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调整
方法 | 适用场景 | 注意事项 |
---|---|---|
少量多餐 | 饱胀感明显时 | 避免高糖、油炸食物 |
温姜水 | 胃寒或痉挛性疼痛 | 姜片不超过3片/天,咨询医生 |
燕麦粥 | 胃酸过多或灼烧感 | 选择无糖、低脂配方 |
二、姿势缓解
- 饭后站立:餐后15分钟站立或缓慢散步,促进消化。
- 左侧卧位:夜间疼痛时采用左侧卧,减轻胃部压力。
- 避免弯腰:清洁、提物时保持背部挺直,防止胃酸反流。
三、热敷疗法
- 工具:热水袋(温度≤40℃)、暖宝宝(贴于薄衣物外)。
- 位置:胃部或上腹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 禁忌:皮肤敏感者慎用,避免烫伤。
四、草药茶饮(需医生确认)
- 山楂麦芽茶:助消化,缓解胀气(比例:山楂5g+麦芽10g)。
- 薄荷茶:舒缓痉挛性疼痛(饮用前需确认无薄荷过敏史)。
五、穴位按摩
- 中脘穴:肚脐上4指处,顺时针按摩5分钟。
- 内关穴:手腕横纹上2寸,拇指按压1分钟/侧。
特别提示: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伴随呕吐或出血,需立即就医。孕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使用番泻叶、大黄等刺激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