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16 23:35:3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1.学会倾听和理解
对于自我意识逐渐发展的孩子来说,家长们多倾听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当孩子第一次认识到原来自己也可以做这么多事情,且不用依靠父母和他人,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孩子做这些事情不妨碍他人,不危及安全,那么不如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即便是失败了,他也能接受这个结果,比你阻止他并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么做效果要好得多。
2.教孩子学会情绪控制
孩子固执的同时会带来情绪化的表现,教会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当孩子知道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时,就不会那么固执的认为一定要遵循自己的想法了。
3.不要过分地要求和责骂
谁都有可能犯错,更何况是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多发现孩子的有点,鼓励并赞扬孩子的长处。对待孩子的缺点,应该及时地提醒和教育,而不是责骂。
4.约法三章
孩子可以有说“不”的权利,但是这个权利是要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的。而不是说只要是孩子不愿意、不赞同的都按照孩子的想法来,超出规定的权利也是不被允许的。
虽然家长们都觉得“道理我都懂”,但是在面对性格固执的孩子时,却依然束手无策。
四、孩子性格固执,家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即便是有再多的方法和招数,在教育性格固执的孩子这件事情上,确实考验着家长的忍耐力。所以在面对这些固执的孩子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过于迁就孩子
虽然我们都知道孩子固执可能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必经的一个环节,但是如果就因为这样就过分地迁就孩子,反而会造成愈演愈烈的后果。
2.父母应该以身作则
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自省,要检查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也是有这些行为。当自身做好了,孩子自然也会跟着做。
3.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不管孩子如何,都不能随便给孩子贴标签。不要觉得我的孩子就是“固执”,就是“倔脾气”,这样轻易地放弃一个孩子是十分愚蠢的行为。
孩子固执、偏激、难沟通,看似是一个不好的性格。但其实孩子这种固执的性格也会给还在他们带来一些好的习惯,例如更有主见、更专注、更有耐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家长们善于引导,孩子就能够健康成长。
孩子固执多与父母的性格有关,在引导孩子的同时,父母也要注意改变自己,反省自己。如果很难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判断,可以多听听周围人的意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太固执己见,这不仅是对孩子,而是对所有人。尤其应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可以这样做:
1,了解固执的起因
父母平时应多和孩子接触,及时掌握孩子的固执人性的直接起因,这是化解孩子不良情绪的前提。
当然了解之后,注意要接纳孩子的心理状况,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苦恼,理解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产生的痛苦情绪。孩子渴望父母给予自己充分的关注和爱,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很多时候孩子是很敏感的,你一个对她厌烦或者不接纳的眼神或者动作,都可能伤到孩子。
2,帮助孩子调节情感
有时,孩子的固执任性会说明孩子内心力量是很强大的,在不顾一切发展自己。妈妈所要做的,不是去镇压他,而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事情,不触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或者危害到他人,尽量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
如果的确属于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又执意要做并且发脾气,先试着用其他有趣的工作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不行,就平静地陪伴他、倾听他,允许他发泄。孩子的情绪是他自己的管理范畴,不是妈妈应该负责的,所以妈妈不要因为他不高兴就觉得自己很失败。
3、进行通俗讲解教育
对孩子讲道理要深入浅出,可以举一些孩子身边的事情做例子,使道理容易为他们理解和接受。每当孩子和家长出现“顶牛”的现象时,家长可用讲故事、讲笑话的方法来缓和矛盾,并借故事去触及孩子的心灵。童话是对儿童进行说理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并叫他们听完后谈谈体会,“对号入座”,改正不良习惯。
孩子很固执肯定是有遗传基因的,先找基因所在,再斗智斗勇。其次微观(不伤大雅)的问题顺从,宏观(法律道德)的问题讲道理。
脾气倔强的小孩子需要被耐心且严格地教育。1.脾气倔强的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行为和情绪的过激反应,如果不进行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在社交、学习等方面的发展。2.可以通过亲子沟通、引导、约定目标、奖惩机制等方法进行教育,使得小孩子逐渐形成遇事冷静、讲理、遵守纪律等好习惯,并树立家长权威。对脾气倔强的小孩子进行教育时,家长应该一方面保证严肃且行事有度,一方面亦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建立起和孩子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