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DHA含量越高越好
表现:盲目追求高含量,忽略过量风险。
建议:
- 参考国家标准(如GB10765-2021),婴幼儿配方奶粉DHA含量需≥总脂肪酸的0.2%且≤0.5%。
- 过量可能影响其他营养素吸收,需综合配比。
误区2:只看DHA,忽略其他营养素
表现:过度关注单一成分,忽视整体配方。
建议:
需关注成分 | 作用 |
---|---|
ARA(花生四烯酸) | 与DHA协同促进脑发育 |
益生菌/益生元 | 保障肠道健康 |
维生素群 | 支持免疫系统 |
误区3:认为“添加DHA”等于“天然来源”
表现:混淆人工合成与天然提取成分。
建议:
- 优先选择标注“藻油DHA”或“鱼油DHA”的产品,天然来源更易吸收。
- 避免含“DHA粉末”“化学添加剂”的配方。
误区4:轻信夸大宣传话术
表现:被“提升智商”“开发脑力”等标语误导。
建议:
- 理性看待功能宣称,DHA仅支持神经发育,无法直接提高智商。
- 选择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注册的品牌(可查询产品外包装注册号)。
误区5:忽略适用年龄段
表现:误将成人奶粉或中老年奶粉用于婴幼儿。
建议:
- 1段、2段、3段奶粉的DHA配比不同,需按年龄选择。
- 特殊体质(如早产儿)应遵医嘱选择特配奶粉。
实践技巧:
- 查标签:核对营养成分表、生产许可证编号。
- 比渠道:通过正规商超或官方渠道购买,避免低价陷阱。
- 问专业:咨询儿科医生或注册营养师,结合宝宝个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