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5-04-12 11:19:5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1、利用宽度较小的纸卷做为盖子,于底部封上厚纸板(详细看笔筒的作法),粘贴上大于圆底1厘米的圆形饰纸,并将边缘剪成条状。
2、将边缘的纸条浮贴于纸卷外侧。
3、裁一长条纸形,与圆周等长,宽度约纸卷厚度的3倍,将上缘往内折进1厘米后,用来包装纸卷外铡。
4、同样的方法将边缘剪成长条,将胶水涂抹于内侧及部边缘。
5、将边缘纸条拉至底部浮贴,盒盖就做好了。
6、盒身的制作方法和盒盖一样,但要把筒状的瓦楞纸放入,使它比盒身高2厘米。
7、这样,整个作品就完成了。
1、首先,准备好六张彩纸(因为这个折纸笔筒是由六个部件组合在一起的)
2、接着,拿出一张彩纸沿正方形中线进行对折,再对折
3、打开后出现四条痕迹
4、然后再对折另一边,对折再对折
5、如图,打开后呈现出的折痕将正方形彩纸划分为16个小正方形
6、将正方形四个角上的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
7、对折好后,将对折部位所在的长方形区域向内折叠,如图
8、折好后,翻转到另外一个面
9、如图,将第八步最外侧的两个小长方形向内折叠
10、接着,将一个长方形区域插入另外一个长方形区域,直至完全插入,如图
11、完成后就呈现下图形状
12、完成一个以后,将另外5个也重复以上步骤
13、当我们制作好六个基础部件后,就需要开始组合起来。
14、将一边粘上双面胶(相互交叉的一面是露在外侧的)
15、然后将两个基础部件黏贴到一块
16、贴好后,就是这个形状来,是不是很漂亮呢
17、当然插上笔的话就更给力了~
第1步、首先准备六张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不同的颜色折出来的笔筒会更漂亮哦!
第2步、取出其中的一张,将这张正方形纸的上下、左右四条边分别两两对折,然后展开,留下折痕。
第3步、将其中的一条边折向中间折痕,然后展开,留下折痕。
第4步、其余的三条边也同样折向中间折痕,展开,留下折痕。
第5步、将正方形纸的四个角分别折向第一个折痕交叉点。
第6步、将上下两条边折向中间折痕,两条边与中间折痕对齐。
第7步、翻面,先将左右两条边对折,展开,加深中间折痕印记。再将左右两条短边折向中间折痕。
第8步、插入到底部,调节下形状,这样,笔筒的一个部件就折好了。
第9步、将其余5张正方形纸按照同样的方法操作,总共得到6个这样的部件。
第10步、将每个部件分别粘上双面胶或者涂上胶水,全部组装在一起。注意每个部件留在外侧的边和内侧两边是不同的。
第11步、全部粘好后,漂亮的笔筒就折好了,虽然用的纸张比较多,不过胜在操作简单,也比较的实用。喜欢的朋友赶紧去试试吧。
1、将所有的纸都裁剪成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若干个。
2、取其中一张小长方形,按照长边对折,然后压平整。
3、再将对折过的纸往中间对折,形成像小房子一样的形状。
4、将超出来的小部分往里折,使之看起来像两个三角形连在一起,然后往中间折。
5、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小长方形都折起来。
6、最后就是组合了,交叉组合,两个角分别查到另一个的缝里,首尾相接,多累几层就完工了。
1、正方形纸下边向上折到如图所示位置。
2、打开上一步右下角折向上一步痕迹
3、右边沿三角形边向左折出痕迹,另外两边也按此方法折出痕迹
4、两角对折
5、左右两角折向痕迹,全部打开后另外一组对角同样折法
6、一个角对折到痕迹
7、根据痕迹折出下图形状
8、把冒出来的三角形向下折平
9、另外4个角都折出第8步形状,笔筒就折好了
以上就是用纸做笔筒方法。
拓展资料
笔筒: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筒形插笔器具。笔筒是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据文献记载,它的材质有镏金、翡翠、紫檀和乌木,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
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其所说笔筒是否为今日笔筒,不得而知。从传世品来看多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见有宋元笔筒。明屠隆《文具雅编》:“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明文震亨《长物志》:“笔筒,湘竹,栟榈者佳”。故有笔筒为晚明之物一说,但查宋无名氏《致虚杂俎》:“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似乎笔筒的年代应起码推至宋代。由于此系文化史范畴,故这里不加以论述。
瓷质笔筒应该产生于宋代:故宫博物院陶瓷鉴定专家冯先铭先生在【中国古陶瓷图典】中说“笔筒,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始见于宋,流行于清,器型似筒状。宋代笔筒口径较小,传世不多”。?
笔筒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置笔用具,一般呈圆筒状,材质多样,可见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在古代,笔筒以其艺术个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