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3-05 16:36:4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1、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家庭气氛,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让孩子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2、端正父母教育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树立起纠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认识到只有教育得当,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发展。
3、平时,处处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她)自己想法解决。当然,开始时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问不管使孩子手足无措,更加胆小
4、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开胸怀,开拓眼界,还要教给孩子适当的技能,如唱歌、绘画、手工等,使孩子坚信自己并不笨,从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参加小伙伴的活动。
我觉得这是孩子的恐惧。
其实,害怕和恐惧是人的本能情绪之一,对于儿童的心理发育来说,要经历一个从不怕到怕的过程。刚生下来的孩子犹如一块白板,对于成人所知道的恐惧、死亡等不会有恐惧心理,但是当宝宝进入生活并逐步见识更多事情,了解更多事情时,他们的恐惧也随之产生了,而且不同年龄段,害怕的事物还不一样。
但是,儿童的恐惧和年龄之间的关系呈分散状态。大致来看,正常儿童的恐惧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的,但这种减少并非呈简单的直线下降,一些研究提示儿童早期恐惧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后,约在9至11岁又会有所上升。学龄前阶段的儿童各种恐惧情况如下:
年龄与引起恐惧的各种刺激:
6个月左右:痛刺激、对感官的高强度刺激
1岁:响声、陌生人、环境突变、新异刺激突然出现
2岁:在熟悉的环境遇到陌生人
3岁:黑暗、单独在家
4岁:动物和昆虫
5~6岁:野生动物、鬼怪、雷鸣
7~8岁:害怕上学、身体伤害
9~11岁:社交恐惧、学习恐惧
以下是我的建议:
1.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扩大孩子的眼界,使之接触生人,多认识世界。
2.让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还可以和稍大一些的朋友玩,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3.鼓励小儿的探索与尝试精神。不要一个劲儿地下禁令,这也不行,那也不许。
4.在生活中严禁恐吓小儿。在公共场所羞辱孩子或让孩子难堪,例如,只是因为孩子洒了一杯水或表现得笨拙一些,就横加指责。
5.不要代替孩子做出决定,让孩子变得胆大。
6.与孩子一起尝试新鲜事物。
7.让孩子懂得失败是老师。
8.奖励孩子的主动认错。
9.认真听孩子的每一次哭诉。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谢邀!胆小,自卑属一种心理表现,与遗传绝对没关系。但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言行举止无不影响着孩子心理性格,这是值得重视的。
如何避免,其一,尽力的改变自已,特别要增强自信度,只有自信才无自卑,保持平淡心,走自已的路。其二,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有意思达建平台锻炼孩子的胆量,多接触小朋友。另外,多带孩子出去旅游,见多识广,孩子的性格会开朗阳光。
孩子胆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自信,有点自卑的孩子在外面总是容易被人欺负还选择沉默,而自信的孩子在被欺负时会说你凭什么欺负我而还手,进而没有人敢欺负他,自卑的孩子在欺负时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打不过他们,越是这样越容易被欺负。
所以,在以后的教育中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带他去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比如演讲比赛什么的,自信心增强了,胆子自然就大了。
胆子较小的原因首先孩子的生活圈子过于小,有些孩子平素,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特别是有爷爷奶奶照看的孩子,很少出去玩儿,接触外人也少,依赖性较强,不能独立的适应环境,这样的孩子一见生人就躲藏,生人一抱她就哭闹,如果碰上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更加的胆小。
其次是家长保护的太多,家长对孩子保护太多,是让孩子胆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呵护备至,无论是在生活细节中,还是学习过程中,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这些意识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便会让孩子觉得只有在家里,在父母身边才是安全的,便会出现害怕,退缩等表现。
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也是后天的家庭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也不能排除孩子性格方面的原因。平时多带孩子外出,见见世面,给孩子一些信心和勇气。孩子的自卑心理可能较重,也会出现胆子小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