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17 15:23:1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父亲被誉为“一家之主”,是家里的天、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家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在孩子的培养教育方面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想父亲在孩子的性格培养方面,主要能影响如下三个方面:
一、在人格塑造方面现在不少男孩子,性格变得越来越女性化,又称“娘炮”。工作上扭捏作态、唯唯诺诺、不思进取,毫无阳刚之气,更无男子汉气概。生活上贪图安逸享乐、追求低级趣味、喜欢穿着打扮,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整天搬弄事非、无中生有,让人嫌弃,为此,必须由父亲对其进行人格塑造。
二、在责任担当方面男人,别名男子汉,又称七尺男儿,是一言九鼎,顶天立地的之人。在责任和担当方面,是义不容辞的、是不折不扣的,那时响当当的,一口唾沫一个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这样的父亲培养出来的孩子,能错了吗?
三、在远见卓识方面多数小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一叶樟木不见树林,只看眼前蝇头小利而不计长远,而男人就不一样,能够举一反三,思前想后,提供成熟的见解和意见。假如孩子能与父亲长时间一起生活、学习或工作,自然这样潜在的气质、内含、风度、睿智等等都会效仿,原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总之,多让孩子跟父亲交流、切磋、探讨,进一步加强孩子的人格塑造、责任担当和远见卓识的培养,达到做事沉着、老练、成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昨晚参加了一个关于儿童心理学的讲座,刚好对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帮助。关于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首先我们得了解人格是什么?人格就是一个人得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
7岁之前的孩子他们是用心去与世界沟通的,而不是道理。有一次我三岁的女儿邀请幼儿园的同学来家里做客,总共邀请了三位同学,但是冰箱里面只剩三瓶酸奶。我就问她,“只剩三瓶酸奶了,如果分享酸奶的话,现在不够,你是想要分享你的酸奶给同学们吃,还是妈妈给你们切点水果,大家一起吃。”她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没得吃,就想要把自己觉得好吃的东西分享给同学,我拗不过她,她把酸奶分完后,发现自己没有了。同学们走了之后,她非常伤心,大哭大闹,“我都没有了,他们都把我的酸奶吃掉了。”我说,“这是你自己选择的啊!”
大部分的家长可能会立马转移她的注意力,我带你去买啊!小孩可能就不哭了。
但是我看着她那么伤心,我任由她哭,她哭了很久,我也没有阻止她,我只是在她旁边看她哭,抱一抱她,后来她的哭声变小了。我就安慰她,“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没有吃到酸奶很伤心?”她说,“是的,我自己都没有吃到。”我说,“可是你分享的时候是快乐的,对吗?你的同学也非常开心。”她停止了哭泣。
第二天,她又邀请她的同学来家里玩,她说,“我今天不分享酸奶了!”我说,“妈妈准备了果冻哦,每个人都可以吃到,包括你!”她立马喜笑颜开。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呢?
一方面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知是剖析自己的内心,去认识自己,并且接纳自己。
一个一味牺牲的人是不会有幸福的。我闺女也是一样,她牺牲了自己最爱的东西,她非常失望。我能做的就是让她明白,让她接受这种情绪,并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之所以没有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发泄,也是出于尊重并且接纳她的情绪。
她的情绪只有被认可之后,她才能自己接受。慢慢的她也能够缓下来,并且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另一方面,培养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那么关于社会认知能力更注重的是人际交往、规则感、情商。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通常可以帮助你创造“双赢”的状态。这也是社会交往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缺乏社会认知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形成讨好型人格,或者会导致一个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
孩子生下来其实一张白纸,我们在上面画什么,他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可以点击关注哦!
于丹老师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观后感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懂得感恩就是幸福。就在这个周日,我观看了于丹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之《感恩教育》,这使我获益良多。在第一讲里,于丹教授讲述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苹果树很爱这个小男孩,无条件的满足他。但小男孩随着年岁的增长,来找苹果树玩的时间愈来愈少。最后,在小男孩成为了一个老人的时候,小男孩才懂得苹果树对自己的付出。听了这个故事,我从而推想到父母对孩子的爱,那棵苹果树就好比我们的父母,他们什么都满足我们,可是我们却骄纵,任性。从未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就拿我来说吧,从小我就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我说什么,父母都会照办,但我却什么都没为他们做过,我有时会埋怨他们不够优秀,不够完美,有时甚至会发脾气。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因为爸爸不顺从我,一气之下躲了起来,尽管他拼命地叫我,我也不出现,急的他像热锅上的蚂蚁。现在想起,我觉得自己太不应该,太不懂事了。我领悟到,虽然我的父母不够优秀,不够完美,但他们有一颗十分爱我的心,为我做了许多许多事,我不应该埋怨,而更应该感恩。感谢您们为我做过的事,流过的泪。爸爸妈妈,谢谢您!于丹教授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爬山经历,第一次爬山的时候她是跟着自己的父母爬上山顶的,登顶时,她心情很激动。在大人休息的时候,她又从后山爬了一次,再次登峰的时候,于丹教授感觉路比前一次难走,坎坷,但到达顶峰的时候却是比前一次兴奋,自豪。于丹教授用这个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是爬山的过程,小的时候从父母听到的都很美好,但长大后自己去闯的时候,却觉得生活欺骗了自己,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自立、自强、自信。人生,哪有没挫折,我都遇过挫折。我因为自己胖变得不够自信,做什么事都不敢去做,一遇到挫折就放弃,或者躲到家人的背后。埋怨事情不像自己想的那样进行,坐在一边空想,觉得生活瞒骗了自己。但到了后来,我终于明白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磕磕碰碰,我必须从挫折中走出来。我们小的时候总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像童话般的。但当我们长大,遇到挫折的时候,却感到出乎意料,原来生活是激烈的,并没有像预料中发展,倒是多了分残酷。在这时,我们就要坚强,坚持自己的理想,向前进。就像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总会来临。看完了于丹教授的《感恩教育》讲座,我受益匪浅。学会感恩,学会自信,学会自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教育孩子也得动动脑筋,想想办法,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和手段,老人都说孩子“六七岁讨人嫌”,小男孩更是淘,正是最淘气的时候,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家长要积极正确的引导。
首先你得从小让他有一种畏惧感,如果谁都不怕,你就管不了,如果让他无所畏惧,到大了再管就管不了。我的女儿小时候也是不听话,一次吃饭时,我说你如果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老师,她说妈妈如果你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校长,你要让她知道你不可以无法无天,犯错误有人会收拾你,你要为你所作所为负责,在孩子高兴的时候给他立个家规,犯错误怎么惩罚,到时候就得对现,几次就老实了。
有句话说:教育不是万能的,对小孩子过多的讲道理也没用,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去培养他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我小时候我邻居的一个小男孩在家里没人的时候,把他们家里的一个老式的大挂钟给拆了,想装也装不上了,他爷爷发现后对他一顿爆揍,你说这孩子是调皮捣蛋吗?实际上是缺少家长的陪伴,这就是家长教育不当,这是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
再就是对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给他找出努力方向。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是个六岁的孩子呢?家长都是恨铁不成钢,大都是说孩子的缺点,这是非常错误的。应多看孩子的优点,长处。多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交朋友,去帮助去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错误行为,使其沿着健康的规道快乐的成长。希望我能帮到你。
对于留守儿童群体,之前会感觉距离自己很远,现在才发觉不是那么遥远。因为自己上班后,也要一天才能看到孩子,虽说分别的时间没有那么长,但是却体会到了这种感受。
那么,留守儿童应该受到格外关注。第一,要多关切,父母需要定期回家看望孩子,不只是是物质上关心,精神上也要多抚慰;第二,最好每天都能与留守儿童视频,如今信息社会网络如此发达,运用高科技实现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不成问题;第三,多与孩子的老师和学校沟通,了解孩子的近况,尽到父母应尽的责任。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