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措施
一 会阴侧切原因
(1)产前自身原因,孕期贫血、水肿、外阴白斑以及自身感染,未治疗或治疗不及时。
(2)产时会阴消毒范围不够,大小便的污染,手套污染后未及时更换;产后卧床体位不当未采取健侧式平卧位,致使阴道分泌物污染伤口。
(3)助产人员对会阴侧切的时机掌握不好,切开过早,伤口暴露时间过长,侧切的角度>45度;缝合时留有死腔,血液外渗及切口内潴留。
(4)缝合伤口肠线在使用前对二甲苯液处理不完善,造成对组织刺激和不易吸收。
二 预防措施
(1)切断感染途径,产妇入院后应积极进行卫生处理,包括洗澡,更换内衣等。外生殖器感染者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贫血者纠正贫血。产房每早晚进行臭氧消毒或紫外线照射,对所用物品用“84”消毒液进行擦洗。凡与会阴手术接触的器械必须高压消毒。产妇有临产征兆后给予肥皂水灌肛清洁直肠,避免分娩时大便污染会阴消毒部位。
(2)选择切开时机,当胎头拔露,会阴体变薄时行外阴皮肤常规消毒,待胎头近着冠,会阴皮肤拉紧发白、宫缩时,行左侧切开,如左侧不能切开者,再选择右侧。切开角度以20~30度为最佳角度,此角度接近会阴中心处,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缝合后皮肤张力小,行走方便。
(3)待胎儿娩出后,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中的羊水及胎粪、凝血块,然后用0.5%灭滴灵液擦洗伤口处。缝合阴道黏膜时,首先用左手中、食指着于阴道切口两侧缘,向下压迫阴道后壁检查有无切口延深,充分暴露顶端和缝合视野,用“0”号肠线于切口顶端0.5cm处,按解剖原状,深浅适宜,不留死腔层层缝合,缝合外缘时间隔得要近,避免恶露渗入。
(4)正确处理肠线,在使用前,先将其放入75%乙醇溶液中浸泡1~2min,然后用乙醇棉球从头至尾反复擦拭5~6次将肠线中的二甲苯清除,使其柔软,减少对组织刺激及不良反应。
(5)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部分产妇行会阴侧切分娩后忧心忡忡,恐惧术后畸形愈合造成阴道狭窄,影响夫妻生活。也有产妇对伤口的疼痛注意力过度集中,影响休息。根据产妇产生的思想压力,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对产妇做好心理疏导和解释工作,鼓励产妇早日下床活动,促进伤口愈口。向产妇宣教产后生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知识 | 伤口愈合吃什么?补锌可促进伤口愈合79人有用
- 知识 | 产后你的伤口愈合得好吗?21人有用
- 问答 | 顺产侧切伤口愈合5人回答
- 问答 | 顺产两个月了,侧切伤口愈合了,不过有个小5人回答
- 论坛 | 伤口愈合期2人回复
- 论坛 | 侧切手术2人回复
- 营养 | 产后不能喝牛奶 因为不利伤口愈合?0人有用
- 辣妈 | 产后健身操有助于伤口愈合6人有用
- 营养 | 产后吃对了,伤口愈合事半功倍13人有用
- 营养 | 侧切的产妇应注意什么118人有用
- 健康 | 侧切真的如想象中恐怖吗?1人有用
- 营养 | 为什么要进行会阴侧切65人有用
- 3-6岁 | 吃什么伤口愈合快?1人回答
- 3-6岁 | 伤口愈合后有红斑怎么办5人回答
- 1-3岁 | 伤口愈合,但有一些地方还是有些疼!5人回答
- 备孕 | 伤口愈合后有硬结怎么办6人回答
- 3-6岁 | 包皮手术之后伤口愈合不了3人回答
- 3-6岁 | 吃什么可以让伤口愈合得更快?5人回答
- 3-6岁 | 尖锐湿疣手术伤口愈合5人回答
- 同龄圈 | 有没有不做侧切的呢?10人回复
- 同龄圈 | 关于侧切伤口5人回复
- 同龄圈 | 关于侧切的伤口3人回复
- 同龄圈 | 侧切伤口2人回复
- 同龄圈 | 侧切的妈妈进来看一下11人回复
- 同龄圈 | 侧切影响夫妻生活吗?3人回复
- 同龄圈 | 侧切的伤口何时好??4人回复
- 养个女儿,才知道你就是我想要的丫头
喜欢被人宠溺地叫着"傻丫头"。因为傻丫头,招人疼。就像这个叫Aries的小姑娘一样。详细
- 冬春交替七种过敏源要远离
过敏,是指人体接触到本来对人体无害的物质(食物或空气的过敏原),导致人体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而引发不寻常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反应称为过敏。详细
- 日本人妻鼓励丈夫找小三?
在对待老公找小三一事,日本女人的所作所为让中国女人无法理解。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女人对男人找小三视而不见呢?详细
- 月经
- 排卵试纸
- 婚检
- 排卵自测
- 精液检查
- 孕前中医调理
- 遗传基因
- 人工受孕
- 怀孕多久能测出来
- 宫外孕
- 月经不调
- 孕前饮食
- 妇科检查
- 优生优育
- 助孕食谱
- 备孕用品
- 基础体温
- 孕前排毒
- 排卵后同房
- 性爱姿势
- 孕期性生活
- 叶酸
- 妊娠期糖尿病食疗
- 孕早期保胎
- 妊娠期糖尿病
- 羊水穿刺
- 孕期用药
- 孕期补钙
- 孕妇感冒
- 胎毒
- 怀孕初期饮食
- 胎梦
- 孕酮低
- 怀孕初期肚子疼
- 胎儿发育
- 孕早期出血
- 孕期检查时间及项目
- 孕晚期胎动
- 产前的诊断
- 孕期注意事项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