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涂鸦宝宝的教育里,究竟该避免哪些常见误区呢?以下为你详细阐述:
过度干预创作
很多家长在宝宝涂鸦时,会忍不住去指导宝宝应该怎么画、用什么颜色等。例如宝宝画了一个紫色的太阳,家长可能会马上纠正说太阳应该是红色或黄色。这样做会限制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宝宝不敢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宝宝在涂鸦阶段,是在通过画笔探索世界、表达内心感受,家长应给予充分的自由空间。
以成人标准评判
有些家长用成人的绘画标准去衡量宝宝的作品,比如要求画面工整、比例协调等。但宝宝涂鸦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他们还不具备成人的绘画技巧和能力。若总是用成人标准去评判,会让宝宝产生挫败感,失去对涂鸦的兴趣。比如宝宝画了一个奇形怪状的人物,家长不应指责画得不像,而应鼓励宝宝讲述画中的故事。
忽视宝宝想法
部分家长只关注宝宝画得好不好看,却忽略了宝宝通过涂鸦想要表达的想法。每一幅涂鸦作品背后都可能蕴含着宝宝独特的想法和感受,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宝宝对作品的解释,这有助于了解宝宝的内心世界。例如宝宝画了一幅全是黑色的画,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当时不开心的情绪,家长若能倾听并理解,会让宝宝感受到被尊重。
只看重技巧训练
一些家长急于让宝宝掌握绘画技巧,过早地让宝宝参加各种绘画培训班。然而,在宝宝涂鸦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想象力。过度强调技巧训练会让宝宝觉得绘画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失去原本的热情。比如让很小的宝宝反复练习线条、形状等,可能会让宝宝产生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