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26 13:42:0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我看五岁孩子必须报兴趣班吗?我的回答是不能一概而定。首先确定您的孩子是否身心健全,智力无智障。还要考察孩子是否对那方面事务有兴趣或有天分。打个比方,五音不全您报音乐兴趣班,色盲您报绘画兴趣班,这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
如今年轻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理念,可苦了年老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无论是严寒酷暑,接送孙子孙女上兴趣班。
数学是多方面的,不只是有计算,5岁马上面临进入小学数学的系统学习。入学前10以内所有数的组成与分解必须熟练掌握,这是基本要求,也是加减法学习的基础,一年级上学期主要是20以内加减法(包括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说实在的,儿童的系统基本运算法则是在上小学后才逐步获得的。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首先要获得真正意义上数概念后,才能进行抽象水平的加减运算。而且整数加减一直要学到三、四年级。作为家长应该多些耐心,不用过于急躁!关于数学如何启蒙,我一年级趣味数学有200个学员是学前阶段的,分享一些经验如下,供您参考!
学前数学启蒙在我的上一个问答,详细写了如何通过益智玩具来学数学,可以去阅读下,相信也能带给你启发。学前阶段数学学习很大的误区就是狂练计算,计算是基础,但要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学习的,比如加法的含义,在一年级趣味数学中,我总结了4种加法,6种减法的应用场景。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借助实物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上。
10的组成和分解,简称10的分成,是凑十法,破十法等20以内加减运算方法的基础,入学前应该达到熟练的程度。这个阶段如果加减法掌握不好,还是建议多通过实物来进行加减认知练习。比如分物游戏。
数的概念包括计数,数数,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等方面内容,而数概念的发展是从直接感知到间接感知,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是必经的学习过程。每个孩子这方面的发展是不同的。抽象数概念的获取需要大量加减运算的实际练习。进而才逐步引进数位概念以及满十进一的十进制概念。而这要经过好几个阶段的发展。并不是急就能解决问题的。一年级计算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
①10以内加减法
②20以内加减法(无进位,退位)
③20以内进位加法(凑十法)
④20以内退位减法(破十法)
⑤50以内加减法
⑥100以内加减法
而这是一个学年的计算内容,每个阶段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巩固练习。除了计算,还有平面图形,立体形状认知,时间认知,人民币认知,位置认知等等,而这些都是在生后中随时可以进行学习的素材,超市购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认图形,认价格标签,家长的数学观应该放大,这些都是日常数学经验,直接影响听课的效率。以上!
欢迎关注王老师头条号及悟空问答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谢谢邀请!小孩爱哭,首先弄清因为什么哭??哭的原因是什么?孩子很聪明,很多孩子哭是故意的,引起你的注意力,所以家长别忽视他,多给他一些拥抱,还有的孩子就这样的性子,就是人们常说的小性,就是与生俱来的性子。但是你可以去教育他,给他讲一些勇敢的例子。如果是故意的哭就不用理他。
良好的性格,不仅是孩子未来幸福的保障,也是学习,生活,工作重要的素养。所以,从小重视孩子的性格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大小看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呢?
一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和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包括性格的培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确实很重要。为人父母,首先要求自己就要有良好的性格。
二是,协助孩子建立善恶是非观念,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让孩子有一个看待世界的良好视角,才会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
三是,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的认识世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积极应对,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帮助解决,不轻言放弃。孩子才会困难不逃避,不畏惧,性格刚毅,积极乐观。
四是,给孩子搭建舞台,允许孩子犯错。困难是成长最好的摇篮,错误是人类成长的阶梯。家长要积极为孩子搭建成长的舞台,让孩子不断试错中得到成长。
五是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对孩子付出努力,要给与及时的,正面的肯定,哪怕是错误的,失败的,去努力做,就是做好的品质,就是良好的性格。
5岁孩子脾气暴躁,爱发脾气,首先,父母要冷处理,不能孩子发脾气,父母也跟着冲他发脾气,孩子就会觉得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心情不好,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先让他发泄完,等他把过激情绪排遣完后会慢慢冷静下来。
然后,父母和他面对面心平气和地和他谈,问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打算怎么办,慢慢引导他作出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达成协议,以后如果再发生以下情况,告诉他,靠协商解决会更有效果,加深这次协商对解决问题的印象。
最后,我想说,人非草木,有脾气很正常,家长要学会慢慢引导,5岁也处于孩子第二叛逆期的阶段,切不可不问原因的只当交通管制员,告诉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我们要当教练,告诉他面对问题什么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