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8 17:11:4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感谢头条君的邀请。
以前大人也说我长大是个“闷货”,我听了心里不是滋味。经过了这么多年,脸皮也厚了不少,人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已经不在乎自己是什么类型和别人的看法了。只要能在社会中立足者,沉默寡言未尝不是代表另一种强大。
大人所担忧的不是内向与外向的问题,其实是孩子对事物不能表达出应有的回应,会吃亏和耽误事儿。
别看有些孩子在家里很调皮,人面前也爱哇啦哇啦讲话,但是,遇到事情就像换了个人,不能表达自己,成了“老实”孩子。
1、首先看爸爸和妈妈的性格,是否很内向,很宅的那种。如果是属于“出厂前设置”,家人想要改变孩子这种性格,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2、如果爸爸妈妈喜欢在家待着,出门时间很少,或者经常不带孩子出去接触外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受家境影响。
3、尊重孩子的性格,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性格内向,特别爱害羞,也是一种高级情感,这绝不是一种缺陷。每个宝宝都像天上的星星,有着自己的闪光点。
多去倾听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表达,适当参加社交培训,将鼓励进行到底。
能够害羞的男孩一般都是非常的老实本分,而且有点自卑,特别的不自信,所以他们一般不主动的和别人去交往,他们也都是非常懦弱的,往往有的时候他们。
不善于说一些花言巧语,他们只是内心特别的单纯与善良,但是同时也是非常的热情,特别的正直
首先性格是有遗传的,孩子性格内向可能与父母一方性格有关系,家长如果性格上比较内敛,那你的孩子自然会遗传你的性格。当然,性格的形成并不是全部依靠遗传,后天的教育环境是可以改变孩子的。
第一,家长应该率先的表现大胆,让自己积极一些、主动一些,主动参与活动,主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多一些谦让,慢慢的孩子耳融目染就能够改变。
第二,还有一部分孩子与生俱来的在意环境的影响,作为家长来说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反应,可以让他暂停感受这种环境,但其实最好的方法是让他持续的面对这样的环境,自己适应。其实孩子与生俱来的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当孩子变的不愿意适应,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家庭环境中的互动有问题,由于家长的态度孩子对某件事太认真、太较劲,孩子就难以融入环境。
第三,要及时地表扬孩子的某些行为表现。比如说他突然一下跟别人大胆的去拥抱、突然很开朗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等等,我们马上要把它放大化,具体问题,具体表扬,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认可,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他的性格就可能慢慢变得开朗。
其实孩子的性格不一定非要改变,家庭环境比较平稳、父母性格比较内敛本身就会造就内向的孩子,内向的孩子就用内向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与人相处其实是完全可以的一件事。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唯一的办法就是改革教育模式。
现在的教育模式就是把小孩子用厩养的方式固定在学教室里,从3-4岁开始到23-24岁,差不多就是20年,这20年,一个人就基本定型了。将来要改变都很难。
我们不得不承认,男孩子与女孩子是有性别区别的。女孩子的优势是在静中学习,而男孩子的天性是爱运动,在运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是男性的天性。但是,现在的教育方式,男孩子基本上发挥不了优势,想运动,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整天座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听老师讲课,有很多学校,连少得可怜的体育课也被主科占用了。
男孩子在压抑中成长,时间一长就变态了,男孩子就女性化了。
我们处于和平年代时间太长了,没有战争,似乎就不需要有血性,不需要有阳刚之气的男人了。为了祖国的长治久安,还是建议改革一些教育模式,增加一些体育课,劳动课,军事训练课,技术操作课,让男孩子有机会成长为一个男子汉,而不是长大之后,成为一个小白脸,小奶狗,扛不起责任,勇敢不起来。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儿子艾瑞克很胆小也很害羞,比如,见到陌生人,他会躲到我后面,让他叫人,他也是装着没听见,总之是别人眼里的胆小害羞。
最近,一位夏令营老师告诉我,艾瑞克胆子很大,第一个自告奋勇的乘滑翔伞,在别的孩子都害怕的情况下,这让我感到有点意外。
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小时候会什么给人胆小害羞的感觉?因为他是一个自我意识保护很强的孩子,所以在他不清楚陌生人的身份时,是不会轻易和他们接触的。
这点其实也很好理解,就像我们大人一样,对于我们不太熟悉的人,我们也会表现得很谨慎。
因此,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认为自家孩子不如其他孩子活泼好动,就自以为是的认为咱们的孩子胆小害羞,其实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做事更细心,他们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第二,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经常带娃出去旅游,至少是走出去,不能让孩子成为井底之蛙。
孩子胆小害羞,有时候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他缺乏对全局的掌控能力。所谓未知就是恐惧,孩子见识多了,胆子自然就变大了。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留到最后说,那就是父母必须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怎么给呢?那就是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不能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孩子。
如果工作实在很忙,那也必须每晚睡觉之前给孩子问声好,有条件最好是讲个故事,不能将孩子将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很培训班的老师。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