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4-12 18:18:5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孩子总是撒娇哭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有需求,不管是物质还是心理的。所以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下可以有两种应对方法,一种就是心理引导,一种就是转移注意力。比如孩子在心理需求要抱抱的时候,出门不肯走路。要考虑是否是真的撒娇还是孩子确实走不动了。如果是撒娇懒,要温柔的引导。切记不能态度很凶的说,自己走,或者把孩子一扔让他哭。这样多次过后孩子会变得没有安全感。容易孤僻,因为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首先确认是否已经走很多路了,如果不是,那就让他自己走,并可以说,多运动的小朋友才能快点长成大小朋友哦!多做心理引导。多说爸爸妈妈爱你,一定要多说哦。孩子会好受到的。不要用奖励等方式去应对,比如。你走路就给你买xxx,这样孩子只会觉得这种奖励是他应得的。时间一长恶性循环。
独生子女总体上是好的;性格以自我为中心的占多数;而子女多的,首先能够关心他人,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强,责任心也强,这是个人看到的,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心里最清楚;欢迎大家指正……
孩子的性格脆弱,跟他在成长过程,教育背景有关的。
儿童的心理发展,前6年是幼儿其发展最重要的。除了是生理快速成长的时期,也是认知发展,模仿力佳,好奇心,此时成人若能掌握个体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教育,对幼儿将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在幼苗的阶段,若不悉心照护,关心其生长的情形,等成了大树,才把其歪斜之处扶正,则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成本。
幼儿时期是奠定性格基础的阶段,成人若教予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并身体力行,幼儿成年后便能具有正面的性格和思想。
孩子在20岁前的教育过程分4个事期,家庭教育及体育(出生至5岁),父母,尤其是母亲对于教育应付起绝大的责任。而这个时期的教育是以养护身体和锻炼身体为主,均衡的教育以儿童自然独立的本性为基础。
孩子的认知发展有4个时期,感觉动作期,运思前期,具体运思期,形式运思期。在这些期间的教育。还有社交,语言,沟通发展。定立不同层次目标。
家庭系统出现问题,父母的离婚,父亲的缺位对孩子的影响,成为孩子的情感障碍。婚姻冲突,孩子吸收了大量的分化。家庭的投射过程:配偶把未分化的婚姻关系投射或转移到小孩子身上,妈妈对小孩过度保护,挂念,怜爱,大部分妈妈的焦虑,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会造成孩子未分化的自我。以及影响孩子未来处理生活的能力。
并不是孩子脆弱,一说就哭,而是背后隐藏的问题触碰到他的隐患,他释放出被压抑的情绪。
如果你想孩子能身心健康地成长,建议抓紧时间进行心理辅导,找出背后的原因,趁着他还在青少年的早期。
我从小就特别爱哭,只要不顺我心,就会哭,从小泪腺就特别旺。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只要像我许下诺言,就必须做到,不然我就会用眼泪威胁他们。
爸爸就怕我哭,只要我一哭,爸爸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我的眼泪对妈妈就没有什么效应,所以妈妈说的话我不信也不听。
认识老公后,还是爱哭,他和爸爸一样,只要想我许下的诺言,几乎都能兑现,所以就很少哭了。
后来,有了儿子,儿子很少像我许诺言,但是他会给我惊喜。儿子说:“我知道妈妈爱哭,我怕做不到让你失望,怕你哭,但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只要家人健康,平安,除了妈妈意外,没有人能够把我惹哭。即使哭也是激动的泪水。
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我的心思要靠他们去猜。他们猜不透,感觉他们就不懂我。
我觉得,爱我就应该懂我,知道我要什么,想什么。猜不到我心里就会很郁闷,就想哭。
谢邀。
《三岁孩子常哭不断怎么办》
作者:韩小康2019年2月14日
孩子在6岁前,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
一、乳儿期的哭,要尽可能安抚,否则会引发内脏紧张,对今后孩子扶养不利。
二、婴儿期的哭要引起重视了:一是可能是身体问题;二是可能是饿了;三是可能有初期的心理因素,就是哭惯了,一哭就有人来抱。
所以,当确定孩子没有身体问题(含饿),就不要老去抱他(她),以防越发难办。
三、孩子此阶段属情感依恋期,对母亲的依赖程度是非常强烈的,所以,要用逐步替代的办法来安抚孩子。例如:
(一)平时妈妈与孩子同听一首音乐,当孩子哭泣时,先放音乐。
(二)当妈妈离开时,可以将妈妈的衣服放在孩子身边。
(三)平时和孩子同玩一只大玩具(如绒绒狗),离开时将玩具放在孩子的怀里……
四、爸爸逐步参与孩子扶养,逐步解脱妈妈的负担。
以上谨供参考!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