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差异是否由渠道成本或促销策略导致?
价格差异的核心原因
-
渠道成本差异
- 电商渠道:需承担平台服务费、流量推广成本,但仓储物流规模化可能降低单件成本。
- 线下超市:需支付门店租金、人工成本,部分商超通过会员体系或捆绑销售弥补差价。
-
促销策略分化
- 电商大促:618、双11等节点常推出满减、赠品活动(如买奶粉送DHA)。
- 线下活动:超市可能通过“第二件半价”或与母婴用品联合促销吸引客流。
-
定价权限分配
- 伊利对经销商设有建议零售价(SRP),但部分区域代理商可自主调整幅度在±10%以内。
- 电商平台因竞争激烈,实际售价可能低于SRP,而偏远地区超市可能因运输成本小幅溢价。
价格对比示例(以伊利金装妈妈乐为例)
平台类型 | 基础售价(500g) | 促销频率 | 配送时效 |
---|---|---|---|
天猫旗舰店 | ¥128-145 | 高(月均2次) | 48小时内 |
沃尔玛线下店 | ¥135-150 | 低(季度1次) | 无 |
社区团购 | ¥115-130 | 中(周均1次) | 次日达 |
消费者选择建议
- 优先比价:使用“慢慢买”“什么值得买”等工具追踪历史价格波动。
- 关注附加权益:部分平台提供奶粉罐回收、免费营养咨询等隐性福利。
- 警惕价格陷阱:部分低价商品可能为临期产品(保质期不足3个月),需核对生产日期。
(注:以上数据为示例,实际价格以各平台实时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