作,咀嚼肌都受影响,发展不好了,而且全部咽下去不咀嚼的话,对消化也有影响

3.捞鱼

这个是出去玩的,商场捞鱼,这个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我家从不会捞到精通,当然,这个之前我锻炼手眼协调的一个办法,还有其他方法是可以代替的,比如说串珠,比如说夹珠子。游戏方法很多,看家长自己选择

语言训练。

1.应名

这个是最基础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1),统一叫法,所有的人针对宝宝,叫法必须一样

2),喊宝宝名字的时候拍一下宝宝

3),不能光喊名字,要在喊名字的时候带上某件事情,比如*,要不要喝水等

4),当孩子对名字有反应的时候要给予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奖励(给孩子举高高或者是给孩子一个他喜欢的零食等)我差不多用了一天,孩子就应名了。。。

2.读绘本。

要想孩子说话,必须让孩子的认知提上来。动物叫是最容易被掌握的,因为他在生活中能碰到,另外就是基本就是叠词,说起来比较容易。

1.我买了几本宝宝学说话的书

2.每天早中晚给他念一遍,小鸡怎么叫,小鸭怎么叫

3.观察孩子表情,如果是认真的听的,那就继续,反复,如果是不愿意听的状态,那就换一个。

4.多问孩子几句,即使刚开始不会说,但是反问的句式会让孩子思考起来,所以这个互动是非常好的。

3.锻炼胆量

我前面说过,我家孩子怕小孩,怕电梯,怕任何没接触过的事情

1.解决怕电梯

我跟他一起站在电梯前面看人上人下,看了大概3次,每次20分钟,就看人上人下,同时我会跟他说,这个事情不可怕,当然,书上的坐电梯普及也是说过很多次的,后来,问他愿不愿意坐一次,他就接受了。

2.解决怕小孩

终归是接触的少,

1.都带着去公园玩,先一个人转了几次,熟悉环境,孩子就会有安全感,

2.找人少的地方,最好只有一个小朋友的,走过去跟他玩

3.家长记得带零食,不然人家不会理我们的孩子

4.玩互动性强,孩子又比较喜欢的游戏,比如捉迷藏!

5.记得不能强迫,要顺着孩子心情,如果孩子心情不好,看看能不能零食安抚,不行,就过几天。

6.先安抚好别人的孩子,让他主动跟我们家的玩,唉。总得有个主动

7.孩子年龄能力不要差太大,曾经碰上一个小孩,说这个小朋友太小了,我不想跟他玩,我家的就被抢到心了。。。

4.要和不要

1.先找个孩子确定要的东西,按着他的头教点头是要,同样方法教不要

2.多训练几次点头摇头,当孩子这块没问题之后再训练要和不要

3.拿孩子在意的事情问他要还是不要,强化性训练多次

4.生活中多问,多交流,孩子反应慢,也等着!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