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5-04-15 08:10:0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冕是唐代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在后世影响深远。而“僧寺夜读”则是他的一首诗歌作品,被誉为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描写的是冕在一座僧寺里夜读的情景。他在诗中描绘了自己沉浸在书卷中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之情。这首诗深情而充满了内涵,被誉为是冕的代表作之一。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原文和翻译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钟鼓和美食虽然珍贵,但我愿意长醉不醒。古来圣贤都很寂寞,只有饮酒的人留下了名字。陈昔日在平乐宴会,斗酒十千,尽情欢笑。主人为什么还要提钱,直接拿来买美酒,陪我一起喝。五花马、千金裘,呼儿拿出来换美酒,和你一起消磨万古的忧愁。
这首诗歌表达了冕对于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世间的珍宝和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只有在饮酒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他希望长醉不醒,用酒来麻痹自己的感官,让自己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之中。
这首诗也表达了冕对于佛教信仰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古代的圣贤都是非常寂寞的,只有通过饮酒才能留下自己的名字。这与佛教中的“无我”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冕对于佛教思想的认同。
总的来说,冕僧寺夜读的翻译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作品,它描绘了一个人在饮酒中沉浸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佛教信仰的敬仰之情。这首诗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唐代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冕,唐代文学家,也是一位佛教徒。他在唐朝时期住在一座寺庙里,常常在夜晚读经。这个场景被后人称为“冕僧寺夜读”。
1. 冕是谁?
冕是唐代文学家,也是一位佛教徒。他的文学成就极高,曾被尊为“文圣”,被誉为唐代“三绝”之一(另外两位是李白和杜甫)。
2. 什么是“僧寺夜读”?
“僧寺夜读”是指在寺庙里夜晚读经的场景。在唐代,很多文人士大夫都喜欢到寺庙里读书,因为那里环境清幽,能够提高精神境界。
3. 冕在寺庙里读什么?
冕是一位佛教徒,他在寺庙里读的肯定是佛经。佛经是佛教的经典,包括《大乘起信论》、《华严经》、《法华经》等。读经是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式。
4. 冕在寺庙里读经的意义是什么?
冕在寺庙里读经,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更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解脱。佛教强调“除恶修善,离垢净心”,读经可以帮助人们净化心灵,摆脱尘世的烦恼。
总之,“冕僧寺夜读”这个场景,既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又体现了佛教的精神追求。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精神境界。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