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时,将推拿与艾灸联合使用能有效缓解症状,那具体有哪些操作要点呢?
操作前准备
- 环境:选择温暖、安静、整洁的房间,室温保持在25-28℃,避免宝宝着凉。
- 人员:操作者要洗净双手,修剪指甲,避免划伤宝宝皮肤。同时,要保持心情平静,动作轻柔。
- 物品:准备好推拿介质,如婴儿油、爽身粉等;艾灸工具,如艾条、艾灸盒;还要准备一条小毛巾,用于擦拭宝宝身上的汗水。
推拿操作要点
穴位 | 位置 | 操作方法 |
---|---|---|
补脾经 | 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 将宝宝拇指伸直,操作者用拇指螺纹面沿宝宝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直推,推100-300次。 |
摩腹 | 腹部 | 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四指指腹,以肚脐为中心,在宝宝腹部做顺时针环形摩动,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操作5-10分钟。 |
揉龟尾 | 尾骨末端 | 操作者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宝宝尾骨末端,揉100-300次。 |
艾灸操作要点
- 选穴:一般选取神阙(肚脐)、中脘(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天枢(脐中旁开2寸)等穴位。
- 方法: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穴位,距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宝宝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也可使用艾灸盒,将艾灸盒放置在穴位上进行艾灸。
- 注意:艾灸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避免烫伤。如果宝宝皮肤出现红晕,一般属于正常现象,可停止艾灸。若出现水泡,小水泡可任其自然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具挑破,放出液体,再涂以烫伤油等,以防感染。
联合操作顺序
一般先进行推拿,再进行艾灸。推拿可以调整宝宝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为艾灸的效果打下基础。艾灸后要让宝宝适当休息,多喝温开水,以补充津液。
宝宝腹泻推拿与艾灸联合使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如果宝宝腹泻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