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期间,消化功能减弱,需调整辅食种类、食物质地与喂养频率,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同时预防脱水与营养不良。
一、辅食种类调整原则
推荐食物 | 需避免食物 | 特殊注意事项 |
---|---|---|
低纤维主食:大米粥、小米粥 | 高纤维食物:全麦面包、芹菜 | 暂停添加新辅食 |
易消化蔬菜:胡萝卜泥、南瓜泥 | 高糖食物:果汁、蜂蜜 | 避免生冷或刺激性调味品 |
低脂蛋白质:蒸蛋黄、豆腐 | 高脂肪食物:奶酪、油炸食品 | 确保食材新鲜卫生 |
二、食物质地与喂养方式
- 质地软化:
将食物研磨至细腻糊状或软烂粥状,如将苹果蒸熟后压泥,或煮至软烂的面条。 - 少量多餐:
单次辅食量减少30%-50%,每日喂养次数增加至5-6次,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 - 温度适宜:
辅食以温热为主(约40℃),避免过凉或过烫刺激肠道。
三、水分与电解质补充
- 口服补液盐:
按医嘱配制补液盐水,每2-3小时喂10-20毫升,预防脱水。 - 温和补水:
可增加米汤、稀释后的苹果水(苹果煮水后过滤),少量多次喂养。 - 避免高糖饮品:
不喂含糖饮料或纯牛奶,以免加重腹泻。
四、观察与调整方案
- 记录排便情况:
每日记录宝宝大便次数、颜色及性状,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烧需及时就医。 - 逐步恢复饮食:
腹泻缓解后,3-5天内逐渐恢复原有辅食种类,优先添加低敏食物如大米、香蕉。 - 监测体重变化:
每周测量体重,若持续下降需咨询医生调整营养方案。
五、营养强化建议
- 添加益生菌食品:
适量食用无糖酸奶(选择标注“活性菌”的产品)或医生推荐的益生菌补充剂。 - 锌元素补充: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腹泻期间每日补充10-20毫克锌,可遵医嘱使用锌剂或通过瘦肉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