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沾了一点点会怀孕?!——介绍常见性误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性知识越来越被大众所重视,但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的人却对性的认知存在一些误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常见的性误区,重新认识性,预防误解,保障安全。
误区一:只有男性需要避孕
有许多女性认为她们在月经期内是不可能怀孕的,而有些在性行为过程中,要么不使用避孕措施,要么使用不当,以为自己已经安全。不过,事实上,女性的月经期间也有可能发生排卵,受精卵在子宫的体内寿命最长可达七天,所以女性需要像男性一样时刻考虑避孕措施。
错误观念1:安全期
“安全期”是指月经周期的第11~16天、第20~自来月经即将到来的前四天和月经期间的避孕方法。但是,女性的周期并不是每个月都规律,也不是所有月经周期都长短一致,所以不能准确地确定“安全期”,在这些时期,女性同样需要采取适当的避孕方法。
错误观念2:避孕药会影响生育
避孕药的作用是防止排卵和受孕,但并不会永久影响生育。停止使用几个月后就能恢复正常生育。
错误观念3:避孕套对女性体格有害
有人认为使用避孕套会对女性体格有伤害,这是不正确的。使用避孕套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同时也能够避免怀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避孕措施。
误区二:只要是初次性行为,就不可能患有性传播疾病
初次性行为也有可能患上性传播疾病。原因有二:一是有些疾病可以通过非性行为途径进行传播,如乙肝、丙肝;二是当代一夜情过多,性伴侣增加,使得患上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升高。所以,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性行为,都应该注意预防性传播疾病。
误区观念1:女性不容易得性病
性病不分男女,没有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性病,因为女性的生殖器官更容易受到感染以及卫生习惯不佳等因素影响。
误区观念2:女性要习惯性去医院检查
如果没有性行为或性行为史极少的女性,习惯性去医院检查并不是必要的。因为性病大多数是通过性行为途径传染的,而一些检查项目也需要破坏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才能检查出来,如果过于频繁的检查反而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误区观念3:症状才需要治疗
性病患者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是病毒和细菌在体内仍在繁殖和扩散,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时间一长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有此类疑问的就赶紧去医院进行检查或治疗。
误区三:草草了事——性交时间短并不一定代表对方满意
虽然快速表现的印象深刻,但是只注重速度而不注重快感体验很难令对方满足。事实上,具体的时间并不重要,满足双方的需要才是最重要的。
错误观念1:只有快射的性交才称得上“好性交”
快速射精并不意味着令对方满足。性交不仅仅是一种生理行为,关注快感可以更好地丰富和满足双方的情感需求。
错误观念2:越快越好
不用过分追求时间的长度,更应重视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慢慢品味这种美好体验。性福并不完全仅仅来自时间长度的增加,而是来自心理和生理的共同感受。
错误观念3:只有男性在性行为中发挥主导作用
性行为是一种相互的物理和情感互动,女性并不只是被动的一方,女性相对男性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更关键的是女性也是性行为的主体之一。
误区四:男女有别——性需求不同
男人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性的主宰”,而女性则有一种矛盾的心态:既渴望男性的关爱和赞美,又不敢表达心中的欲望。实际上,在性需求方面,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并不是非常大,而是因为长期以来的性别歧视,让性需求产生巨大的偏差。
错误观念1:女性比男性性欲低
并非如此,女性在性方面的需求比男性更加细腻,更加情感化,也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很多情况下,女性更容易被创造出更好的性体验。
错误观念2:性需要赞美
虽然赞美对于性生活的满意度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性关系都需要赞美。如果单单依靠外在表现的赞美,很难真正理解对方的需要,忽略内心的情感共鸣,关爱和陪伴也是性体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错误观念3:性压力来源于男性
性压力来源于男性,使得男性在性方面对女性有更强的要求。但这不仅仅是男性的问题,有些女性也会对这种“女人必须有配得上恋爱的美丽身材和强的性表现能力”这种歧视性的观念感到压力。因此,合理的性教育对于改变性别观念和性别歧视都有重要的作用。
总结:
性是人类生理需要之一,保持谨慎、科学的行为,是保障性健康的前提所在。在避免误解的同时,应当珍惜性,并将性归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自我价值感和生命品质的改善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